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30 09:59:22
来源:新华网

专家点赞黑土保护“四平模式”:加大科技投入 推进耕作制度革命

字体:

  新华网北京4月30日电(胡可璐)眼下正值东北地区春耕备耕时节,推广保护性耕作模式对稳定提升黑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筑牢粮食安全“压舱石”有积极作用。4月28日,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发展推进大会暨第二届中国农业机械(北方)田间日活动、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在四平启幕。

大会现场

  本届大会立足黑土地保护、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需要,讨论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推动农机产业的协同、创新,促进农机产业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在大会上表示,作为农业大市,四平是国家重点商品粮生产基地,多年来切实扛起粮食安全责任,强化黑土地保护利用,总结推广“梨树模式”,推进耕作制度革命,创建现代农机装备区域创新示范基地,打造“中国北方农机城”,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四平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

  东北地区是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主产区。黑土堪称“耕地中的大熊猫”。2020年2月25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在东北四省(区)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以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会长刘宪对新华网说,近年来,东北黑土地从数量到质量都有所回升,遏制了量减质退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保护性耕作、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机深松整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加大了黑土地保护的科技投入。

  据了解,四平市编制完成了《四平黑土保护农机产业发展规划》,对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进行了整体规划布局。2020年,四平市的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1%,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CF50玉米籽粒联合收割机

  在“中国黑土地保护农机产业发展论坛“上,梨树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孙大海介绍了梨树县推广玉米种植“梨树模式”工作探索。2007年,梨树县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合作研发保护性耕作技术,建立全国第一块保护性耕作研发基地,以玉米秸秆全覆盖为土地保护措施,以免耕播种一次机械作业为农机措施,以农户合作实现规模经营为组织措施,达到农业生态、生产和生计互相兼容的复合发展目标。同时梨树县还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发免耕机械,实现配套机具国产化。

  农机在黑土保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黑土地保护主要特点为少耕免耕、秸秆还田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农机来完成。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发展,中国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稳定发展期,粮、棉、油、糖等作物的全程机械化正全面推进,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水稻机械化率都达到了80%以上。在实现种植业机械化的同时,农业正转型升级为智能化发展。”刘宪说。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研究员关义新表示,中国的传统耕作是垄作,需要翻地动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保护性耕作技术利用秸秆覆盖地表,可以有效减少耕地土壤的水分蒸发,抗旱抗倒伏能力增强。适用的免耕播种机是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关键,可以保证较好的播种质量。

  当天还举办了“第一届中国北方(四平)农机展销会”。来自东北三省一区及全国各地的120余户农机生产企业和经销商,约共计9大类350多台(套)装备机具参与展销活动。

四平市梨树县展区

  展销会设用户体验区、拖拉机展示区、玉米收获机械展示区、秸秆打捆机展示区、深松机械展示区、耕整地机械展示区、播种机械展示区、零部件展区、四平市农业机械展示区等,吸引了众多来自各地的经销商、合作社和用户,还设置了农机现场补贴点。

  在中国农业机械(北方)田间日活动中,6大类56台(套)大型农机设备进行现场演示,让观众直接感受农机的便捷性、先进性和实用性。

  “此次参展的最大感受就是农机品类更为丰富,出现了更大马力、更大型号的农机。”四平市铁西区永信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侯刚表示,如今无人驾驶技术也应用到农机中,将帮助农户提升耕种作业效率,让农机操作更加智能化。”

【纠错】 【责任编辑:张欣烁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395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