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6/ 28 11:32:43
来源:新华网

知食之路第十五站三亚《食之汇》:探寻汇聚美食之地

字体:

  海南三亚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每年,有数以万计的人前往三亚,天南海北的人汇聚于此,大家享受这里的热烈与闲适,也享受这里的风光与美食。它不仅拥有全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更有汇集多样鱼类资源的渔村、汇聚自然色彩与上千年文化的黎锦以及怀揣梦想与海洋情怀的新生代海南人。

  这一次,由新华网制作、无限极独家总冠名的《知食中国》系列节目《知食中国》走进三亚,探寻这座海边城市的美食奥秘。

  鲜香早餐:港门粉

  港门原来是三亚的一个海滨小镇,位于三亚母亲河宁远河的出海口,自古以来就是三亚最重要的渔港之一。港门人以打渔为生,其饮食与海鲜息息相关,港门粉最早就是渔民做出来的。

  一般海南的汤粉多是用瘦肉和猪内脏作辅料,而港门粉因为离海比较近的缘故,另辟蹊径,用海鲜来做辅料。港门粉的汤味道清甜,不是像糖一样甜而是像加了海虾皮一样,因为和了面粉,细细品尝,有鱼的浓香。有点红色的是用小虾和花生米裹面粉,放到热油炸制成的虾饼,虾味十足,爽口无比。再加上葱花和植物油,这港门粉就“色香味”俱全了。加些海南的红辣椒或是黄灯笼辣椒更是好吃得不得了。

  大树下摆几张桌子,一口大锅咕嘟咕嘟的熬着汤,老板娘在摊子前忙碌着捞粉、配料,这样的汤粉店一般深藏在老街老巷里的,连招牌都没有,大多只做老客生意,如果出现一个陌生的面孔,那就是慕名而来。

  黎族午餐:簸箕餐+山栏酒(biang酒)

  黎族,是海南岛土著居民。黎族传统民居多是传统的船形房屋,以竹木扎架,用茅草覆盖,以藤条或竹做地板,离地约半公尺左右。本次前往的保亭县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便是保留还原了黎族传统的船型屋以及文身、黎锦服饰、黎语、黎族美食等。

  在吃食上,黎族一般日食三餐,“山栏”香米是黎区特产。簸箕是黎族人常见用具的材料竹篾编的,小巧玲珑。里面铺着芭蕉叶,芭蕉叶新鲜得绿茵茵的,油亮、厚实、平滑、干净。餐食汇集了烤五脚猪肉、烤土鸡、清炒野菜、野菜汤、凉拌黄瓜、地瓜、椰子卷等,极具民族风情。代表了海南黎族人对瓜果、对稻米、对肉食挚爱的多样性。

  山栏酒是一种糯米酒,是用山栏稻中的糯米酿制而成的,当地人称之为“biang”酒。山栏稻是黎族人种的旱稻。山栏糯米酿的酒,大约有十度左右,没有后劲。所谓“玉液山栏美味香,常喝日久益健康。黎家千古人长寿,补气滋阴润脸庞。”黎族传统美食引人神往……

  清淡晚餐:别具风格的琼菜

  琼菜,是中国传统八大菜系之外颇具自身风味的地方菜系之一。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历程,既有福建、广东的烹饪之法,又吸收黎族、苗族和当地原住民的饮食文化,引进东南亚等地的特色佳肴,形成了特色鲜明、汇聚多元风味的海南菜系,素有“海产万类,陆产千名”的美誉。四大名菜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最能体现海南菜清淡鲜活、原汁原味的特色。

  琼菜的原料和做法也颇为讲究。比如白切文昌鸡,用到的鸡,来自天赐村,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的养殖基地,每只文昌鸡都养足180天,才会上餐桌,它具有皮脆薄、骨软细,肉质嫩滑,鲜肥而不腻等特点。搭配蘸料,鸡肉裹着蒜头油和姜末一口下去鲜香异常。

  红扣东山羊的原料也同样讲究,羊肉是来自东山岭的羊,喜欢吃山上的特异灌木杂草,常年跳跃于岩石之间,登高采食,夜间山上栖息,日久造就了健壮的体骼与饱满的肌肉,也是它肉细嫩鲜美的原因。菜肴入口肉质酥烂,香气浓郁,入口滑嫩,老少皆宜。

  这里的美食不止这些,还有捞叶肉夹、杨桃酸豆鱼汤、石板黑豆腐……看着椰树,吹着海风,吃着清补凉,大概每个人在这里都能体会到一种属于自己的幸福感。

  据悉,在后续的节目中,《知食中国》将继续以食物为载体探寻中国“食育之道”,以食育精神,健康中国为核心理念,以“食育的定义——以食物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的通识教育”为基本思路,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探寻中国的食育之道。(沈美)

【纠错】 【责任编辑:冯孔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605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