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大食物观”|陈坚:未来食品的任务与挑战-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25 09:19:16
来源:新华网

专家热议“大食物观”|陈坚:未来食品的任务与挑战

字体:

5月20日,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组织召开了“大食物观”学术研讨会,会上,江南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坚表示做了关于未来食品的报告,他表示,在牵头进行科技部“面向2035愿景规划食品战略研究”过程中,发现世界许多国家都提出一些关于未来食品的概念、方向和主要内容,并且,在2019-2021三年间,以“未来食品(Future Foods或The Future of Food”为主题的研究机构、平台和组织不断建立,杂志和学术会议持续出现,专业书籍也纷纷出版。

陈坚提到,根据国内外的大量讨论,未来食品的意义和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未来食品可能变革传统食品工业制造模式。主要是通过食品和生物技术的结合,改变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以车间生产模式制造肉、蛋、奶、油,等等。典型的代表是人造肉,包括采用大豆等植物蛋白为原料、经过高湿/低湿挤压和组织化得到植物蛋白肉和从动物提取成肌干细胞、扩增培养成肌肉细胞、分化成肌肉纤维而成的细胞培养肉。

二是未来食品将使人更健康、使地球更健康。使人更健康是因为现在全球由于饮食方式产生慢性疾病,年增500万死亡;大量的医学研究表面,在动物蛋白中加入一定的植物蛋白,可以显著降低死亡的风险。使地球更健康是因为全球食品产业产生了温室气体总量的25%,需要耕地40%,并且现在畜禽养殖方式获取动物蛋白比植物、微生物等方式获取蛋白,在资源占用和对环境影响等方面,均高出许多。 

三是未来食品应该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据联合国数据,到2050年全球蛋白质的增量还需要30-50%。我国农业部数据表明去年我国饲料蛋白的进口接近50%。因此,替代蛋白成为未来食品的一个重要内容。不仅具有上述的资源和环境效益,在蛋白的生产效率方面,微生物培养、植物培育也比传统畜禽养殖有明显优势。

未来食品的其主要任务是解决食物供给和质量、食品安全和营养、饮食方式和精神享受等三方面问题;其技术基础包括不同学科领域的前沿技术,如合成生物学、物联网、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纳米技术等;其产品标签为更安全、更营养、更美味、更可持续。特别要指出是:未来食品的发展路径将是3T(BT生物技术、IT信息技术、FT食品技术)融合实现高技术产业。

从国内外的大量文献还可以看出,未来食品的核心内容包括植物基食品、替代蛋白、食品感知、精准营养、智能制造、食品安全等方面。未来食品的发展将突出6个“新”:食品营养健康的突破将成为食品发展的新引擎;食品物性科学的进展将成为食品制造的新源泉;食品危害物发现与控制的成果将成为安全主动保障的新支撑;绿色制造技术的创新将成为食品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驱动;食品加工智能化装备的革命将成为食品工业升级的新动能;食品全链条技术的融合将成为食品产业的新模式。

陈坚表示,研究组提出食品领域今后的七大任务包括:产出国际公认的原始创新成果、实现食品制造技术与装备“解卡/设卡”、建成国际化品牌企业、建立食品科学国家实验室、建设未来食品国家创新中心、形成世界级科学家队伍、牵头实施世界食品大科学计划,等等。

陈坚认为,食品进入“大时代”:大规模、大业态、大市场、大龙头、大集群、大安全、大品牌。我们必须要有“大格局”:大合作、大平台、大科学、大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产业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食品大国向食品强国迈进。(沈美)

【纠错】 【责任编辑:张欣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