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举行了一场关于《消费端碳排放研究报告(2024)》的发布会。此次发布会聚焦一项重要的研究成果,旨在揭示消费端碳排放领域的最新突破及其深远影响。
消费端排放直接关系到每个微观个体的消费行为,比如饮食,相关的研究已发表于著名期刊《Nature Food》。而这项研究的灵感,竟源于一次看似普通的日常聚餐。从事低碳经济研究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段宏波教授提到:“在一次聚餐中,我们聊起了各地的菜系偏好和饮食习惯差异。这引发了我的深入思考:大家关心的多是味道和价格,而作为一位学者我脑中蹦出的问题是不同菜系间的碳排放差异究竟如何?”经过文献调研,他们发现这是一个鲜有人涉足的领域。面对中国丰富的美食文化和多样的烹饪技法,团队最终确定了以包括外来菜系的36类菜系、540道热销菜品作为研究范围。
在食物碳排放研究领域,过去的研究多聚焦于生产端和供应链环节,但鲜有触及餐桌端的工作。段宏波表示:“绝大多数情况下食材并不是食物消费的最终形式。因此,消费的终端应该是菜品,这引导我们从餐桌端出发,对中国的多元化菜系和菜品的碳排放进行科学核算。”借助大数据技术,研究团队深入挖掘了各地居民的差异化消费习惯,并分析了这些习惯带来的排放差异,继而评估了其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影响。此外,研究还特别关注了食物浪费产生的排放问题,为未来有效减排策略的提出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研究中,段宏波团队面临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跨越及多源异构大数据处理的挑战。他们通过融合IA(综合评估)模型与AI(人工智能)技术,巧妙地解决了上述方法上和研究中的难题。除了挑战,在研究过程中也不乏有趣的事,比如这个研究让团队成员化身专业美食家,时常打卡各类菜系,俨然将餐馆当成了实验室,“这一研究拓宽了我们未来的从业面,除了做研究人员,可能还可以去当专业的美食博主,或者也可以做厨师。”段宏波打趣道。研究过程既充满挑战又趣味横生。
在问到研究结果时,段宏波提到:“研究确实得到了不少有意思的发现。”比如研究发现全国人民最喜欢吃的是火锅。研究还显示,三口家庭一天的菜品消费产生的GHG排放相当于半月用电排放。此外,36个菜系GHG排放差异显著,且城市饮食偏好影响菜品消费的排放强度。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得到了2020年全国餐桌端食物消费GHG排放总量,达46.4亿吨,占全国总排放的37%,包括生产端,以及加工、存储运输,甚至烹饪等各个环节的排放,这一比重与全球估算基本一致。对于研究结果,他还特别解释到:虽然中国人偏好火锅且单品排放较高,但因其消费频度低且我们菜系非常多元,因此整体饮食的排放未必高于西方;相反,西方饮食习惯相对单一,且偏向牛羊肉,其综合排放强度或更高。相关研究正进行中,期待科学验证。
此研究不仅彰显了学术创新的深度,更兼具推动消费低碳转型与助力政策制定的实践价值。从学术视角看,它考验研究者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力以及对知识的创新融合能力。同时,该研究通过揭示不同菜系间的排放强度差异以及各城市的排放量差异,为培养公众的低碳饮食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全社会的绿色消费转型也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该研究对政府决策亦具有指导作用,其提供的减排策略分析及影响评估结果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有力的支撑。
对于政策建议,段宏波认为有效的政策可以培养庞大消费群体的低碳餐饮意识,比如引导公众通过“绿色吃货app”等一些公益数字平台积极了解不同菜系和菜品的碳排放,通过关注日常生活中食物消费的排放情况进行行为调整,从而释放出巨大的减排潜力。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碳标签等市场机制的研究激励,充分利用市场和非市场手段推动绿色饮食转型。同时,政府还需督促餐饮企业特别是美团等头部平台,在追求利润的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成为打造餐饮业新质生产力,推动饮食消费绿色转型的引领力量。(白小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