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酒企混改提速 "拼规模"时代远去
即将结束的2014年,对于酒类行业来说,是颇为煎熬的一年。整个酒类行业在这个“改革元年”历经了心惊肉跳与惶惶不安。不可否认,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对酒类来说都不利,但,行业管理者与企业领导者的众志成城与齐心协力,行业的参与者也在不停地建言献策。在2015年即将到来之际新的一年,期待酒类行业的春天不会太远。
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我国白酒行业经历了十余年来规模和影响最大的一次行业调整。经过这一轮深度调整,白酒产业价格虚高、盲目扩张之势初步得到遏制,回归大众、苦练“内功”成为行业共识,但产能过剩、低端竞争等矛盾依然突出。去年,国家相关部委出台了进一步加强白酒质量监管的措施,对白酒生产许可管理不严、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以液态法白酒或固液法白酒冒充固态法白酒、白酒中“塑化剂”污染及制售假冒伪劣白酒等问题,提出了新的要求。尽管整个白酒行业已开始“退烧”,但产能过剩的深层次矛盾仍待进一步化解。[点击详细]
挤出“天价”泡沫  产能扩张“急刹车”

挤出“天价”泡沫 产能扩张“急刹车”

名酒亲民 茅台五粮液价格理性回归

曾几何时,53度飞天茅台上涨到2300元/瓶时,在众人看来这远非天花板,市场对于其价格预期一度达到了3000元/瓶。正因此,茅台酒也被贴上了“奢侈品”的标签。同样,在茅台酒价格飙涨的背景下,千元白酒几乎都上了酒企的价格段位,并美其名曰为“品牌标签”。在高价位酒满天飞的年代,高端酒(高价位酒)主导了市场消费。从千元酒到百元酒,白酒价格的变化在体现市场供需的同时,也体现了消费者在消费方面逐渐变得理性,白酒正逐渐在回归其本来属性。[点击详细]

接踵引入战略投资者 酒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速

最早爆出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白酒企业是贵州茅台。今年3月份,贵州省启动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作为贵州省龙头企业的贵州茅台集团成为此次国资改革的一员。茅台率先进行的混改动作是旗下赖茅酒业公司引入中石化易捷销售有限公司为股东,这也标志着其混合所有制改革迈出实质性的一步。白酒企业引入战略投资者走混合所有制改革之路将是一个趋势所在,注入新鲜血液的酒企必将在企业机制、执行力等方面有所改观。[点击详细]

国产葡萄酒下滑势头“刹车”

对于二季度业绩的反弹,张裕在半年报中指出,公司在努力促进原有中高档葡萄酒发展的同时,将营销资源向适应市场需求的低档葡萄酒、白兰地以及自有品牌进口酒进行了适当倾斜,有效遏制了公司营业收入的快速下滑。此外,另一国产葡萄酒巨头长城葡萄酒上半年营收为11.08亿港元,同比仅小幅下滑2.89%。两大行业巨头下滑势头“刹车”,给已经连续两年低迷的国产葡萄酒行业带来一丝回暖的希望。[点击详细]

国内葡萄酒传统渠道商跌跌撞撞走向年关

纵观2014年葡萄酒市场,减薪、裁员、倒闭,葡萄酒传统渠道商可谓跌跌撞撞走向年关。随着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影响的不断加深,电商快捷方便的优势日益凸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通过电商实现跨地域营销,有效地压缩流通环节费用。2014年对于中国葡萄酒市场而言,用跌跌撞撞走向年关并不为过,销售额下滑、产量下跌、渠道萎缩,一系列严峻的问题让国内葡萄酒市场生存岌岌可危。[点击详细]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期

中国葡萄酒行业的深度调整期

“旺季不旺”成为行业主要趋势

根据燕京啤酒公布的三季报,今年7—9月,公司共计销售啤酒164万吨,与去年同期的195.6万吨相比,同比下降16.16%;青岛啤酒第三季度销量为284万吨,同比下降3.73%。此外,重庆啤酒上半年产销量为51.46万吨,同比下降12.63%。啤酒专家称,啤酒销量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之一,其增幅变化与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三公’消费受限政策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今年刚传导到啤酒业,所以今年啤酒行业整体销量可能会出现首次负增长。”[点击详细]

“拼规模”时代逐渐远去

事实上,国内啤酒业有规模低利润一直备受诟病。中国酒业协会啤酒分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啤酒行业亏损企业的覆盖面要比其他酒种高,达28.3%,而且从竞争格局来看,去年华南、华北、西北的竞争相对激烈,华南的利润总额同比增长率只有7.8%,去年有4个省市出现亏损,分别是天津、山西、黑龙江和湖南,8个省市出现负增长。广东啤酒行业人士表示,今年省内亏损面没有大变化,销售费用高,低端产品多是造成亏损的主要原因。[点击详细]

【责任编辑】李楠
热点透视

热点透视

展望2015年,需求端,三公消费的影响仍将持续,政务和商务消费仍将低迷,白酒整体消费难现高速增长。供给过剩和库存较高的现象仍将较为明显,白酒行业供给过剩压力仍然较大。[点击详细]

01003010109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