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03/ 07 18:41:35
来源:新华网

专注两会|“强大引力场”是什么?王一鸣详解“十四五”新提法

字体:

  新华网北京3月7日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对此新表述应如何理解,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表示,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对国际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

  这是2020年9月27日拍摄的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服务大厅。浙江自贸试验区聚焦“最多跑一次”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新华社发,张帆摄)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有三方面紧迫性】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循环的制度障碍,推动生产要素循环流转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

  新华网:“十四五”时期内外环境变化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紧迫要求,紧迫性当前主要体现在哪里?

  王一鸣:紧迫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将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大国间博弈将更加激烈。国际竞争最根本的是效率竞争,生产效率特别是全要素生产率对国际竞争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才能更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二,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改变传统生产要素和新生产要素的关系。劳动力、土地等传统生产要素的地位相对下降,而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的地位上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推进技术和数据市场化改革,培育数据要素市场。这对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占领科技制高点、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至关重要。

  第三,国内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条件将发生深刻变化。人口老龄化加快,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劳动力供需市场变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储蓄率随着人口抚养比上升和新生代消费群体成长而趋势性降低,资本积累速度将因此而放缓。而随着我国越来越接近国际技术前沿,可模仿学习空间缩小,加之个别国家的科技打压和技术封锁,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难度增大。这对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出更加紧迫的要求。

  【“强大引力场”新提法 宜从三个层面理解】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新华网:规划纲要草案中“强大引力场”的这一新提法,体现出怎样的视野与考量?

  王一鸣: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随着我国国内市场规模逐步扩大,对国际生产要素特别是高端要素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引力场”提法在理解上可以有三层含义。

  这是2020年3月18日拍摄的上海洋山港集装箱码头(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丁汀摄)

  第一,外需与内需的此消彼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我们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国内需求加速扩展,内需和外需的相对关系发生变化,对外贸易依存度明显下降。这种相对关系变化,客观上为确立国内大循环的主体地位创造了条件。

  第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显现。随着收入水平提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我国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迅速扩大。2019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1.2万亿元,折算成美元约为6万亿美元,接近美国6.2万亿美元的规模。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增大了对国际要素的吸引力。

  第三,我国打造“引力场”的条件更加具备。我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上中下游产业链,制造业占全球比重达到27%,2019年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含中国香港、中国台湾)超过美国,已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国。这些条件使得我国对国际生产要素有更强大的吸引力。如果说以前在国际、国内市场两个引力之间,国际市场的引力会更大,那么随着外需与内需的此消彼长,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在明显提升。这就为整合国际生产要素、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须注重分类推进】

  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健全市场体系基础制度”;“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新华网:“十四五”时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哪些重要着力点?

  王一鸣:“十四五”时期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突出重点,分类推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所谓分类推进,就是在劳动力、土地、资金等传统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消除资源配置扭曲,打通要素循环的堵点,使经济循环更加顺畅;在技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领域,改革的核心目标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技术变革,加快先进技术扩散,大幅提升经济循环效率。

  工人们在赶制产品。(新华网发,郑春华摄)

  劳动力要素重在推进城乡劳动力流动。“十四五”期间要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建立城镇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机制,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土地要素重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要探索扩大土地使用权入市的用途。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在落实集体所有权、保障农户资格权的基础上,关键是拓展使用权向外部人员流转的空间,促进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

  资本要素重在深化资本市场改革。要拓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空间,注册制改革要在科创板、创业板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为新经济公司提供更便利快捷的上市渠道。

  技术要素重在拓宽科技成果进入市场的渠道。要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设立技术转移部门,培育发展技术市场。

  数据要素重在培育数据交易市场。要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等进行规范。在数据确权基础上,在市场定价机制、市场交易方式和市场监管上形成规范性制度和规则,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

  综上所述,“十四五”时期,要按照建立高标准市场经济体系要求,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更好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使国内大循环更加顺畅,循环效率大幅提升,“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

出品人:田舒斌 徐姗娜

监 制:周红军

策 划:朱永磊 邱小敏

导 演:何 凡 李 由 

文 字:何 凡

剪 辑:刘 厦、施 汉

包 装:陈 正

视觉设计:王 晔

【纠错】 【责任编辑:杨晓波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9221127179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