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完善再分配机制”“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方方面面都与民生保障息息相关。对此,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接受新华网专访,就相关问题进行解读。
新华社照片,河北曲周县一家育苗产业基地的工人在育苗温棚内工作。当地积极拓宽产业扶贫渠道,带动群众脱贫增收,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2020年5月4日摄)
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 须多点发力
新华网:规划纲要草案要求“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促进这样的目标实现,有什么必要条件与有效途径?
白重恩:居民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这两件事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首先,居民可支配收入里最重要的成分就是劳动报酬。
有三个因素会影响劳动者报酬能不能跟得上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一是产业结构。不同行业劳动者报酬占总收入的比重不同,而近年来,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越来越高,这对于提升劳动者报酬占比是一个有利因素。
二是市场竞争。如果竞争不够充分,一些垄断企业就会获取比较高的利润,这就使得劳动者报酬在总收入中比重比较低,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可能就会不一样。
三是就业政策。如果能为中低收入者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特别是通过一些措施来增加政府支出从而创造更多的就业,对提高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是有帮助的。当然,这样的措施如果幅度过大也会带来问题。比如传统基础设施如果投资效率不高就会带来债务的过多积累,造成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所以政府主导的投资和债务之间的关系、创造就业和债务之间的关系如何平衡,是需要特别考虑的。
居民可支配收入,除了增加劳动者报酬的增长速度之外,还受到再分配机制、政策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保障方面。
如果能够更好运用转移支付的调节力度,从居民那里收得少一点,就会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能够有更大财力去支持社会保障,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也会比较快。这方面我们已经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我国每年在养老保险中的财政投入都是比较大的。另外,我们也划拨国有资产来支持社保。这些措施对于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非常重要。
最后,除了统计上的居民可支配收入,我们还要看实质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如果可以降低一些居民的支出负担,如在保障房、学前教育等领域,那么居民在其它方面的购买能力就会增加。
新华社照片,游客在石家庄市平山县岗南镇李家庄村一户农家乐里点菜。当地以红色旅游为核心,大力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催生出一批新景点。(2020年9月16日摄)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最关键是提供高质量就业
新华网:规划纲要草案提到,“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完善再分配机制”。下一步这两大部署分别有哪些政策着力点?
白重恩: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最关键的是要为更多人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通过更高质量的就业来获得更高的收入,这是根本性的解决方案。这里面有三点:
一是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这大部分其实是由市场决定的。政策能发挥的影响也存在,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但不应该是主流。更主要的是看市场怎么来形成更好的就业机会。
二是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如果更多劳动者具有市场需求的技能,就业机会就会多一些。所以要进一步努力优化教育、培训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
三是技能和就业的更好匹配。有很多人具备良好的技能,企业也有需求,但如果市场机制运行与供需匹配不够完善,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高质量就业。
而在再分配方面,除了为中低收入者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降低他们的负担之外,一些财税的措施也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不过难度比较大。问题在于怎么来设计税收体制,能够形成有效的收入分配效果。
例如,个人所得税是能够调节收入分配的一个主要税种。我国个人所得税最高边际税率是45%,进一步提高边际税率不利于创新,我们甚至需要降低边际税率,让更多创新人才得到较高回报。
长期来说,我们要考虑跟财产相关的税收。财产分布不均很大程度上与所拥有住房情况的差别有关。
这是个很艰难的过程,需要考虑设计比较合理的房地产税,让普通老百姓不受到太多影响,但让拥有比较多房产的投资者能够在税收方面做出更大贡献,这可能是调节收入分配可以采取的另一项措施。
出品人:田舒斌 徐姗娜
监 制:周红军
策 划:朱永磊 邱小敏
导 演:何 凡 李 由
文 字:闫雨昕
剪 辑:王立鹏
包 装:陈 正
视觉设计:王 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