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有关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APP数量为302万款,相比开展专项整治前的350万款APP下降了13%。这意味着说,在监管部门一系列整改后,有48万款APP已然“消失”。
所以,这些APP到底都干了什么?据翻译君梳理,许多被勒令下架或自行下架整改的APP分别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咱们是既熟悉且难受:
1、违规或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
当下载某个APP,你会发现它常常试图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明明只是想听个歌,为啥恨不得让你把身份证、住址、电话等等都填个一清二楚。
2、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有时在付款等行为结束后,还会突然跳出来有奖竞猜、分享到社交平台、推荐有奖、去应用商店评分等页面。
3、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
有些时候,男(女)朋友都没有这些APP关心你,一次次不厌其烦地管你要“定位”、要“照片”、要捆绑银行卡、要通讯录等等权限。它似乎成了全世界最最最想了解你的那个“人”。
图片来自网友“Braum先森”
4、欺骗误导用户下载,账户注销难等方面
又到了斗智斗勇的环节了,一个广告弹窗,竟然能跳出来四个关闭按键。更气人的是,无论你点哪一个,都关不掉,甚至还会跳转下个广告页面,诱导大家下载,无限套娃。
而对于有的APP想说再见不容易,前前后后翻了个遍,愣是没能找到注销按键,而事实上人家压根就不提供注销功能,有的虽然能注销,但却不及时删除个人信息......
那么,这些APP为什么会这么热衷于这些招人烦的行为?到底图啥?
其实归根结底,他们想要的就是用户隐私信息。通过各种渠道获得这些重要数据后,他们将相关隐私信息共享,也可以称之为“倒卖”,从中获利。这样的隐私信息共享,主要用于“精准营销”,几乎涉及了所有下游行业,由此,一个地下数据产业链形成。
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刚登录某些APP浏览过某件商品后,相关“精准推送”就在其他APP上不断弹出,甚至一大堆的推销电话找上门来,其中还充斥着各种诈骗电话,这一切都是个人信息泄露所致。
然而由于违规成本低,使得近年来数据“黑产”愈发肆无忌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有20.4%的网民表示遭遇过个人信息泄露。
而中国互联网协会对外公布的《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2020)》则显示,近一年网民由于诈骗信息、垃圾信息和个人信息泄露等现象,导致遭受的经济损失人均124元,总体损失约805亿元。
当信息泄露被视作默认行规,诈骗电话盛行,解决问题光靠公民自身提高信息保护意识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得从根源上出发。
为解决上述难题,近年来工信部开展了相关问题治理工作,特别是对用户反映强烈、投诉较多的“弹窗信息标识近于无形、关闭按钮小如蝼蚁、页面伪装瞒天过海、诱导点击暗度陈仓”等违规行为进行了集中整治,督促企业重视用户诉求,解决好在开屏信息页面中存在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欺骗误导用户跳转等问题。
根据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已累计组织16批次集中抽测,检查139万款APP,通报了1407款违规APP,下架377款拒不整改的APP。
而今,随着《数据安全法》的正式通过和即将施行,这也宣告我国数据安全治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得以完善,并从数据安全与发展、数据安全管理制度、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政务数据开放多个角度对数据安全保护的义务和相应法律责任进行规定,构建起一道全新的数据安全法律保障体系屏障。
愿对那些窃取信息和骚扰式“推送”的打击来的更猛烈些吧,还广大网友一个晴朗的网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