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刘觅觅)8月25日,“2022 财富管理峰会——大变局下的行业发展趋势”暨《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上)》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此次峰会由新华网、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联合举办,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联合承办。与会嘉宾就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特点、财富管理机构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如何有效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等业内热点话题展开深入交流。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松涛主持会议。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常务副总编辑周红军 新华网 王小骥 摄
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常委、董事、常务副总编辑周红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业为代表的“大资管”行业迅速崛起,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结构下资金融通主要场所之一。围绕国家提出的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任务,监管部门立足高质量发展,不断完善制度设计、统一监管尺度、出台配套政策安排,取得了阶段性重要成果,收效明显、影响深远。一直以来,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始终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大局,长期关注财富管理领域,将持续为投资者普及长期、理性和价值投资理念,不断弘扬行业守正创新、规范健康发展正能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IMI理事长庄毓敏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IMI理事长庄毓敏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我国财富管理行业发展,从行业规模上来看增长迅猛,2015年增速最高达到58.52%。财富积累、保值增值需求和制度带来的红利影响,促进了财富管理行业的蓬勃发展。基金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占据了财富管理产品的重要份额。大众对财富管理的看法总体趋向正面,财富管理机构声誉状况在持续改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我国居民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数字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全新行业的不断涌现,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同样向全新的发展阶段不断迈进。本次会议发布主要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和财富管理能力最新评价结果,分析市场波动对财富管理行业的影响,并提出市场波动下财富管理行业发展展望。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
中国建设银行原董事长王洪章认为,服务实体经济是财富管理的天职所在,财富管理只有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才能实现投资价值增长的双赢。资管行业的数字化发展是未来趋势,但与传统金融具有佷大的不同,受限于历史经验、业务的认知、规律的把握以及历史数据缺乏等因素,全面数字化转型尚早。可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行解决渠道、交易、支付等简单操作性业务,然后再解决投研分析、风险机控、流程管理等复杂系统,进而用数字化实现穿透式管理。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应该是:提升客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预防和控制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在视频演讲中表示,发展资产管理是降低间接融资比重的有效机制,2018年央行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明确揭示,资产管理的本质和基本机制是资金信托。信托公司要坚守受托人定位开展融资类业务,以提供的服务为前提获取受托报酬,而非以赚取利差为收入来源。在业务领域,要重点开展投向科创企业、中小微企业、“两新一重”(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领域的融资类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他建议,在证券投资领域,尤其需要关注股权投资类业务的拓展。应当从经济发展实际出发,重点支持产业升级、绿色低碳发展、医疗健康、战略新兴产业、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经济带等重点领域的发展,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良性循环。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介绍,随着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市场金融“财富管理”功能逐渐发展起来。从融资为主转向融资和财富管理并重的方向演变,意味着金融要进行结构性改革和调整。从资本角度看,金融创新一定要走向资本消耗很低甚至不消耗资本的金融产品创新,这是金融未来改革的方向。需求端有强力的需求和趋势,供给端就要做相应的调整。从供给端来看,要创造不同结构层面上、收益和风险具有匹配性的资产,最重要的是满足包括居民需求和实体经济在内的多样化需求。他认为,基于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变化,首先,要大力发展财富管理机构,同时要完善市场化机制,这样我国金融体系的竞争力,特别在财富管理方面就能够取得明显提升。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
此次会议发布了《中国财富管理能力评价报告(2022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宋科介绍了报告的内容概述。报告通过指数构建等方式,对今年第二季度我国资管行业发展以及机构财富管理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着重分析了市场波动中财富管理的价值。报告指出,2022年上半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整体处于上升通道,前两季度各项行业指数同比保持较快增长,增速企稳。以银行为主导,券商、公募基金公司、第三方机构为有益补充的多元化财富管理代销格局逐渐完善。各家在客群、渠道、技术等方面优势互补,合力推进财富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而随着居民对金融资产的配置服务需求的提升,财富管理机构需提高专业配置服务能力;头部财富管理机构具有先发优势、品牌优势、更高的公司治理效率和更强的战略执行力,将获得不俗的业务增长空间;财富管理机构的客群画像差异较大,不同客群对于财富管理服务的核心诉求差异较大,未来财富管理机构将呈现出渠道服务更加立体化,产品服务更加精细化的趋势,也将是中小机构差异化发展的机会。
行业论坛环节
行业论坛环节由中证金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徐建军主持,与会嘉宾围绕财富管理转型中的重要举措、金融科技如何更好服务投资者等热点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中信银行财富管理部副总经理任志鹏表示,财富管理目前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发展战略,但各机构核心竞争力的差异并没有真正拉开。中信银行积极寻求新的方式进行破题思考,通过数字化方法升级增长模式,对财富管理业务进行赋能,聚焦构建以下三方面的数字化能力:第一方面是提升多渠道打通、贯通非金融服务的数字化协同能力;第二方面是提升线上顾问服务的数字化运营能力;第三方面是满足客户“五主”(主结算、主投资、主融资、主服务、主活动)需求的数字化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支撑财富管理业务发展。
兴银理财副总裁(拟任)章杉杉认为,投研能力永远是资管机构对财富业务最好的贡献,产品全流程管理机制是资管机构与财富管理机构有机融合的保证。可以通过完善投资决策管理体制,规范投资决策流程,提升决策效率,更好地将自上而下的资产配置策略与自下而上的产品投资决策相结合,加强投资决策后评价与管理。
中信证券嘉宾表示,近几年,中信证券的财富管理业务,正处于从“销售顾问”向“财富管家”的过渡阶段,坚持客户利益优先和风险匹配的原则,将合适的产品配置给合适的客户,其核心是从“以自身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的转变。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加强资产端的核心竞争力打造,着力培养和提升投资者素养,致力于投资者财富管理目标的实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财富管理体系。
工银瑞信基金副总经理赵紫英介绍,金融科技正成为推动基金行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公募基金行业在不断探索如何实现金融科技与投研、营销、风控、运营管理等业务领域的深度融合。今后,将从构建智能场景化投顾服务、构建数字化与智能化的线上运营生态、建设线上化渠道营销管理中台这三方面,实践营销服务板块的数字化转型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谭松涛主持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