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

导    语Introduction

2016年才刚过一半,却已经被一些媒体冠以“地王年”的称号。其中,央企成为地王的“收割机”。就在昨日,中粮以24.4亿元的价格将上海迪士尼旁边的一块纯宅地块收入囊中。为何央企、国企不惜天价拿地?“地王制造”的背后是真热还是虚火?

分享到:

房企“央企化”与本轮“地王潮”

央企任性不差钱 中粮问鼎新地王

上海土地市场又一次被央企点燃。6月29日,中粮地产以总价24.4亿元摘得上海浦东新区新场旅游综合服务区A10-1地块,楼板价35744元/平方米,溢价率235.62%,扣除不可售部分实际楼板价达到38266元/平方米。这意味着,这个位于上海郊环以外的住宅项目,未来保本售价可能超过6万元/平方米。而在拍卖过程中,以中粮、首创为代表的央企国企阵营表现出的任性和霸气,令业内惊叹“央企不差钱”。[点击详细]

懵了:市值77亿信达地产砸上百亿抢地

5月27日,刚刚联合万科以123.18亿元夺得杭州市滨江区奥体单元MU-01、MU-02、MU-03地块,其中,信达地产拥有该地块50%的权益。
  前述地块123.18亿元按信达地产占比50%测算,再加上今年1月6日,信达地产曾以33.9亿元夺得杭州上城区南星单元B-02地块。综合前述三个地块,信达地产今年年初至今的半年时间里,保守估计,为了抢地共投了154亿元。
  截至6月1日收盘,信达地产股价为5.05元/股,按15.24亿股本测算,总市值仅76.98亿元。“市值才70多亿,就花了100多亿抢地王。”[点击详细]

地王“收割机”延续 央企豪赌背后藏隐患

地王频现国企也疯狂 后续入市考验资金链压力

全国一二线城市出现地王潮的根本原因还是资金潮下的资产荒。目前来看,在市场中创造地王的基本都是上市企业与国企,资金实力更强,对未来市场波动的抗压抵御能力也更强。但对于一二线城市来说,未来一年房价不涨超过50%,拿了地王的企业都将面临入市难题,成本压力巨大。但未来一年房价是不是会出现这么大幅度的上涨疑问很多,地王入市的难度多大,将成为2016年至2017年最大的疑问。[点击详细]

拿地成本过高 “地王”或存在亏损可能

截至5月25日,年内抢地最积极的房企合计拿地为3887亿元,合计建筑面积为6187.7万平方米,平均拿地成本为6283元每平方米。而在2015年同期,其拿地平均成本只有4231元每平方米,这意味着,房企拿地平均成本增幅高达48.4%。
  目前所有地王都有较大的亏损可能,过去几年全国的地王目前基本都在亏损或者平本销售。数据显示,相较于土地成本50%以上的增幅,公布销售业绩的30家房企前4月销售均价在1.15万元每平方米,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2%,土地价格上涨明显超过了房价上涨。[点击详细]

二线城市楼市走向再迎变局

二线城市楼市“四小龙”政策收紧预期渐明

政策收紧预期愈加明显。近日,南京市政府有关部门就表示,南京将采取有力措施,严格落实控地价、控房价“双控”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近期涨幅最高的合肥也被曝出或于6月出台收紧新政。苏州方面也被曝出,已制定好收紧新政。针对市场火爆、房价上升较快的区域,地方出台的“收紧”型政策信号明显,包括提高居民非首套住房贷款比例、提高限购门槛、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以及更有计划地制定土地出让计划等。[点击详细]

去金融化成为二线城市房价调控的“生死战”

本轮房地产市场价格的上扬,一线城市尤为明显。风潮过后则转向二线城市,南京、苏州、合肥等焦点城市涨价突出,甚至再现“日光盘”、抢购潮。房价必然带动地价,二线城市非理性的“地王”也开始频频出现,不少地块溢价率超过100%,成交数量更是数倍于去年同期。如果说“去金融化”是房地产调控的“生死战”,那么这场战役的决战点很可能就在二线城市。[点击详细]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