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期

如何科学围观吸毒明星?

明星吸毒被曝光的节奏正在加快,从一月一名,到一月三名,也许还停不下来。如何防止吸毒明星变身“弱势群体”?如何将明星吸毒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如何杜绝其他明星侥幸心理?媒体和群众的围观须讲究方法,不当操作或引起反效果。

1

把握报道频率和距离

      媒体的介入有助于事件传播和产生广泛影响,但媒体的“无孔不入”、紧盯不放的报道策略,难免有时让大家关注点跑偏。高频度的曝光率,让一些明星反因吸毒“走红”,警示作用在媒体的反复“咀嚼”中无味。

2

狼狈镜头和描述适可而止

      颠覆一个人形象最有效的办法不是“打倒他,再踏上一万只脚”,而是在保全其尊严的情况下,有理有利有节地撕下其温情脉脉的面纱。90后的柯震东吸毒已经“伤害”了很多粉丝的心情,在对吸毒明星后续报道中,有些镜头可以适可而止,免得意外地塑造出“弱者”形象,让群众倒戈的情绪再度倒戈。

3

慎用同情和落井下石心态

      遗憾、意外、果然如此……明星吸毒引发的舆论情绪五花八门,调侃最具普遍性,“同情”和“落井下石”心态可能最具代表性。近日,张国立和成龙某年两会并肩而行的图片热传,被大伙配上各种“画外音”,“不吸毒难混圈”的感叹也不绝于耳,由此引发的其他幸灾乐祸、扩大化的人身攻击也常出现。这样的情绪交织,反而容易扰乱舆论大方向、混淆视听。

4

用法律、刻意遗忘这些代价警示来者

      遗忘是对公众人物最大的“打击”,明星能够“吸吸复嘻嘻”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付出的代价还不够惨痛。明星吸毒和普通民众吸毒在法律上不应也不能有两种待遇,但其他方面的成本多付出些却是可以的,毕竟他们作为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和对粉丝的引导作用不言而喻。也许当我们真的“放弃”和忘记了某些明星,才能真正地起到警示贵圈的作用。 (完)

  图事

往期回顾

本期责编:温馨

 

新华网社交网络中心出品

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新华微博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051268939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