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期

再浓的商业气息,都淹不了乡情

  [调侃了这么久,你审美疲劳了没有?本期谈资假日特刊,小编跟您抒一下情吧!]
  才至九月,当情绪还沉浸在各种抗战纪念中的时候,街边小店开始从屋里挪到屋外的月饼,赫然提示我:中秋要来了。

   今年中秋来得尤其早,在不少人的生命中,也许还是第一次。其实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中秋国庆挨在一起的时候,因为放假时间长,可以回家多陪几天父母。如今国庆还早,中秋就来了,还真有点不适应。想着中秋到底回不回?中秋回了国庆还回不回?心中不免多了一些纠结和烦躁之气。虽然现在多数传统节日都不再有之前那么浓的气氛,但除了春节,中秋也许是唯一一个让人觉得一定要回家的节日了,“团圆”一词深种在国人心中的情结,也许是时代怎么冲击,都不会改变的。


   对于今年中秋为什么这么早,我充满了好奇,于是兴致冲冲地找到万年历,翻了近百年的中秋节公历时间,发现上一回同一时间过中秋,已经是38年前了。还有就是19年前的9月9号,也跟今年差不多。翻看万年历,我发现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历年中秋节的公历日期,呈现一个规律性特点:每隔十九年,中秋节就会在公历差不多的日期出现,真的是很神奇!(各位如果有兴趣,不妨自己动手查看。)这让人不由感慨,中国历法真的是高深莫测!我们的古人也值得我们深深地崇拜!中国传统节日魅力的来源,除其本身特定的内涵和习俗,也莫不与此密切相关!只是随着农业社会的渐渐衰退,现代人对传统历法的了解越来越少,这种神秘感带来的魅力也在我们意识中渐渐消淡。

  谈到传统节日的消淡,绕不过令人讨厌的商业气息。清明如此、端午如此、中秋亦如此。商场琳琅满目的月饼,可能已经提不起大家的食欲,看着礼盒大家能想到的,估计就是“送礼”两个字。现在过中秋越来越找不到感觉,也许是来自年龄的冲击:年纪大了,人也世俗了,哪能像小时候那样纯粹?但是,你能保证你的孩子过中秋,可以体会到我们小时候的感觉吗?现代化对生活方式带来的冲击,以及与此相关的浓重的商业气息,也许才是中秋变味儿更重要的原因。到处高楼大厦,彻夜霓虹,都在暗暗地消解着月色,那种原始的乡野气息的中秋节,恐怕现在的农村,也难以寻找了。


  然而,再浓重的商业气息,也淹没不了我们的乡情。现代化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让更多的人离开自己的家乡,在异乡漂泊奋斗。所以每逢中秋,“团圆”二字,在这个时代容易勾起更多人的乡思,不管这种乡思,是不是没有以前浓烈。


  这个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家乡求学、工作,然后在外地安家。而父母能一直跟在身边的,着实不多。想想自从考上大学,多长时间才能见一次父母?我们每次回家探望,能待多长时间?这一辈子,你还能陪父母多久?平时忙碌的时候,这些问题我们常常无暇思考,可中秋一至,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无情地提示我们:你又很长时间没有陪爸妈了!!!是啊,也许父亲打电话来,只是简单问了三个字:回不回?也许母亲说要忙就别回来,来回路费那么贵!但是他们内心,其实最最盼望的,还是你能回去,跟他们一起过过节,拉拉家常。每当这个时候,聪明如你,悟不到爸妈的心思可能吗?不想念爸妈可能吗?

  我们对家乡的思念,其实并不仅仅是对父母的思念,那个从小长大的地方,一草一木,都弥留着我们儿时生活的影子。而传统节日愈是被冲击,我们愈是容易思念以前。思念小时候的生活、小时候的玩伴、还有小时候的中秋……我们之所以反感现在节日的商业气息,其实也是对之前淳朴美好的感怀和惦念,而这种反感越强烈,表明我们对以前越思念。乡思如海,怎么可能被世俗气息给淹没?

  图事

往期回顾

本期责编:吴文娟

 

新华网社交网络中心出品

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新华微博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69600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