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带你走进竹篾间的万千世界-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1/17 09:11:51
来源:新华网

镜头带你走进竹篾间的万千世界

字体: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篾加工竹编制品。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在小院内检查自己编成的一把竹伞。pagebreak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刀将竹子削成可供编织的竹篾。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将新砍的竹子搬回家。 pagebreak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篾加工竹编制品。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在小院内检查自己编成的一把竹伞。 pagebreak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刀将竹子削成可供编织的竹篾。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手机录制竹编制品加工过程。pagebreak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篾加工竹编制品。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加工竹编制品时不慎将竹刺扎入手中。pagebreak
11月2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潘云峰用竹篾加工竹编制品。
用竹条篾片制作生活用品,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竹林掩映的杭州市临安区锦南街道横岭村,51岁的竹编师潘云峰通过短视频展示竹编手艺。他的竹编短视频走红海外,引发众多外国网友对于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关注。 潘云峰是土生土长的临安人,14岁起跟着师父学习竹编。2019年,在外打工多年的潘云峰看到许多手工艺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技能,觉得自己从小练习的竹编也不遑多让。他自学了短视频拍摄、剪辑技巧,回到横岭村,在亲戚的老屋里拍摄短视频,并尝试直播自己加工竹编制品的过程。潘云峰用一双巧手,将根根竹篾变成了拖鞋、帽子、伞等物品。他上传的短视频单条最高点赞量超过200万。 在这个沿盘山公路穿越竹海后方能抵达的清幽小村里,不少村民都会竹编。潘云峰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乡亲们不断创新这项传统手艺。他说:“虽然我的竹编水平不是特别高,但我会边拍边创新,在竹编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新华社记者 韩传号 摄
【纠错】 【责任编辑: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