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临策铁路线360治沙站的工人在制作防沙网格
中国通过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以色列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荒漠化、土地退化等带来的挑战。
《环球》杂志记者/张文静(发自兰州)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近年来频发的沙尘暴表明荒漠化治理刻不容缓。中国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也是防治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凭借行之有效的方式,“中国方案”为全球旱区生态治理树立了标杆。
除了在国内,中国通过与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以色列等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荒漠化、土地退化等带来的挑战。
国际合作治理荒漠化
蒙古国、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均遭受着不同类型的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危害。2017年,在科技部相关项目支持下,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王新平研究员团队与上述3个国家开展了荒漠化治理技术的创新合作研究。
中科院西北研究院扎根西部,在沙漠化防治等生态环境治理方面研发和积累了一批先进技术,尤其在工程治沙、化学固沙、生物治沙和综合治沙等方面探索了许多创新性成果,令世界瞩目。
王新平说:“通过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我们能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发挥重要作用。”
项目合作成员、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质生态研究所所长巴托格托赫·卓勒果托夫在接受《环球》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看好双方的合作,因为中国防沙治沙体系完善,能够对蒙古国的防沙治沙起到借鉴作用。
近5年来,王新平团队多次赴蒙古国、哈萨克斯坦、以色列开展流沙固定及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针对合作国各自不同的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现状,他们分别在蒙古国的戈壁沙漠、哈萨克斯坦城市周边活化沙丘和以色列绿洲边缘沙漠,建立起不同的流沙固定与植被恢复示范区,确定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的流沙治理及植被恢复模式。
团队在合作国培养了25个固沙微生物菌种,筛选了5种关键固沙植物,研发了4种微生物制剂和4项流动沙丘快速固定与植被恢复技术,培训当地科研和农牧民300余人次。目前,这个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既定目标。中国的先进治沙经验与技术正惠及更多国家。
同一片天空每一粒沙
今年入春以来,大风和沙尘暴多次袭击蒙古国全境,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波及中国北方广大地区。蒙古国囿于理念、资金和技术等多种因素,生态恢复面临相当多困难。
王新平介绍,在对蒙古国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随着国际市场上羊绒及牛羊肉价格不断上涨,蒙古国牲畜数量不断增加,加上矿产资源开采,沙漠化日趋严重。
而短时期内,仅靠本国力量,蒙古国很难摆脱现有的发展方式,由此导致该国南部的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并将影响中国。
为延缓和改善蒙古国不断退化的生态环境,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国均向蒙古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中国通过向蒙古国分享治沙技术,举办各类治沙培训班,为蒙古国培养了一定数量的防沙治沙人才。经过大量实验和实践,中国的治沙技术和经验在蒙古国得到认可,取得一定实效。比如,中国科学家在蒙古国布尔干省建立了固沙示范区,将中国的流沙固定技术,因地制宜地改良后,应用到当地的荒漠化防治上。在今春蒙古国沙尘暴肆虐时,该区域经受住了“考验”,固沙效果显著。
蒙古国科学院相关负责人认为,荒漠化问题是蒙古国乃至东北亚地区面临的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中国与蒙古国科学院地理与地质生态研究所的国际合作项目在蒙古国戈壁沙漠治理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为荒漠化治理国际合作开辟出一条新路。
长期以来,蒙古国科研机构也非常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并有民间组织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中,但苦于没有国家更高层面的大工程支持,防沙治沙等工作进展相对缓慢。因此,该机构非常渴望与中国密切合作与深入交流,希望得到中国支持,扩大本国防治荒漠化计划。
科技创新合作大步伐
中国拥有相对完善的治沙经验和技术,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进程中,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出发,中国加强与蒙古国等饱受荒漠化、土地退化等困扰的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合作,大有可为。
正如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研究员马全林所言,在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时,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内容,通过国际联合防沙治沙,必将扩大中国自身绿色生态治理经验的受益面。他建议实施中蒙荒漠化防治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项目,在蒙古国合作建立生态监测和研究站,对蒙古国荒漠化开展定期监测与评价,合作开展草原荒漠化监测和评价以及合作建设沙尘暴监测网络。
全国防沙治沙标兵、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研究员屈建军直言,蒙古国沙尘源得到控制,中国生态治理的成效才能够得到更客观的显现,因此宜尽早将国家层面的战略合作提上日程。
“受多种因素影响,蒙古国沙尘暴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时期,未来需要大量研究。蒙古国野外研究站、监测设备和仪器等相对缺乏,十分不利于研究工作开展。”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教授、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宁认为,中国当务之急是通过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平台,与蒙古国合作,加快推进东北亚地区的沙尘暴监测网络建设,实现沙尘暴监测信息共享,提高沙尘暴监测与预警能力,为沙尘暴预防提供决策服务。
来源:2021年7月2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5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本期更多文章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微博、微信客户端:“环球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