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与北约关系:欲理还乱

2023-02-16 07:43:29 来源: 《环球》杂志

 

1月10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北约总部,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中)、

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左)、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右)出席签字仪式后的记者会

  如果说过去20年欧盟与北约合作缺少值得一提的具体成果,那么未来合作也难言乐观,可能比以往更加困难。

文/张健

编辑/吴美娜

  北约和欧盟1月10日签署合作联合宣言,旨在加强欧洲集体防御,应对共同的安全威胁。这是继2016年和2018年之后的第三份北约-欧盟合作联合宣言,根据欧盟理事会的声明,新宣言说,欧盟和北约将就日益激烈的地缘战略竞争和关键基础设施的保护、新兴和颠覆性的技术、外层空间、气候变化对安全的影响以及外国信息操纵和干扰等方面扩大和深化合作。

  在当前乌克兰危机等地区冲突背景下,该宣言引发诸多关注。自2002年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以来,欧盟与北约关系一直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如果说过去20年双方合作缺少值得一提的具体成果,那未来合作也难言乐观,可能比以往更加困难。

关系长期冷淡

  北约诞生于冷战时期,主要专注于防务,其成员国绝大多数是欧洲国家。欧盟虽然也诞生于冷战时期,但主要专注于经济一体化。两大机构的总部虽然都在布鲁塞尔,但交集不多,并无正式合作关系。

  冷战结束后,双方关系发生一些变化,交流开始增多。最主要的变化是,北约失去了最大的对手,面临转型,其职能得到拓展,并不仅限于军事和防务,开始具有更多政治上的职能,比如促进中东欧国家乃至世界的所谓“民主化”,工作内容也增加了反恐、网络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与此同时,北约开始走出防区,比如入侵阿富汗。欧盟也早已不限于促进成员国的经济合作,开始具有更多政治甚至安全上的色彩,比如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明显加大了成员国之间防务上的一体化建设。

  这表明,北约和欧盟的职能和活动范围产生重叠,虽然两个机构的成员国大范围重叠,但也有少数成员国不是北约或不是欧盟成员,这些国家担心受到北约或者欧盟歧视,特别是美国担心欧盟在防务问题上另起炉灶,削弱北约,所以两大机构的协调不可避免。在“9·11”事件的冲击下,2002年,欧盟与北约两大机构开始启动正式对话与合作。

  但双方交流与合作并不密切,并无具体成果。直到2016年的北约华沙峰会,欧盟与北约签署首份联合宣言;2018年的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上,欧盟与北约签署了第二份联合宣言。这两份联合宣言主要是宣示性质,强调两个机构共同的价值观、应对共同威胁的决心、强化机制性对话、对合作进展进行联合评估等等。

  2022年6月的北约马德里峰会上,欧盟与北约按计划要签署第三份联合宣言,但却拖延至2023年1月,这从一个侧面表明,欧盟与北约关系问题多多。此外,这份最新的联合宣言也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内容,更多具有象征性意义。与第一份和第二份联合宣言的唯一区别是,这份联合宣言明确提到了中国,强调了“战略竞争”。

欲理还乱

  目前,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1个是北约成员国,如果加上瑞典和芬兰(北约30个成员国的代表2022年7月5日签署芬兰和瑞典加入条约的议定书),就是23个。在北约30个成员国中,除了美国和加拿大,其余都是欧洲国家,非欧盟和北约成员国也寻求加入欧盟。欧盟与北约的成员国交叠多,但关系并不顺畅,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两大机构各有其机制惯性和决策特点,如重大决策均须以一致通过的方式进行决策,这限制了双方达成协议的可能性。第三份联合宣言之所以一再拖延,就是因为北约内部及欧盟内部难以就文本达成一致意见。比如,在涉及中国方面,北约在美国的主导下希望联合宣言写入中国,并且内容愈强硬愈好;欧盟则希望保有对华政策的独立性,并不愿在联合宣言里着墨太多。

  其二,部分成员国之间关系不睦,特别是土耳其作为北约成员国,与作为欧盟成员国的塞浦路斯关系紧张,与同时是北约及欧盟成员国的希腊关系也不好,相互视为威胁。土耳其与欧盟整体关系也处于紧张状态。由于土耳其的反对,瑞典与芬兰何时加入北约目前还不确定。欧盟与北约要深化合作,必须能让土耳其参与欧盟的一些项目,或者让塞浦路斯参与北约的一些项目,但在目前情况下,这一点很难做到。另外,英国在脱离欧盟之后,更加倚重北约,强化与美国的关系,对欧盟则抱有敌意,更愿意与欧盟成员国进行双边层面的合作,而不愿突出欧盟的角色,这也让欧盟与北约关系更趋复杂。

  其三,双方存在着主导权之争。北约虽然绝大多数成员国都同时是欧盟成员国,但在北约中美国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北约是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地位的工具之一,美国通过北约控制多数欧洲国家,也希望欧盟这一组织能够服务于美国的战略目标。但欧盟作为一个主权国家联合体,是一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行为体,有其自身利益诉求,包括实现“欧洲主权”和“战略自主”。因此,北约与欧盟关系存在着控制与反控制、主导与反主导之争。

  比如,北约越来越涉足混合战、工业链韧性、能源安全等领域,欧盟则认为这些领域是自己的强项,并且越来越希望加强自身的军事能力建设,这是北约也是美国难以容忍的。

  欧盟与北约第三份联合宣言是双方妥协的结果,但北约显然占了上风。

  一是强调了北约的重要性,即北约优先。联合宣言第8条宣称,“北约仍是盟友集体防御的基石,对欧洲-大西洋安全至关重要”,而欧盟是“北约的补充”。

  二是没有“欧洲主权”或欧盟“战略自主”的表述。联合宣言尽管“承认一个在防务上更强大、更有能力的欧盟的价值”,但并无支持欧盟战略自主的意思。这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国的主导权,也传达了美国的政策,即美国不支持、不鼓励,实际上是反对欧盟的战略自主建设。

  三是将中国写入联合宣言。有分析认为,对于欧洲国家来说,其最紧迫的任务是如何应对俄罗斯,中国显然不是威胁,但联合宣言却写入中国,体现了美国的意图。所以,第三份联合宣言可以说是北约,也就是美国的胜利。然而,由于欧盟的顾虑,联合宣言并未让其在涉及中国方面承担任何义务,这显示,北约向欧盟做了妥协,并未完全实现北约也即美国的目标。

前景难料

  诸多迹象表明,美国为了维护其霸权地位,已经无所不用其极,包括利用欧洲当前的弱势地位压榨欧盟,因此未来欧盟与北约之间,或者说欧美之间的矛盾或将越来越大。当前欧盟深受高油价、高气价之苦,美国却趁火打劫,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诱使欧洲企业离欧赴美,实质是以让欧洲去工业化的代价换得自身即美国再工业化。

  美国已无力向盟友提供更多“胡萝卜”,因而更多使用“大棒”即胁迫的手段使盟友包括欧洲盟友屈从于自身意志,这从长远来看很难持续。近来欧盟内部就如何应对美国的保护主义展开密集讨论,对“美国优先”的自私本性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就欧盟与北约关系问题,欧盟内部存在争论,尤其是大多数中东欧及北欧国家对欧洲战略自主不热心,实质上是害怕惹怒美国。观察人士认为,美国只是利用欧洲削弱俄罗斯,根本目的并不是为这些国家提供安全保护,所谓的安全保护更多只是限于言辞,美军单方面撤出阿富汗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在乌克兰维持“有控制的战争”也凸显了美国的战略意图。

  长远来看,随着美国对欧洲兴趣的进一步下降以及自身霸权地位的进一步下滑,美国对欧洲的所谓安全承诺也将成为空话。

  欧盟与北约各藏私心,相互猜疑,也相互算计,这注定双方关系难有未来。

  (作者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助理、欧洲所所长)

来源:2023年2月8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3期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环球》杂志官方微博、微信:“环球杂志”。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