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夏季大选 工党稳操胜券?

2024-06-19 07:17:53 来源: 《环球》杂志

 

2022年11月13日,一名男子站在英国贝辛斯托克一家打折店铺门口

文/《环球》杂志记者 杜鹃

编辑/胡艳芬

  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5月下旬宣布7月4日举行大选。自2022年入主唐宁街10号以来,苏纳克始终无法带领保守党扭转所获支持率低于主要反对党工党的颓势。舆论和分析人士普遍认为,保守党14年的执政地位如今面临终结。在此背景下,苏纳克决定将大选提前至今夏,不啻为一场政治赌博。

  抛开可能的执政党变化和政府更迭不谈,大选本身也可被视为对英国民主的一次检验。有智库预测,此次大选将是“60年来最不平等的一次”。

保守党:恐难扭转局面

  在苏纳克宣布夏季投票日之前,英国舆论界普遍预测选举将在秋季举行,或赶在明年1月的最后期限以前,以便保守党有更多时间扭转颓势。有英媒报道,不少政府大臣对苏纳克提前至夏季举行大选的计划并不知情,就连当时正在阿尔巴尼亚出访的外交大臣戴维·卡梅伦也不得不缩短行程赶回国参加内阁会议。

  保守党自2010年以来连续执政,但近两年所获支持率明显落后于工党。自2022年10月苏纳克执政以来,工党对保守党就一直保持两位数的领先优势。工党等党派屡屡施压,敦促苏纳克尽快大选。英国奥皮纽姆咨询公司5月29日至31日所做民调显示,保守党支持率为25%,工党支持率为45%。

  苏纳克曾任财政大臣,一直将自己描绘为理性、做事前充分论证的人,他决定将大选提前至夏季令人颇感意外。在斯特拉思克莱德大学政治学教授、英国全国社会调查中心高级研究员约翰·柯蒂斯看来,苏纳克“要么非常勇敢,要么极其鲁莽”。这位知名选举专家推测,保守党此次将难以扭转局面。

  英国舆论界和政界近些天热议苏纳克为何选择夏季大选。有媒体猜测,这或许是因为从求学、工作、择偶到政坛跃升,苏纳克的运气一直很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苏纳克有意借助最近经济数据的东风。他5月23日接受英国主要媒体采访时列出自己的政绩,称英国经济出现向好态势。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前一天发布的数据,英国4月通货膨胀率降至2.3%,为近3年来最低,远低于苏纳克刚上任时的11%。但有经济分析师认为,这只是纸面数据造成的假象。路透社报道,过去3年英国零售消费品价格上涨了21%,国民保健制度看病排期之久创纪录,这些情况很难说服选民国家正行进在正确轨道之上。

  也有人猜测,苏纳克宣布夏季大选是因为英国经济短期内难以出现更好的指标。英国《金融时报》援引保守党官员的话报道,苏纳克和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认定,今年晚些时候将没有减税的余地。苏纳克的团队也怀疑英国央行是否会尽早降低利率,从而对选民的财政状况产生重大影响。此外,市场预计通胀率还将小幅上升。前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在其播客中评论,“首相府可能认为再拖下去也不会好到哪去”,干脆提前选举,看看会不会有转机。

  首相突然宣布选举日期令许多议会下院保守党籍议员措手不及,一些人因认定连任机会渺茫而选择认输。迄今超过130名下院议员宣布不会竞选连任,其中将近80人属于保守党,还有人改投工党。在竞选连任的保守党议员中,有人毫不掩饰对夏季大选的不满,一名前保守党大臣表示:“这绝对疯狂,没有一个同事说自己很兴奋或准备好了。”保守党内部长期存在分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选前大批保守党议员流失而今又成为英媒关注话题。

工党:改善形象为先

  工党正在积极筹备即将到来的大选,其竞选策略之一是利用选民对保守党的厌倦。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近期向选民喊话:“我们可以一起阻止混乱,翻开新的一页,开始重建英国,改变我们的国家。”埃克塞特大学政治学讲师汉娜·邦廷认为,无论发生什么,这将是一次历史性的选举,也将成为一场被人们谈论许久的选举。

  工党上一次赢得大选是在2005年,当时是在布莱尔的领导下。2019年大选时,在极左派党首杰里米·科尔宾的领导下,工党遭遇惨败。现任工党党首斯塔默曾担任检察官,2020年4月当选党首后将工党从一度左倾拉回至政治谱系的中间地带。工党一直在努力证明,它已果断告别了科尔宾领导下对商业不太友好的时期。

  相较于工党,保守党传统上更受商界信任,但前首相伊丽莎白·特拉斯的减税议程吓坏了市场,削弱了人们对保守党妥善实施经济政策的信心。工党则在此期间寻求在经济领域重建信任,修复与伦敦金融城的关系。工党影子财政大臣蕾切尔·里夫斯5月底在英格兰中部一家工厂发表演讲时宣称,工党现在是商界的“天然政党”。

  夏季大选的消息虽令一些政界人士不安,却未对市场产生太大影响。瑞士西茨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阿德里安·皮舒说,投资者们此前都预料到今年可能会出现政府更迭,而投票的实际日期设在哪天影响有限。商界领袖们表示,希望大选能产生明显的胜利者,从而终结政坛多年动荡给政策制定和金融市场造成的严重破坏。全球金融服务公司埃布里公司的高级市场分析师罗曼·齐鲁克指出,与过去一些时期相反,此次工党政府上台不被视为风险,部分原因是该党自上次大选以来转向中间派。工党在大选中获得多数议席将被视为对英镑的“温和利好消息”。

  晋达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执行官杜汉诚分析,与之前的选举相比,两党经济议程更加接近。而投资者真正感兴趣的是斯塔默能否兑现其竞选承诺,“对市场来说,稳定和确定性比政策议程的微小变化更重要”。

  英国议会下院共设650个议席,如果没有一家政党赢得326个以上议席,则会出现所谓的“悬浮议会”。这种情况下,主要政党通常试图与其他政党达成协议组建联盟。一些工党高层担心,该党优势可能不像民调显示的那般明显,想要拿到下院多数议席仍有难度。邦廷说,工党能否以压倒性优势获胜、保守党是否将像一些评论人士所预期的那样溃败,还有待观察。从5月初的英国地方议会选举结果来看,虽然保守党表现非常糟糕,但真正的赢家是小党派和独立人士,而非工党。这种情况如果延续至大选,工党不一定会取得压倒性胜利。

  工党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也可能招致麻烦。有媒体报道,在地方议会选举中,工党在穆斯林选民中的支持率有所降低,主要原因是他们不满工党涉及巴以问题的立场,该党直至今年2月才呼吁加沙地带立即停火。舆观近期一项民调显示,56%的英国人支持停止向以色列出售武器,这部分支持者中有71%的人打算在大选中投票给工党。由此可见,对工党而言,巴以问题不容小觑。

  另有分析认为,工党将难以重现布莱尔带领该党在1997年大选中所取得的辉煌成绩。政治咨询公司“公众优先”对经济和民调数据的分析显示,与工党上一次将保守党赶下台时相比,英国的工资增长率更低,债务水平更高,可负担的住房更少。此外,今后可能成为内阁成员的工党5名最资深影子内阁大臣的支持率都不及1997年时的影子大臣。

政坛:8年6位首相

  英国议会下院5月30日正式解散,大选活动随之展开。尽管苏纳克等保守党人士快速进入竞选模式,效果却并不明显。萨万塔民调公司政治研究主管克里斯·霍普金斯说:“一切都没有改变。尽管有强劲的通胀改善数据、能源价格上限的降低和一些重大政策的宣布,保守党仍然远远落后于工党。”

  另有不少分析指出,关注英国大选,不应仅仅聚焦于得票率或政府更迭。

  路透社报道,如果工党赢得大选,意味着英国在8年间产生6位首相,这种现象将是19世纪30年代以来首次出现,凸显出这个曾以政治稳定和务实著称的国家如今所陷政坛动荡的程度。

  英国智库政府研究所主任汉娜·怀特在评论文章中使用了另一份数据,即英国“过去4年半经历了3位首相”:一位因牵涉违法而去职,另一位因引发金融危机而下台。在此期间,英国人还经历了能源和生活成本危机,以及不断有议员因道德丑闻离开议会或所属政党。怀特说,两党在近期竞选活动中会尽量少说将如何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巨大问题。政客们为琐事争论不休,为彼此设陷阱,或因怕受攻击而拒绝区分各自的政策,但“英国民众已经厌倦这场虚假争斗”。事实的确如此,舆观5月28日发布的民调显示,只有33%的受调查者对苏纳克和斯塔默的电视辩论感兴趣。

  智库“变化欧洲中的英国”主任、伦敦大学国王学院欧洲政治与外交事务教授阿南德·梅农写道,如果民调可信,英国将在投票日的第二天产生新首相。但选举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民调、选票或最终结果。需要关注的是新政府随后的政策,毕竟英国还有许多需面对的挑战:停滞不前的生产力、看病排期太久、长期投资不足、移民制度存在待解难题、英国与欧盟的关系等。

  梅农指出,这里存在一个“悖论”——工党此次竞选喊出“改变”的口号,尽管民调让人期待执政党和政府官员的变动,但几乎没有迹象表明工党上台会带来重大政策变化。

  英国民主也将因大选经历考验。英国公共政策研究所去年底发布报告,从选民投票率角度作出预测,此次大选将是“60年来最不平等的一次”。这家中左翼研究所对1964年以来的每次大选进行分析后发现,英国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投票率差距迅速扩大,高收入者、大学毕业生、房主和老年人在政策制定方面有更大的影响力。

  报告说,2010年至2020年的10年间,收入最低的三分之一英国人认为不值得投票的可能性,是收入最高三分之一的人的3倍左右;有大学学位和没有大学学位的人之间存在类似差异;而租房者认为不值得投票的可能性是房主的两倍多。高级研究员帕思·帕特尔表示,后果之一是,在英国的民主制度下,政府政策更加偏向富人和受教育程度较高者。

  该报告的一大结论是,英国人“在政治上不平等”。在这个国家,经济不平等加剧、政府公信力下降以及民粹主义兴起,恰恰是因为“权力和影响力的不平等在整个决策过程中产生并加强”。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