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下一步

2024-09-30 08:00:00 来源: 《环球》杂志

 

这是2022年10月8日拍摄的克里米亚大桥起火现场

/《环球》杂志记者 吴美娜

编辑/马琼

  “这种立场是一个致命错误、一个系统性错误。”“俄罗斯支持和平,但条件是必须确保稳定并实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这是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925日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回应。后者于924日在联合国安理会乌克兰问题高级别会议上说,只能迫使俄罗斯接受和平解决方案,他还发誓不会按照莫斯科的条件进行谈判以结束冲突。

  俄乌冲突爆发两年多来,双方喊话针锋相对,战事胶着拉锯,新情况不断出现:乌克兰政府推出“胜利计划”,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扩充俄武装力量,美英等被指考虑解除对乌使用西方远程武器打击俄纵深目标的限制,德国总理朔尔茨98日称,现在是时候就如何加快结束俄乌冲突进行讨论了……

  俄乌冲突下一步会走向何方?未来有哪些可能的解决路径?这场冲突的延宕又映射出怎样的国际角力?

 

冲突迎来质变临界点?

  “我认为我们比以为的更接近和平,我们距离战争结束更近了。”在美国广播公司新闻部923日播发的采访片段中,泽连斯基如是说,他敦促美国和其他合作伙伴继续支持乌克兰。在从922日开始的为期一周的美国之行中,泽连斯基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叙事。他此行携带的“胜利计划”,成为多方连日来追踪的焦点。

  美国白宫926日发布的会谈纪要显示,拜登与泽连斯基讨论的“胜利计划”涉及外交、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双方指示各自团队就下一步措施密切协商。《乌克兰真理报》923日援引英国《泰晤士报》的报道称,泽连斯基的“胜利计划”可能涉及四项主要内容,即北约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并签署双边安全协议;乌方继续推进在俄罗斯库尔斯克州的军事行动并以此作为同俄方谈判的关键筹码;西方国家向乌方提供特定的武器装备;乌克兰获取国际金融援助以恢复战时受损的经济。

2023年2月20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右)在首都基辅与到访的美国总统拜登合影

  另据美《华盛顿邮报》报道,泽连斯基的“胜利计划”包括请求盟友强化援乌武器的打击能力,允许乌军使用西方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纵深目标等。这一点可谓近期最具舆论“爆点”,被认为可能决定着北约乃至美西方与俄罗斯的对抗是否会发生质的变化,即与俄罗斯直接交战。

  美国目前在“松绑”乌克兰武器使用限制问题上态度是模糊的。美国媒体指出,拜登政府虽然近期正在考虑放松对乌克兰的武器使用限制,但仍持谨慎态度,尚未做出决定。

  关于美西方可能进一步“松绑”乌武器使用限制,普京912日接受俄媒采访时表示,问题的本质并非乌克兰使用西方远程武器的可能性,而是北约国家“是否直接参与”这场冲突。他说,利用远程导弹打击俄境内纵深目标,需要卫星情报并设置导弹飞行路径程序,这只可能由北约军事人员操作,乌克兰无法独自完成。北约国家如果直接参与,将意味着它们与俄罗斯开战。俄方将根据所面临的威胁做出相关决定。

  美国《纽约时报》926日披露,美国情报机构评估,如果允许乌克兰使用美国等西方国家提供的远程导弹打击俄罗斯本土纵深,不仅可能招致俄方强力回击,而且不足以改变俄乌冲突战事走向。

  观察人士普遍认为,俄乌冲突仍处于胶着状态,俄乌双方在战场上形成拉锯之势。在可预见的未来,任何一方均没有在军事上实现自己目标的可能性。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邹治波对《环球》杂志记者分析,目前俄方在乌东部四州处于攻势。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秘书绍伊古910日说,俄军队8月以来已在顿巴斯地区推进将近1000平方公里。乌方在战场上则守中有攻,乌军8月突入俄边境州库尔斯克,意在提高美西方对其“战胜”俄罗斯的信心以获取更多援助,并分散俄军在顿巴斯地区的攻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指出,俄乌冲突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典型写照,预示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即已有500年历史的“西方中心论”正走向终结,也反映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对欧洲几百年的影响进一步式微,战后国际秩序正遭遇重大挑战。他认为,在西方炒作的“新冷战”背景下,俄乌冲突很长一段时间内会持续胶着,不是一个反攻、一种新武器就能终结得了的。

  “俄罗斯曾一直想融入欧洲,都未能如愿,他们现在要重新定义自己,即俄罗斯不再是欧洲文明,而是欧亚文明。俄方要建立一套欧洲新秩序、甚至人类新秩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冲突就不是三五年就能结束的事。”王义桅分析。

  泽连斯基访美期间,美国政府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约3.75亿美元的新一批军事援助。据美联社统计,乌克兰危机20222月爆发以来,加上最新一批军援,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超过562亿美元军事援助,援乌武器的先进程度、破坏力逐步提升。

  916日,普京签署命令,将俄武装力量中军人数量增加至150万人。925日,普京召开会议,讨论新版俄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与2020年出台的俄罗斯核威慑国家基本政策相比,此次新版政策草案扩大了实施核威慑的国家和军事联盟范围,并提议将任何无核国家在有核国家参与或支持下对俄罗斯的侵略视为对俄的“联合攻击”。

  俄罗斯《消息报》网站925日发文说,在美西方就可能允许乌克兰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境内纵深目标问题展开讨论的背景下,俄罗斯宣布修改核威慑政策,本质上是俄感受到安全威胁而向美西方发出的又一个信号。

  俄罗斯国际关系问题专家弗罗洛夫认为,俄方希望通过降低核武器使用门槛,阻止西方进一步扩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但他也表示,过度降低门槛会缩小回旋余地,加剧在仓促间做出致命决定的风险。另有分析人士指出,事实上考虑到2014年以来的地缘政治局势,尤其是当前的乌克兰局势,俄罗斯更新核威慑政策不可避免,这或将是俄向美西方国家发出的最后通牒。

  “俄乌冲突目前整体仍然是僵持战和拉锯战,但冲突的烈度在不断上升,范围在不断扩展,也到了一个新节点。”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张弘对《环球》杂志记者分析说,战场的军事平衡有可能在下半年余下时间被打破,双方军事斗争正在从陆地延伸到空中,从乌东部延伸至俄南部。

  《舰载武器》杂志执行主编、军事观察员石宏观点略有不同,他认为,当前俄乌冲突的总体态势是乌军陷入更大的被动,俄军牢牢掌握着战场主动权。造成乌军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乌克兰与俄罗斯的总体实力对比悬殊,乌克兰的体量和资源能力使其无法建立起像俄军那样完整的作战体系,即使有北约的援助也是如此。随时间推移,乌克兰体量和资源能力严重不足的弱点会愈加凸显,表现在战场上就是越发处于下风。

 

下一步较量如何发生

  俄乌冲突局势将如何演变?谁将更胜一筹?综合多方观点,有四大关键影响因素:一是战场局势的具体变化;二是俄乌双方国内政治经济情况等的变化,尤其是相关人力储备、产能水平等;三是西方对乌克兰支持力度的变化;四是国际局势尤其是大国关系的变化。

  从目前情况看,乌方综合多种因素为俄乌冲突制定的“胜利计划”通往“胜利”的希望恐比较渺茫,并被认为没有新意,就是在向美西方要援助,各种升级版的援助。“泽连斯基要求西方提供安全保障,实际上是担心美西方将自己抛弃。”石宏说。

  根据石宏的分析,就目前情况而言,俄乌双方仍聚焦于战场上的较量——俄罗斯希望通过战场上一个又一个战果,逼迫乌克兰答应自己的条件;乌克兰则希望美西方加大援助力度,在战场上翻盘,逼迫俄罗斯做出妥协。“乌克兰期盼的最理想状态,是把北约拖下水,让北约和俄罗斯直接对抗。既然双方现在都没有退让的想法,那还是继续在战场上见真章。”

  浙江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冲表示,短期看,这份“胜利计划”是希望用西方援助的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中期看是要持续获得西方的武器及资金援助;长期看是要加入北约。对乌克兰来说,要得偿所愿难度甚大。下一步战场胜败关键在于两点:一是乌克兰能否守住波克罗夫斯克这一重要枢纽,二是在库尔斯克的战斗能否拖住俄罗斯的兵力,以及乌方能否在此长期存在。

  “从乌方和美西方的动作和意图看,该‘胜利计划’就是想通过加大对俄罗斯境内目标的打击力度,迫使俄罗斯对乌妥协,停止在乌军事行动,与乌达成停战协议。但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俄罗斯不可能放弃已经占领的乌东部四州领土,否则就是国家的失败,而乌克兰也不会接受割让这些领土的方案,因为这也意味着失败。”邹治波分析说。

  一旦美西方作出抉择,向乌克兰提供可打击俄纵深目标的高精度远程武器,就意味着它们下场与俄罗斯直接交战,俄罗斯必将做出强烈反应。专家认为,乌克兰提出的这份“胜利计划”是继续战争的计划,而不是和平谈判计划。事实上,美方还列出了俄方可能采取的报复方式,包括秘密在欧洲国家对设施纵火、搞破坏,或公开对美国和欧洲国家军事基地发动导致人员伤亡的打击。

  “下一步,俄乌在战略层面仍会继续较量,双方没有和谈和妥协的明确意愿。短期内,俄乌都会加强军事和外交博弈力度,以此来影响美国大选走势,推动下一任美国总统的政策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张弘说。

  佩斯科夫923日在谈到“胜利计划”时表示:“目前有许多不同的信息,其中一些还相互矛盾,毫不可信。我们持审慎态度。”他表示,如果出现有关“胜利计划”的可靠信息,俄方将认真研究。

  如此激烈的对抗之下,类似“俄乌冲突将加快结束”的声音依旧此起彼伏,从冲突爆发不久就一直存在。受访专家一致认为,这可能是不了解事态的想当然,也可能是政治作秀表姿态。但显然冲突也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据石宏分析,这场冲突要迎来结束时刻,无非是在三种情况之下:一是一方在战场上击败另一方,让另一方签署城下之盟;二是双方都精疲力尽,只能被迫罢手;三是国际社会施加的压力足够大,双方都无法承受。目前,这三种情况中没有任何一种表现得更为明显。

2023年2月19日下午,美国上千名反战人士在位于首都华盛顿市的林肯纪念堂前举行集会,

要求美国停止煽动俄乌冲突、促进双方和谈、解散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削减美国军费等等。

图为当天,一名抗议者手举标语在林肯纪念堂前参加集会

  卫星通讯社911日援引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翰·米尔斯海默的话说,战场形势正向有利于俄罗斯的方向发展。乌克兰或在某个时候承认无法支撑下去而同意谈判,“俄罗斯则将以胜利者身份出现在谈判桌前”。

  “俄乌冲突充满不确定性,但所有冲突最终都要通过谈判解决。目前来看,这场冲突大概率会长期持续,即便和谈也是在分界线上冻结冲突,而很难说是缔结和平协定。悲观地说,勉强来的停战协定意味着下一次冲突的开始。”王冲说。

  就俄乌冲突最终解决路径,邹治波认为,最可能的是达成类似明斯克协议的解决方案,将俄乌边界稳定在乌东部的某个区域,乌克兰可加入欧盟但不会加入北约。

  王义桅指出,俄乌冲突的解决之路目前来看分三步——停战或休战、相关方就俄乌关系达成一些和解以及欧洲安全秩序重建。“问题的解决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但可以确定的是,乌克兰得面对分裂的局面;不确定的是,俄罗斯会在多大程度上被削弱,会不会使用核武器,如果用了会导致什么后果等。”

  “俄乌冲突爆发使欧洲完全丧失了外交和安全的自主权。西方社会主张妥协与止战的声音几乎完全被美国压制,任何主张和谈的声音都被批评为‘政治不正确’。未来解决俄乌冲突的关键在于美俄关系,华盛顿与莫斯科如果不能达成战略妥协,代理人战争就不可能在短期内结束。除非出现其他严重的‘黑天鹅事件’,否则西方与俄罗斯战略博弈的意愿不会改变。”张弘说。

 

美西方“乌克兰疲劳症”日益明显

  在影响俄乌冲突走势的因素中,国际社会尤其是作为重要推手的美西方这个变量,随着事态变化和时间推移,也在发生变化。

  分析人士认为,美西方现在对俄乌冲突越来越头痛,总体原则是确保“乌克兰不能输”。“乌克兰如果输了,就意味着整个北约的威慑力垮塌、美西方的影响力大减,这样的后果是难以接受的。所以,美西方对乌克兰必然会继续进行援助,哪怕是咬牙也会这么做。”石宏表示,为了弥补乌军兵力不足,不排除越来越多的北约士兵“换皮”进入乌克兰,以雇佣兵身份和俄军对抗。

  张弘指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已分裂成两个部分。以美国、英国和波兰为代表的“温和主战派”,将继续扩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和财政援助,或在一定程度上主张取消援乌武器的限制,波兰甚至提议替乌克兰拦截俄罗斯导弹和无人机;以德国、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为代表的“主和派”,反对无底线地向乌克兰提供远程武器,反对与俄罗斯在经济上彻底“脱钩”,担心无限制地拱火会最终把欧洲拖入世界大战。

  王冲则认为,西方国家在援助乌克兰方面没有大的矛盾,但在援助力度以及给乌克兰的授权方面有所不同。丹麦等北欧国家以及波罗的海三国希望跨越各种俄罗斯的红线,不要留有余地,对俄罗斯保持强硬;美国以及西欧部分国家则希望不要彻底触怒俄罗斯,也希望为今后的和谈留一些余地。

  有关情况,说明欧洲的“乌克兰疲劳症”已难以克服,仅靠所谓的“政治正确”不能说服欧洲国家继续为乌克兰“掏腰包”,为美国地缘安全“站岗”。此外,一些国家自身政局、社会矛盾等的变化,也促成了其面对俄乌冲突时姿态的转变。

  未来几个月,影响俄乌冲突走向的一个重大变量是美国大选的结果,如果特朗普再度当选总统,美国的政策必然会有所调整,相应地俄乌冲突和谈前景有较大可能加速出现。特朗普在近期竞选活动中反复强调,他若当选,定能促成俄乌迅速结束冲突,并对泽连斯基质疑其“促和”能力表达不满。

  925日,特朗普在北卡罗来纳州一场竞选集会上指认泽连斯基“中伤”自己。他指责拜登政府仍在向泽连斯基这个“拒绝达成协议的人”继续提供巨额援助,拖累美国人。按照特朗普的说法,这场冲突已经使“乌克兰不再是乌克兰”,泽连斯基若愿意达成“任何协议,即便是最差的协议,也比我们现在陷入的状况好”。

  927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会晤时,重申了他对俄乌冲突一贯的姿态。会晤结束后,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帖称,他和泽连斯基进行了一次很棒的会面。“如果我当选总统,俄乌之间的战争将很快结束。否则,这场战争将永远不会结束,并逐步演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此前一天,拜登和美国副总统、特朗普此次竞选对手哈里斯与泽连斯基在白宫举行会晤。拜登提到两个“关键点”——美方必须加强乌克兰在战场上的地位;美方着眼于帮助乌克兰取得长期胜利。哈里斯强调援助乌克兰符合美国利益。

 

国际劝和促谈声量增强

  美西方之外,包括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社会普遍坚持通过和谈解决俄乌冲突的立场。自俄乌冲突爆发起,多方劝和促谈声音就没有断过。

  美国“反对战争”网站在俄乌冲突开始不久曾刊登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约翰·沃尔什的文章称,俄乌冲突升级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并未站在美国一边制裁俄罗斯。“在全世界近200个国家和地区中……有约170个拒绝加入制裁。这些国家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多数。”

  亚太地区的印度和东盟国家是美国极力拉拢的对象,但在俄乌冲突问题上,它们大多不愿选边站队。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同样拒绝在对俄立场上追随美国。在拉美,地区大国巴西、墨西哥等均明确表示不会对俄采取制裁措施。非洲国家也普遍持相同立场。南非总统拉马福萨表示,俄乌冲突的根源在于北约东扩。同时,众多国家也不希望“乌克兰危机式悲剧”在自己身边上演。

  202232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关于乌克兰人道主义局势的决议草案。这项由法国、墨西哥等一些国家提出的关于乌克兰人道问题的决议草案鼓励各方根据国际法,通过政治对话、谈判、斡旋和其他和平手段,早日和平解决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冲突。

  20236月,由拉马福萨、科摩罗总统阿扎利等非洲多国领导人和高级代表组成的非洲代表团访问乌克兰和俄罗斯,提出和平解决冲突的十点立场。

  2024927日,乌克兰危机“和平之友”小组(由巴西、中国、南非、埃及、印度尼西亚、土耳其等国家发起)部长级会议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与巴西外长维埃拉、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共同主持,埃及、印度尼西亚、南非、墨西哥、赞比亚等17个“全球南方”国家代表出席。

当地时间9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安理会乌克兰问题高级别会议

  王毅表示,我们在此聚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寻求和平。乌克兰危机已进入第三个年头。战火仍在蔓延,外溢风险上升,和平曙光尚未显现,局势发展令人担忧。本次会议的初衷,就是团结更多力量,汇聚更强声音,为推动停火止战、实现持久和平作出“全球南方”国家的努力。

  他指出,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始终坚持劝和促谈,始终站在和平一边。习近平主席明确提出“四个应该”的原则立场,这是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根本遵循。中方据此发布了《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派出特使开展穿梭外交,中国还同巴西联合发布了“六点共识”。中方的主张和斡旋努力得到了国际社会,特别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广泛响应。

  王毅强调,在和平与战争之间,要坚定选择和平。在和解和仇恨之间,要坚定选择和解。在对话与对抗之间,要坚定选择对话。冲突再大、矛盾再深,最终都要回归到对话谈判轨道。

  (本文截稿日期为2024928日)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