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6日,在东北大地上有一处百合花盛开的地方,花香百里,花色耀目,您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就是辽宁凌源。第三届中国凌源百合花节将在这里举办,届时,这里将变成百合花海,引人入胜。
辽宁凌源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凌源百合无论在品质还是规模上都已是我国的业界品牌。夏天是凌源百合最美的时候,来这里赏花一定会大饱眼福,不虚此行。
有花看,还要有得吃,有得玩,有得逛,有得买,这些凌源人都为您妥妥地安排上了。请看我们为您准备的——凌源传统美食“七绝八艺十五味”。
关东第一站,东北最前沿。
京郊漫城,北国凌源。
三省通衢,物阜民安,融汇千载,古韵幽绵。
在这里不仅创造了灿烂文明,还打造出各色舌尖上的美味——凌源传统美食。凡是品尝过凌源传统美食的人都啧啧称奇,正可谓“七绝八艺十五味。”
烧饼羊汤豆腐脑,
切糕豆包和元宵;
饸饹面鱼饹豆子,
饹馇碗砣油炸糕;
山湾驴肉和煎饼,
柏木烧鸡加火勺;
回族烧麦八海碗,
荞麦拨面营养高。
凌源传统美食涵盖了所有主粮和杂粮,且以粗粮为主,主粮包括玉米、高粱、粘高粱、小米(黄小米、白小米、黑小米)、粘米(大黄米、小黄米)、江米、荞麦等,杂粮包括大豆、黑豆、小豆、绿豆、豇豆、芸豆、扁豆、芝麻等,并广泛利用当地各种山野菜、野生蘑菇等,从而形成了凌源传统美食的各种独特口味。
凌源传统美食融汇了各种手工技艺,且各有高招、绝招,选料、兑料、和面、揉面、醒面、发面;蒸、煮、烤、炸、煎、烹、烧、炒、卤、炖,无所不用,淋漓尽致,从而打造出凌源传统美食的色、香、味、形俱佳,营养价值上乘。
“遍尝人间千百味,方知七绝八艺鲜。”
凌源美食七绝
凌源美食七绝以口味独特而著称,包含:凌源羊汤、吊炉烧饼、柏木烧鸡、凌源豆腐脑、荞麦拨面、山湾驴肉、凌北煎饼。
1、凌源羊汤
凌源羊汤起源于清代,以羊杂、羊头肉配多种作料,加羊骨老汤精制而成,故又称“羊杂汤”。凌源羊汤味道独特,汤汁肥而不腻,为羊汤中的上品。羊汤店对联有云:“品味滋补几多样,难抵此店一碗汤。”凌源羊汤配吊炉烧饼,是别具特色的凌源早餐。
主料:羊杂、羊头肉。
辅料:羊骨头、香菜。
工艺:将煮熟的羊杂、羊头肉切丝,用羊骨头煮制老汤备用,将肉丝置于碗中沏以沸腾热汤,加胡椒粉、辣椒面、香菜末、陈醋等各种调料即可食用。
特点:技艺独特,营养丰富,汤汁肥而不腻,为温补上品。
2、吊炉烧饼
吊炉烧饼因烤制时倒吊在炉顶部而得名,烧饼层次分明,外撒芝麻,内擦油酥,底部黄而不焦,形成“一酥二软三脆”的独特口感,堪称烧饼一绝。吊炉烧饼配凌源羊汤,是凌源早餐的最佳选择。
主料:面粉。
辅料:玉米面、油酥、芝麻。
工艺:以小麦粉为主料,和面时加入适量盐碱,反复揉合,擀成片,擦匀油酥,卷在一起再分为扁形面团,放在盘里用双手捻成圆饼后,一面沾满芝麻,另一面粘在烤炉顶部,下面用碳火烤熟。
特点:讲究油酥大、层数多、芝麻匀、火候足、水气小,整体口感“鲜、香、酥、脆”,诱人味蕾,越嚼越香。
3、柏木烧鸡
柏木烧鸡外形美观,咸淡适中,表皮呈紫红色,鸡肉韧而不柴,香气浓郁,口感极佳,是人们走亲访友、礼遇贵宾的馈赠佳品,是凌源的美食名片之一。
主料:土鸡。
辅料:红糖、柏木、中药、调料。
工艺:优选凌源本地土鸡,放汤锅中煮熟、抹香油备用。另取红糖和柏木屑搅匀铺在铁锅中,锅底加热,使其挥发出烟气。铁锅上置熏笼,熏制过程中反复翻动鸡身,以便色泽均匀,表里入味。
特点:柏木烧鸡讲究肉熟味透,表皮呈紫红色,内肉咸淡适度,香气独特。烧鸡外型美观,鸡头回扭,口衔一翅,双足后折插入腹腔,色、味、香、形具佳。
4、凌源豆腐脑
凌源豆腐脑始于清末民初,是凌源传统风味小吃之一,选用优质大豆加工而成,具有白、嫩、软、滑、鲜的视觉和味觉效果,味道更胜一筹。
主料:大豆。
辅料:松蘑根儿、鸡汤、香菜。
工艺:制作工艺精良,包括去杂、去皮、泡豆、磨浆、加热、过滤、煮熟、点制等工序。
特点:白、嫩、软、滑、鲜。具有韧性的豆腐脑盛在碗里,颤颤巍巍,片儿薄而不断,浇上以鸡汤、松蘑根儿等制成的清汤卤,加入适量陈醋、蒜汁儿、干辣椒面、味精、香菜等调料,味道清淡鲜美,营养丰富。
5、荞麦拨面
荞麦拨面是凌源传统面食之一,爽滑劲道,口感清香,风味独特,食后令人回味无穷。
主料:荞麦面粉。
辅料:肉卤、黄瓜丝。
工艺:荞麦去皮碾压,化身色泽微黑的荞麦面。取适量荞麦面,以开水烫熟。将烫面和成絮状,反复揉制形成光滑的面团。将面团擀成薄厚均匀的面片,用拨刀将面片拨成三棱细条备用,“拨面”的叫法由此而来。锅中烧水,水开后下面。面熟后盛入碗中,码黄瓜丝,浇上肉卤即可食用。
特点:麦香浓郁,口感独特。用料考究,营养价值高。
6、山湾驴肉
山湾驴肉因经营业户聚集在小城子镇山湾区域而得名,包括酱驴肉、驴肉包子、驴肉蒸饺、驴板肠、驴大骨、驴排骨等系列食品。山湾驴肉用料考究,鲜嫩无比,口感独特。
主料:驴肉。
辅料:秘制调料。
工艺:将驴肉在大锅中煮沸,再以老汤、小火慢炖,辅以秘制调料精心熬制,保证驴肉口感最佳。然后进行深加工,制成各种驴肉美食。
特点:驴肉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做法多样。
7、凌北煎饼
凌北煎饼以其用料纯良、做法精细而著称,是凌源本地煎饼的突出代表。煎饼薄、酥、脆,口感劲道,酸中带甜,面香浓郁,属于粗粮细做,营养丰富无添加,是馈赠佳品。
主料:玉米面、小米面、高粱面。
辅料:黄豆面。
工艺:取适量玉米、小米等主料泡发,用石磨磨成糊状。用煎饼耙子从中间向四周转圈,在煎饼鏊子上均匀摊开面糊。见边缘翘起后,适时翻面儿,熟透后即可。
特点:凌北煎饼多由粗粮、杂面制作,摊成后轻薄酥脆,香味儿浓郁。卷上酱和葱、生菜、土豆丝等配菜,美味不可抵挡。
凌源美食之八艺
凌源美食之八艺以工艺独特而著称,包含:荞面碗坨、绿豆饹馇、切糕豆包油炸糕、饸饹面鱼儿饹豆子、回族烧麦、逛元宵、回族八海碗、火勺。
1、荞面碗坨
碗坨作为凌源人民世代相传的美食,具有独特制作工艺。
用料:荞面。
工艺:将荞麦磨成细面,用凉水和成硬面团,用水将面团稀释糊状,稠度以挂勺为好,舀放在碗里,摆在蒸笼上用旺火蒸,蒸熟后出锅,呈碗状,故称碗坨。放凉后,切成片可做凉伴菜,或油煎。
特点:口感筋道、味香不腻,特别是在夏天,碗坨凉拌菜成为独特下酒菜。
2、绿豆饹馇
绿豆饹馇从清代起在凌源流传,至今有二百年传承历史。
用料:绿豆。
工艺:用水将绿豆泡软后,磨成糊状,过滤去皮,以文火在大锅里摊成薄饼状,不翻面,掌握火候。铬馇可切成块油炸、溜或烩制汤,做法各异。
特点:炸铬馇,酥脆可口。溜铬馇,绵软沁口,烩汤酸辣爽口。
3、切糕、豆包、油炸糕
凌源切糕、粘豆包、油炸糕蜚声域内外,其工艺制作具有辽西鲜明特色。
(1)切糕(又称粘糕、年糕)
主料:大黄米、小黄米、江米。
辅料:芸豆、大枣。
工艺:制作切糕是一项复杂的手工技艺,因其分层撒放制作原料的手法,民间也称之为“撒粘糕”。先将粘米用清水淘洗三次(冬用温水,夏用凉水),除去杂质。晾晒适度后加工成细面,临蒸时掌握好米面的干湿度,拌成小颗粒状备用。锅中放蒸帘,最底层撒红枣,用手把面撒均匀,锅下火烧适度,一边撒一边烧火,面撒完后,上面撒一层芸豆,最后再撒一层面。锅加盖子蒸5至10分钟。此时需两人合力将一锅粘糕反扣过来,称之为“起锅”,一锅漂亮、美味的切糕就做好了。
特点:蒸熟后的粘糕呈杏黄色或者乳白色,表皮光亮,取刀蘸凉水,均匀切成小块,配以红糖趁热食之。糕米的软糯,红枣的清甜,以及芸豆的甘香被瞬间放大,其美味不可抵挡。粘糕最普通的吃法是蘸红糖直接热吃,也可油煎食用。
(2)豆包(又称粘豆包、年豆包)
用料:小黄米、大黄米、黏高粱米、江米。
辅料:芸豆、小豆、玉米面、红糖、白糖、姜黄。
工艺:主要分为制面、制馅、包制、蒸制四大步骤。制面要经过淘米、磨面、发酵环节。黄米面、玉米面(大米面)按照1.5:1的比例配制,用温水和面,将面团放到盆里,在温暖处发酵。将小豆或大芸豆放入清水中浸泡,加4倍以上的水大火煮开,小火煮约一个半小时,煮至红芸豆软烂时,加入适量的绵白糖,将稀出的水分继续煮干,揣成豆馅。揪一小块面团在掌心压扁,放入小块豆馅,两手将面团旋转团圆。将包好的豆包放入铺有“饽饽叶”或菜叶的屉上,放入锅中,大火20分钟左右,文火3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特点:色泽金黄,诱人食欲。口感粘而不腻,耐饥饿,是传统过年越冬的必备佳品。
(3)油炸糕
主料:大黄米、江米、豆沙、金米绿。
辅料:白糖。
工艺:凌源油炸糕工艺独特,自清代以来延续几百年,油炸糕制作先用凉水将米浸泡,泡好的米用磨磨成稀糊状,用吊袋吊起,经过12小时,将水沥干。再用水将面和好,醒1—2小时。有的直接和面发酵,将和好的面或发酵好的面,揪适量一小块,抟成团,按成圆皮备用。取烀熟的豆馅放在圆皮上包住。锅内油用木柴烧至七成热,将圆饼下入油锅,炸至圆饼浮上油面,膨胀变大且通体起泡为熟。
特点:起锅的油炸糕呈金黄色,小巧的圆饼状糕点,皮儿薄馅儿多,色泽金黄,散发着浓郁的油香儿味,光是闻一闻,看一看,趁热咬上一口,脆、软、香、甜,黏而不腻,保证您唇齿留香,迫不及待想吃第二口。
4、饸饹、面鱼儿、饹豆子
(1)饸饹
主料:玉米面、高梁面、荞面、小米面、大米面。
辅料:卤。
工艺:将玉米或高梁或大米浸泡,叫“糟饸饹”。将泡好的米捞出用清水淘净,用磨磨成糊状,用豆腐包兜住,放在筛子里,放上石头或其他重物压实,水分出净,瓷实后,用手搓成细面。再将面粉晾晒干透。将晾干的面装在袋子里放在通风处,随吃随用。有的不用浸泡,直接和面。
做饸饹也叫“压饸饹”。将和好适度的面揉成拳头大小,放在开水锅上的饸饹床子用力压,落在开水锅里的条翻滚2、3分钟,即可捞出,放进准备好的凉水盆里,再用笊篱捞出,盛在碗里,依个人口味浇上各色鲜美卤子,直接食用。特点:口感香醇、筋道、滑溜。
(2)面鱼儿
用料:玉米、高粱米、淀粉。
辅料:卤。
工艺:准备好适量的玉米面,一盆冷水。锅中放清水,大火烧开。将面粉放进箩里,一手拿箩往锅里箩面,一手拿勺子在锅里搅拌,防止面粉粘成一团。小火慢烧,让水与面粉渐渐融合成糊状。熟面糊穿过特制的面鱼儿瓢落入冷水中,瞬间变成中间鼓、两头尖的蝌蚪状,故称“面鱼儿”。最后根据个人口味浇上热卤或凉卤,这种取材质朴、制作简单却让人食之难忘的面鱼儿就做好了。
特点:入口清凉,爽滑劲道,根据卤子调成各种口味。
(3)饹豆子
主料:高梁、玉米、小米、大米。
辅料:卤。
工艺:做饹豆子也叫“擦饹豆子”,将和好适度的面揪一块,放在开水锅上的饹豆板上用手掌擦,落在开水锅里的条翻滚一会儿,即可捞出,放进准备好的凉水盆里,再用笊篱捞出,浇上鲜美卤子。
特点:入口爽滑,口感劲道,根据不同的卤子调成不同口味。
5、回族烧麦
主料:面粉、牛羊肉。
辅料:蔬菜及调料。
工艺:用60度左右的温开水和面,醒20-30分钟,然后再次揉面,直至面团光滑,揪18克左右一个剂子。
擀皮压花。将每个剂子用小擀面杖擀制成大小均匀的饺子皮形状。再将8-12张面皮摞在一起,每张皮之间用淀粉间隔,避免粘连。然后用烧麦走槌进行压花。每张烧麦皮至少要达到24个褶,代表着24节气。将一摞压好花边的烧麦皮拢在一起,像一朵盛开的康乃馨。待压花工序结束后,烧麦皮直径15cm,皮芯厚度为0.1cm,边缘厚度为0.05cm。
选肉。新鲜宰杀的牛肉,经过一晚上的悬挂排酸,使血水流出,保证肉质的鲜美。和馅儿使用的肉首选上脑、眼肉,此部分肉质嫩,老少皆宜。
制作母馅儿。采用传统的水打馅儿方式。用到的调料有盐、酱油、料水和料油。调料简单是为了保证吃到肉的原味。
和馅儿。根据自己的需要称出母馅儿,然后加入适量的葱花、姜末,顺时针搅拌均匀。
将包好的烧麦放在屉里。锅中烧水冒出蒸汽时,将一屉屉烧麦放入锅中,继续大火蒸8分钟,即可出锅。
特点:刚出笼的烧麦晶莹剔透,褶皱如花。闻起来香气四溢,吃起来鲜嫩多汁,令人回味无穷。
6、逛元宵
用料:糯米、江米、黄米、豆沙。
工艺:将豆沙揉成一小丸,浸湿,放在盛有面粉的笸箩里,逛荡笸箩,当元宵滚上面粉成乒乓球大小时即可。吃时可油炸、可蒸、可煮。
特点:炸的元宵酥脆,蒸的元宵劲道,煮的元宵爽滑。
7、回族八海碗
用料:牛羊肉、鱼、鸡、特定菜品。
工艺:将要烩制的菜料备足,放在大锅里炖熟,盛出放在容器晾凉备用。将各种烩菜盛在海碗里,放在屉上蒸热即可食用。八大海碗主要有烩丸子、烩鱼、蘑菇烩鸡块、心肝肚烩酸菜、烩干豆角、烩黄花菜、烩海带丝、烩豆腐泡等。
特点:回族传统菜肴,遵循民族习俗。
8、火勺
主料:白面、牛肉、熏肉、腊肉等。
辅料:苏子、汤油、芝麻等。
工艺:凉水和面,醒面一个小时。面醒好后擀成面饼备用。取新鲜苏子研成细面,用手均匀地擦抹面饼。擦好苏子的面饼卷起,揪成剂子揉成面团。面团烙至半熟,放到专用的叉子上在不冒烟的炭火上烤,烤时边烤边翻个,烤到四周外皮酥脆为止。用刀将面团横向切开大半,仅留少许面皮连接。最后把肉夹上即可。
特点:酥、松、咸、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