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8/ 06 20:38:38
来源:新华网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系列(一):从世界上的第一朵花到百合种球的引进

字体: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之四

蔬菜花卉管理局助推鲜花绽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凌源河东乡辛杖子、房申两村种植花卉的农民还不算太多的时候,农业局敏锐地意识到,凌源农民通过改变种植结构发家致富的机会到了。于是责成农业技术推广站有关人员进行大面积推广唐菖蒲种植的调研工作。

  经过与房申村和辛杖子村多个种花户交流,得到的信息是虽然种花能够比粮食多收入,但卖花也费劲,主要是交通不便,农民积极性并不高。同时,除唐菖蒲,没人敢种别的花,都怕赔。

  农业局将调研报告送到凌源县委、县政府,引起了县委、县政府的极大关注。专门发了文件,指示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花卉的技术、规模、品种的引进推广工作。

  政策引导加典型带动,1990年河东乡花卉种植面积达1000亩,1998年发展到2000亩,同年河东乡辛杖子村建立了花卉市场。

  1999年,凌源成立蔬菜花卉管理中心,2003年更名为蔬菜花卉管理局。蔬菜花卉局(现代农业服务中心)已经成立近20年,始终坚持科技服务至上,担起凌源花卉产业发展的重任。

  一是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每年聘请国内外专家前来培训、指导;与沈阳农业大学、辽宁省农科院、北京农大等30余家科研院所、花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沈阳农业大学在凌源建立产学研基地,辽宁省农科院花卉所在凌源建立工作站。凌源市先后建成省内县区规模最大的花卉种球种苗研繁中心。

  二是加强科技推广。引进推广农业物联网技术、农产品质量溯源、秸秆反应堆技术、智能型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20余项,引进推广蔬菜花卉新品种每年都在50个以上,其中花卉新品种已累计引进12个。

  三是加强科技示范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上级对产业科技提升方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有点有面的建设科技示范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十几处,选拔科技示范户500余户并实施档案化管理,形成市、乡、村、组、户五级科技示范体系。

  四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规范管理现有的花卉专业合作社,培育壮大带动作用强的专业合作社,形成村社合一模式;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模式。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之五:花卉品种实现多样化

  凌源市河东乡的十几个农民种花,开始只是单一的品种唐菖蒲。到了1988年,农业部门介入,开始指导花农少量引进其他品种。为了增加说服力,农业技术推广站专门辟出一块试验田进行试种试验,有郁金香、鸢尾等七八个品种,经过两年的试验,只剩下唐菖蒲和郁金香两个品种在花农中间种植。1999年专门成立了蔬菜花卉管理机构,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成为其重要工作任务。

  除了农业部门主导外,后期成长起来的凌源花卉种植大户自己也引进一些品种,单桂双就是其中之一。在单桂双眼里,花卉的品种越多越好,“百花齐放”才能显示“满园春色”的气象。单桂双在引进品种的过程中,有成功的,比如索蚌,也有失败的,比如有个品种连种两年都没成功,损失20万元。即便这样,她始终坚信,只要气候土壤条件允许,在种植的品种上,凌源不存在禁区。

  中国百合测试中心有“TOP10”评比,每年都要进行100多个品种的测试,由中国百合批发业、花店业、种植业为主的专业观众现场投票选定前十名品种,进入前十的百合种球在未来几年将引领中国百合种球市场。前几届进入“TOP10”的品种如“西诺红”“皇帝”“竞争”等,目前都是主流流通品种。

  就这样,在花卉技术服务部门、龙头企业、种花大户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凌源已引进适合的花卉品种包括亚百、东方百合、郁金香、唐菖蒲、菊花等十几个系列100多个。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申钉钉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2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