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8/ 06 20:38:38
来源:新华网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系列(一):从世界上的第一朵花到百合种球的引进

字体:

凌源花卉产业发展之六

那年卖花多维难

  凌源花农的幸福生活,绝不是敲锣打鼓、轻轻松松就能得来的,最初闯市场,他们谁没有经历过苦头呢?

  现年54岁的于上,至今记得他和同村的几个年轻人去北京闯市场的经历。

  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并不是像现在这样早晨三四点钟起来割花,而是晚上赶在上火车前的两三个小时内把花割下来,用报纸一把把地包好,装入袋中。夏天好说,冬天怕花冻了,就得把花装在双轮车(凌源人称之为“倒骑驴”)上,然后,用厚厚的棉被盖起来,到了火车上,再用棉被包上,那时候火车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人穿棉衣还能冻透呢,所以就需要包两层被子。

  最难忘的是去北京卖花,到承德得倒车,从这趟车下来,如果空跑是可以的,可是你扛着麻袋绕过这趟火车上那趟火车是不赶趟的,所以,把麻袋背下这趟火车后,就直接把麻袋从那趟火车的两节车箱接头的地方挪过去,甚至直接从那趟车的车底下,推着麻袋爬过去,不管是雪天雨天,都是如此。

  到北京下车后,先把花存在一个地方,然后沿着北京的大街找花店,到花店就问要不要花。花店卖花姑娘看他们狼狈的模样,一般不拿正眼看他们,不过因为价格低,也有留下来的。一来二去,北京的各个花店基本都知道有凌源这么个地方是种花的了。他们就是这样一点点打开了北京的花卉市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纠错】 【责任编辑:申钉钉 】
阅读下一篇:
01003010144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32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