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炫居 - 新华好声音 - 新华有约 - 热点专题 - 新华壹周汇 - 独家报道 - 曝光台 - 滚动新闻 - 房产首页

    随着2014年的落幕,时间不急不缓步入了2015年。当“黄金时代”不复存在,“野蛮生长”难以为继,转型、变革、创新逐渐成为2014年房企的关键词。
    回首2014年,房企很忙:大型房企忙着多元化转型,中型房企忙着深耕区域,小型房企忙着扩张规模。
    不管是从哪个阵营中,都能窥探出一丝危机交错的气息。
     特殊的转折期,造就可贵的经验。第三期《新华解码:2014房企启示录》,试着梳理2014年各大阵营房企的轨迹,为刚刚开局的2015年提供一点启发。

第一时间获悉最新房产资讯,及时了解房地产行业和人事动态,权威声音呈现,中国最权威房地产门户-新华房产的官方微博,欢迎关注。
电话:020-38552269
出品:新华房产频道广州站
本期责编:彭浣鋆 胡天祥 张筱姝 卢永城 赵毅 丁如君 李庆招
本期美编:李素琴
 
  •          “企业到了一定规模之后利润率反而下降,这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向,一方面土地成本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竞争越来越激烈,房地产企业不可能再获取高额利润。”正如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所说,2014年房地产行业发生了以巨大的变革,房企之间分化加剧,出现了三个阵营。
            丁祖昱认为,处于第一阵营的房企在保持规模上升的同时都在探索一种适合自身发展的转型方式。“万科提出要进入家装产业、万达走国际化路线、恒大多元化跨界。”【详细】

  • 规模扩张致房企竞争加剧

            日前,各大房企陆续发布年终销售业绩,绿地集团以2408亿元销售总额、2115万平方米的销售面积登顶2014年度中国房企榜首,其国内收入2255亿元,较上年增加43%,海外收入达到153亿元,较上年增加467%。在业内看来,2014年绿地实现高速增长与其海外突出表现密不可分。
            同样位列榜单TOP10的万科,今年12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206.8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50.3亿元,同比分别增112.0%和128.7%。2014年全年累计实现销售面积1806.4万平方米,销售金额2151.3亿元,分别比2013年同期增21.1%和 25.9%。
            回顾过去的一年,转型成为万科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汇。 2013年,郁亮首次提出,万科将由传统的住宅开发商向"城市配套服务商"转型。经过这一年多的探索和尝试,转型的思路变得逐渐清晰。"具体而言,未来万科的业务将分为三部分,"郁亮表示,"在传统的住宅领域,我们会按照'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的'三好'标准,继续为城市家庭提供优质的居住服务;同时,我们也会积极拓展消费地产和产业地产领域。"【详细】

  • 多元化跨界还需三年摸索期

            事实上,在今年上半年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就曾高调表示恒大坚定不移的发展多元化,根据市场抓机遇。许家印认为,世界500强企业绝大部分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后,都会选择多元化战略。恒大的规模、团队、品牌,如果不走多元化战略,会失掉很多发展机会。
             对此丁祖昱表示,“房企在多元化探索中分两种方向,一种是在房地产上下游,另一种则完全偏离房地产行业。例如恒大现在做文化、粮食、快消、光伏,与房地产完全不相干,这是一个摸索的过程,为未来房地产规模很难再持续上升寻求可替代方案。很难去判断这种转型的好与不好,转型是否成功可能要到2018年才能判断。”【详细】

  • 海外地产是契机抑或盲目扩张?

            近几年,开发商加大力度深耕海外,据机构不完全统计,2012年以来绿地、万达、碧桂园、万科、等十余家大型房企,在海外有房地产项目或确定投资计划,投资规模已达上百亿美元。201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低迷或成为了开发商投资海外力度加大的重要导火索,海外地产骤然成为了中国房企的又一战场。
             虽然近几年,中国客户在海外房地产投资成几何翻倍,但单靠国内客户,显然难以养活开发商已经或将要开发的所有项目。协纵国际集团创始合伙人黄立冲表示,很多海外扩张的房企,针对的潜在客户还是中国人,会选择一些不是正常国际房企可能选择的地方,比如说,马来西亚。当地的需求不够刚性,投资的回报可能会很小,未来可能面临转手或出租困难的窘境。除了要面临客户局限大的困难,高力国际调研及咨询董事陈厚桥则强调,房企投资金额如此之大,还将面临市场、政策以及资金等方面的风险。【详细】

  •         “500-1000亿间中等规模的房企,主要操作方式是实施区域深耕,以前是布局某个城市,现在更多是布局大区,从而提高在某个片区的市场占有率,最终提高市场份额,增加竞争力。”日前,克而瑞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网采访时,向记者介绍第二阵营房企目前正在践行的发展策略。
            深耕大区域、初步完成全国化。在这点上,龙湖、华润、金地、世茂正在做,或者正在思考怎么做。【详细】

  •         

    房企第二阵营深耕区域

  • 由点及面 区域深耕

        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周边,最终确立长三角区域布局,这是世茂的做法。
         1989年成立的世茂集团,于2000年在上海开发第一个楼盘项目之后,便一直深耕于上海,不越“雷池一步”。
            发展策略的改变是在2004年,是年7月,世茂成功竞得南京下关宝善地块项目,此举意味着世茂长三角战略正式拉开序幕,迈入急速扩张轨道。此后,世茂又伺机进军昆山、常熟、绍兴、芜湖、嘉兴、常州、杭州、苏州、无锡等城市。
            世茂的发展或许是第二阵营房企们的缩影,却不是全部。与之相比,龙湖给人的印记则更为“地域化”。重庆与龙湖,一座城市与一个企业,在很多人心中似乎已经紧紧相连在一起。
            从区域统计来看,更能清晰看出龙湖布局的重点。西部城市中,龙湖集中精力发展重庆、成都两地。在重庆,龙湖在售项目达十个,成都则为5个。在长三角,龙湖布局范围最为广泛,上海、常州、无锡、杭州、宁波、绍兴、苏州均有龙湖项目分部。而在环渤海地区,龙湖也相继进驻北京、沈阳、济南、青岛、大连等城市。
            而在已经完成中西部、环渤海、长三角三大区域的布局之后,龙湖又将下一个战略布局的区域锁定在华南的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深圳。2014年年末,龙湖竞得广州华美牛奶厂两宗地块,继在同年2月份土拍中不敌中海之后,终进广州。再加之龙湖此前进驻福建、佛山两地,龙湖的华南区域布局已初具规模。 【详细】

  • 扩张下的隐忧

            从以往第三阵营房企的追求规模,到更高一个层次的开始向外扩张,这似乎是房企良性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步。但在大步向全国扩张的进程中,第二阵营房企不得不思考,在没有地缘优势的压力,加之必须直面本土企业的竞争下,房企能否扎根外土?
            “房企扩张所面临的风险程度不能一概而论。”广州世联市场研究部总监崔登科向记者指出:“如果房企的全国性扩张是在一线城市的住宅板块还好,若是扩张主要为三、四线城市,或一线城市的高端地块,则需要警惕。”
            在广州,富力是绝对的“地头蛇”。富力地产开发的起点是“城中城”。在广州珠江新城,从03年拿到第一宗地,到而今开发近17个项目,将珠江新城俨然打造成“富力新城”,富力用了12年。
            但在外拓过程中,富力走的并不安稳。继2005年进军北京之后,富力地产于2007年高调宣称进入华东市场,斥资5.4亿元选中上海青浦区一处地块作为富力在上海的第一个项目,展开华东攻势。由于恰逢金融危机,加之定位不清,富力上海在昆山的项目从11000元/平方米调价至7000元/平方米,仍然乏人问津。
            “第二阵营房企的地位很尴尬,处于不进则退的地步,对于此类房企而言,往往欠缺全国化扩张的经验。一旦采取孤军奋战的做法,就会在招揽客户方面缺乏优势。所以在全国扩张中,与本地房企联合开发或者打造地标性建筑以赢得政府优惠政策,则是房企扎根外土、降低风险行之有效的策略。”严跃进续指。
            “不论是哪一阵营房企,2015年一定是现金为王的,扩张到全国得走快销路线,现金流方面也是个问题。”崔登科指出,现金流是摆在房企全国扩张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详细】


  •         “在‘大者恒大’的背景之下,小房企求规模的方式是做小而美非大而全。有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详细】

  • 规模扩张成第三阵营房企共识

            如果说,行业调整,给财力雄厚的大型房企开启了一扇新的窗户,那么,对于资金实力相对薄弱的第三阵营房企来说,这波行业调整潮,更像是一场逆流中力不从心的搏击,稍不小心,不进则退。
            但船大才能抗风浪,越是在逆流里,越要求规模,只有快速成长起来,才不会在大鱼吃小鱼的商战里,成为被吞并的一方。这一点,对同处于第三阵营的越秀、奥园、合景等房企来说,已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共识。
            以越秀地产为例,其于1月13日发布年度业绩显示,2014年,越秀地产累计合同销售额达220.14亿元,这意味着这家拥有31年历史的老牌粤派房企顺利完成2014年度销售目标220亿元。在扩张的进程中,有注重张弛有度和能力提升的,如越秀;也有找准定位,深耕某个区域的,如奥园。
            2013年开始,奥园地产宣布进入发展快车道,锁定“商住双线发展产品”的策略,深化项目标准化开发模式与多渠道营销模式,业绩持续稳健发展。此外,奥园近期还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华夏保险为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强化了现金流,有助合理控制负债比率。其于今年1月8日宣布,2014年全年累计实现未经审核合同销售金额约人民币122.2亿元,合同销售面积约134.3万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约22%和25%。
            规模扩张,对于以品质起家的合景泰富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我希望2015年能够过300亿。”在合景泰富董事局主席孔健岷的设想中,未来几年合景会向量的方面发展。
            与大型房企相比,合景泰富的规模还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但其高利润,却一直为业界所望尘莫及。截至2014年6月底,合景泰富的净利润率为24.7%,毛利约19.4亿元,较2013年同期上升16.4%,毛利率录得35.7%,与去年同期的35.9%基本持平。【详细】

  • 走得快与走得稳之间的平衡术

            同样是规模扩张,实力差距不大的第三阵营房企,为何表现如此迥异?白银时代,第三阵营房企在走得快与走得稳之间,该如何平衡?
            广东省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资深房地产专家韩世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当下房企分化涉及到比较多的方面,比如说融资渠道、市场环境、拿地情况等。现在的情况是几乎是大企业才有竞争优势,融资利率低;中小房企拿地优势不明显,面临的市场困境是融资困难,因为银行在贷款方面较为支持大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形成一种马太效应。这种状况下,小企业为求生存可投靠大企业,可以以联营的形式拿地或者开发项目,一个出地一个出钱。”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则认为,在“大者恒大”的背景之下,小房企求规模的方式是做小而美非大而全。有自己的特色,做出自己的风格,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关键。
            其续指,现在小房企在公开拍卖住宅用地上很难与大房企竞争,但是如果有自己的风格,如做绿色建筑,或者在养老地产或旅游地产有一技之长,那么在与政府谈判的时候也更有话语权。【详细】

01003009164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