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制作:王菁美术编辑: 张鑫 记者:关溪涓 |
太原街:百年商业街的兴衰与沉浮 | |
沈阳太原街,是沈阳历史上两大商业街区之一,它记录着沈阳商业的繁荣和沧桑,承载着沈阳城百年的岁月沉浮。 追溯太原街的历史,倒也不长,可就是出身不好,生不逢时。它形成于中国最落魄的时期,以沙俄租借地的身份,由一条没名没姓的小土路,开始了随后百年的跌宕命运……。 1898年,时戊戌狗年,也是清光绪二十四年。这一年,在中国的东北,因列强入侵,两条日后有名的商业街区的雏形诞生了——沈阳的太原街与哈尔滨的中央大街。 这一年,沈阳火车站附近地区,被沙俄列强以“铁路用地”的名义划为租界区。那时谁也不知道,租界区里那条以经商为主的南北向小街——“西四条街”,将会迎来怎样的际遇。【详细】 |
|
忆往昔 太原街的繁华岁月 |
|
“太原街的味道变了。”老和平人张宝久说,“百年老街,没有一点历史的印记。与新商圈比又那么破旧。” 在张建国看来,尽管连年整修,但太原街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味道,尽管高楼大厦平地而起,但太原街已经失去了过往的繁华。 往日的太原街究竟是什么样?那还要从张宝久的童年时代说起。 1944年7月,张宝久出生在沈阳的一户工人家庭,父母都在位于春日町附近的日本企业做工。而春日町,就是太原街的前身。 【详细】 |
|
先到中兴 后逛联营 太原街商圈辉煌一时 | |
1981年,太原街凭借着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商贾。医疗器械、大型百货商场于此时初见规模。“先到中兴,后逛联营”成为一句无形的广告语深入人心。“百货商场式”商业成为当时最为鲜明的时代印记,也在先期规划上奠定了太原街的商业格局,这种地块划分,至今仍有迹可循。 当时的太原街商圈以医疗器械批发以及火车站快速型商业为主,当时的“摩天大楼”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在客源凝聚力上仍相对弱化,此时太原街商圈的潜质也逐渐随着时间的发展,而被人们所熟知。 【详细】 |
|
商圈定位不清 大型商场接连退出 | |
2013年,6月1日,最早进军中国百货零售市场的日本伊势丹沈阳店彻底关张。两个月后,新玛特花季店也闭店了。然而,这已经不是第一家离开太原街的商场了。早在几年前,五洲春天、东舜百货等太原街商场就相继没落,使太原街出现“一边火”的现象。 “新玛特太原街店并不稀奇,基本都在预料之中,由于其位置、定位、招商等综合原因,加之这几年太原街地区一直在进行地上地下维修改造,对客流有很大的冲击影响,从开业最初就没有达到商业预期,使其很难支撑如此体量的商业运营。”沈阳某大型商场负责人表示。 而除去企业自身的原因,大型商场接连退出太原街,同样映射了太原街商圈业态的病态。 【详细】 |
|
商圈特色不足 同质化严重
客群遭遇分流
|
|
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前两个月,中国百货业销售同比增长3.2%,同比下滑4.8个百分点,比2012年和2011年同期更是大幅下滑5.7个百分点和15.3个百分点。 全球综合性商业地产服务机构世邦魏理仕日前发布报告指出,中国百货行业外有国内经济增长减速、社会零售总额增长放缓以及网络购物兴起的困境,内有相较购物中心自营能力不足、千店一面同质化竞争严重问题,深处“内忧外患”之中。 对于太原街商圈来说,同质化竞争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详细】 |
|
缺乏一线大型商业项目 沈阳站辐射优势不在 |
|
作为依托火车站及客运站兴起的商业街,太原街商圈在上世纪20年代前在辽沈地区有着很强的辐射力。 “当时的中兴,不单单是沈阳的中兴,而是大半个辽宁的中兴。当时由于沈阳站以及客运站的原因,辽阳、鞍山等周边城市的消费者,到太原街购物很方便。现在,随着交通方式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这种辐射性已经逐步减弱。尽管高铁大部分还是经停沈阳站,但是人们可以打车到任何区域,并不局限于太原街。”梁炜骅说,“而从全国范围内看,火车站周边的商业,成功案例也并不多,但凡是比较好的,离得也不是很近。比如大连,商业与火车站的距离不宜太近,不然乱和繁华是两个概念。”【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