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2/ 05 13:28:33
来源:新华网

秦岭“小慢车”上:这些沉重的背篓里,多暖!

字体:

  新华社西安2月5日电(记者张斌)列车抵达阳平关站,背着60斤的蔬菜上车时,51岁的薛清娥明显吃力,左脚往台阶上踩了两次试图上车,却被背上的一大筐蔬菜重重地往后拽着。

  见状,列车员张敏利赶忙拉了一把。“谢谢哦!”听得出,薛清娥有些着急,落座后喘了很久。

  2月4日是农历小年,穿行于秦岭深处的6064次“小慢车”上,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客运段的工作人员在列车上贴上窗花,还给每个背篓都贴上了“福”字。

  这趟“小慢车”票价便宜,全程只要21.5元,途经秦岭山间37个站,几乎站站都停,因此很多沿线老乡喜欢坐车去县城卖菜。

  从燕子砭、阳平关上车的老乡越来越多,他们几乎每人都背着一大筐“年货”,要赶车去邻近的县城售卖,“想趁着过年前再赚些钱”。

  “扣除来回6元的车费、中午6元的饭钱,这一筐菜卖完还能落下四五十元。”薛清娥的背篓里有蒜苗、青菜苔、豌豆尖。

  尽管一人要种2亩地,还要照顾生病的母亲,整日起早贪黑的她却并不觉得苦。2012年以前,她和丈夫在北京打工,后来母亲生病,二人回乡,丈夫在镇上骑三轮车拉货,她每天坐1.5小时的“小慢车”去略阳县城卖菜,“一年能赚一万多元”。

  “以前,家里就一间房一张床,客人来了没处睡,只能在凳子上坐着。”这些年,夫妻俩辛勤劳动,用攒下的辛苦钱供儿子读完大学,还盖起两层新房,“现在再也不怕家里来客人了,来多少都住得下。”

  “我们村变化也大,通路通水,很多贫困户住进搬迁安置小区,村里人都种天麻、育香菇、养猪,我们都赚钱了,也翻身了。”薛清娥说,“我都奋斗了几十年,还要再奋斗,因为越奋斗,越幸福!”

  沉重的背篓里装着母亲的奋斗,也装有父亲的责任。

  家住宁强的张维明46岁,他要出售的“年货”更多:背上是一筐近百斤的生姜,手上还提着花生、蒜苗、青菜。

  去年12月底,他刚回家乡,几乎没有休息,就开始往返于“小慢车”上。“2019年,我家盖新房花了不少钱,现在孩子在宁强一中读高二,也需要钱,所以不敢耽误。”

  张维明说,平日里,他在北京修地铁,每月赚五六千元,要寄一多半回家,“妻子在家照看孩子、种地,也很辛苦,回家后就想着多给妻子分担一点。”

  “今天这些菜估计能赚三百多元。”张维明笑声爽朗。

  列车快要到略阳,老乡们开始整理背篓,急着往车门处挪动。

  列车员提高嗓门,提醒老乡们戴好口罩,注意安全,排队下车。

  张维明动作麻利,很快就下了车。薛清娥排在队伍后面,在列车员的帮助下,也顺利出站。

  “小慢车”又向前驶去,车厢上贴着“脚踏实地加油干,每个人都了不起!”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068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