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3/ 25 11:00:07
来源:中国网

无影灯下的责任与担当 ——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创新工作纪实

字体:

  医疗事业,生命相托。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不断开拓创新,在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中,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开展的四肢骨与关节外伤、肢体畸形矫形、创伤性骨髓炎、断指再植、手指再造、皮瓣移植、手功能重建、手疤痕挛缩、肢体神经血管肌腱损伤、周围神经卡压、手部肿瘤、手部畸形等手术在桂西北处于领先水平。伴随着医院80年的快速健康发展,他们在一场场无影灯下的战斗中飞针走线缝合患者的伤口,如行云流水的柳叶刀轻快地“割”掉患者的病痛。用行动践行医者的责任与担当,用传承和创新磨炼技艺,为创伤患者重塑“钢筋铁骨”。

  以身作则 群雁高飞头雁领

  在没有霓虹灯绚丽的无影灯下,柳叶刀就是他们的“武器”,白大褂就是他们的“战袍”。有付出,就有收获,四肢创伤手外科各级先进单位、先进集体等荣誉接踵而来;四肢创伤手外科主任卢忠存先后荣获河池市“‘十百千’人才工程医术‘领头雁’”称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银奖、第八届“中国医师奖”等荣誉称号。

  在每一群大雁中,必有一只领头的雁。它,就是群雁中的最强、最富有担当的那一只。它必须要冲在最前线,顶着气流,乘风破浪。

  在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这个团队中也一样,他们也有领头雁。这只领头雁就是荣获第八届“中国医师奖”的四肢创伤手外科主任卢忠存。他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16篇,一篇获得河池市科技论文二等奖,一篇获得河池市金城江区科技论文一等奖。他主持地市级科研项目一项,获得河池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他兼任广西医师协会第一届骨科医师分会外固定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骨科分会足踝外科学组华南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中南地区学术委员会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河池市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兼职副教授等社会职务。

  四肢创伤手外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也可以说是最复杂的外科临床学科。四肢创伤手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式治疗疾病,因此手术量非常大,占到全院的五分之一,科室医生几乎天天都与手术刀打交道。在科室主任卢忠存的带领下,这个团队不忘医者初心,牢记医者责任,不断加强学科建设,结合学科发展新动向,及时更新升级医疗技术,不断增强专业学科发展后劲。科室坚持走微创治疗化道路,开展一系列高难度的微创手术以及新技术实用活动,逐渐完成从开放手术到微创手术整体治疗方式的转变,进一步形成更加专业化的规范治疗,促进科室规范快速健康发展。

  抱团发展,做好科研“哺”临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加速科室发展,更好地服务病人,努力为患者提供“医德好、质量好、安全好”的就医诊疗环境,科室配置C臂机、多普勒血流探测仪、手术显微镜、超声清创机、神经肌肉治疗仪、肌电图等先进诊疗设备,提升患者的就医舒适感。

  有了先进的医疗设备,还要有技术过硬的医务团队才能让患者感受到医院的综合实力,解除患者的病痛。“没有最好的个人,只有抱团的团队才有战斗力。科室依据学科发展需要和每位医生的学历、职称、专业方向、技术水平,充分利用资源,因材施教,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有计划地进行培训,让医生护士都制定自己的人才成长计划,每天都要学习都要看到自己的进步,长期保持对医疗工作的新鲜感和激情,避免产生职业倦怠。”当谈及对科室人才队伍培养时,卢忠存如是说。

  作为学科带头人,卢忠存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甘为人梯,积极指导年轻医生和进修医师开展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人,为科室培养大批技术骨干。同时科室每年还有计划地选派医生到天津、上海、北京等创伤骨科医院进修学习,培养医生专长,促进学科整体发展。如选派擅长四肢骨折、小儿骨科治疗的广西骨科医学会委员、副主任医师蓝春祎到天津骨科医院进修学习;选派擅长四肢骨折、手外科疾病、肌肉神经损伤诊治的主治医师周晓波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手外科进修学习;选派擅长四肢创伤骨折、断指(肢)再植、组织缺损显微移植修复的副主任医师彭伟华和吴庆传主治医师到无锡手外科医院进修学习。还有副主任医师韦忠宏、主治医师梁腾、韦开发等医技人才也经常以“邀进来,请出去”的方式进修提升,科室人才合理结构逐步形成。

  就是这样抱团发展,科室医生根据个人的职称、兴趣选好主攻的病种,自己主刀10例以上并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创新提高。通过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科内讲课、技术考核、劳动竞赛等活动来促进“医、教、研”工作的开展,并取得新突破,从而让科研“反哺”临床。

  正是因为有这样一支医技精湛的队伍,才能让金城江区白土乡“跪行”27年后的蓝姐重新站立行走。她十多岁时遭遇一场变故,导致她足部的骨骼发生了严重的变形只能跪地行走。在四肢创伤手外科两次手术后,她左右脚基本恢复知觉,每个脚趾头都可以动弹,接着又进行4个多月的康复治疗训练,最终结束了她长达27年跪行的历史,重新站了起来。像这样的例子在四肢创伤手外科举不胜举。

  护理创新 改善患者住院感

  在一支医技精湛团队的护航下,四肢创伤手外科率先引进创伤患者功能康复的理念,深化对患者的手术期管理,通过医疗与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完善科室患者的全流程管理工作。他们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为目的,通过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学科协作,对手术期处理的临床路径予以优化,从而减少手术期应激反应及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目前,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共有护师8人,护士6人。根据护理质量标准要求,于2020年初成立了疼痛管理小组、预防下肢血栓管理小组、预防跌倒/坠床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对全科室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把优化临床路径贯穿于住院前、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出院后的完整治疗过程,强调以服务病人为中心的诊疗理念,想方设法缩短病人的住院日,降低医疗支出,减轻病人的痛苦,在传承与创新中提高科内护理的质量。

  在疼痛管理方面,开展无痛病房,要求护士熟练掌握疼痛评估的方法,早期发现疼痛症状,及时遵医嘱用药,大幅度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在血栓管理方面,使用估血栓风险评估表,对高危患者应用抗凝药物及相关护理措施。在跌倒/坠床管理方面,对于存在风险的患者做到一对一帮助宣传教育,并将拐杖使用方法等防跌倒措施张贴于病区走廊及每间病房。护理人员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从“假如我是患者”的角度出发,用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开展护理创新工作,把“能想到的对患者有利的全部做出来”,以改善患者的住院感受。

  “在四肢创伤手外科搞护理创新也不难,只要把患者当作亲人,处处为患者着想,解决患者的后顾之忧,这种创新才有意义。”杨杨护士长经常这样说。患者手术时经常需用外固定支架固定患者骨折断端,一般的病号裤不适合此类患者,导致患者术后不能穿裤子,下床活动不方便等问题。护理人员将裤子侧面剪开缝上丝带,平时系上活结,打开活结医生就可以查看伤口、换药,污染时护士处理也很方便穿脱更换,不但保护了患者的隐私,同时也避免了因患者无适合的裤子穿、无法早期下床活动增加并发症的发生。主管护师覃在芳还把平时的护理经验加以总结,撰写《医疗护理干预在创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预防中的影响》一文在《家庭医药》杂志上发表。

  加速康复营养调理也是很重要,可有些患者害怕吃鱼肉、鸡肉、牛肉等所谓的“忌口”,怕翻病。专家表示,这些东西只是针对极少数对蛋白质吸收不好的人,而95%以上的高消耗外科患者则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及疾病的恢复。韦利桃护师介绍说,对于病情相对复杂的患者,邀请营养师会诊,制定营养方案,让患者通过食疗尽快康复。同时还会请康复师参与会诊,制定康复方案,让患者通过康复治疗尽早康复出院。

  杏林春暖,橘井生香。用这八个字来概括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四肢创伤手外科是最恰当不过的了。他们以患者为中心,以创新为手段,以实力树口碑,践行着医者仁心的责任与担当,在创新与传承中为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覃新强、李善威)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57011272535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