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4 14:49:48
来源:新华网

“穿越火线”:记者探查黑龙江田间秸秆焚烧现象

字体:

  新华社哈尔滨4月14日电 题:“穿越火线”:记者探查黑龙江田间秸秆焚烧现象

  新华社记者李建平、杨思琪、王松

  眼下正值农业大省黑龙江备春耕时节。记者采访发现,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开始违规露天焚烧秸秆。

  4月11日晚7时,记者驱车行进在黑龙江省宁安市的乡间公路上,不时见到路旁田间泛着火光。在卧龙朝鲜族乡的一处农田,记者“穿越火线”,走进一片正在熊熊燃烧的玉米秸秆地。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一处玉米秸秆地(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记者在焚烧现场看到,地上散落的一些秸秆已被烧成炭黑色,一些正在燃烧的秸秆火势正旺,田间烟雾缭绕,“辣眼睛,呛鼻子”,站了几分钟就感到脸颊、嘴唇、鼻腔有较强不适感。在大风助力下,火势快速蔓延。

  在宁安市三陵乡东沟村,记者也发现了3个起火点,烟雾蔓延数百米,非常呛人。田间很多地块留下了过火的黑色印记。

  除了宁安市,近期黑龙江省其他地区也存在违规焚烧秸秆问题。4月10日,一列火车行驶至黑龙江省富裕县境内时,因有人焚烧秸秆引发火情,列车一度被迫停止前进。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秸秆露天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省出台了秸秆禁烧规定,在每年秸秆禁烧期内,全省范围内“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并对焚烧秸秆人员进行处罚,对相关县(市、区)进行责任追究。

  一边是保护环境的禁令,一边是春耕生产的时令,如今这些躺在田间的秸秆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

  “去年冬天雨雪多,土地本来就潮湿,加上有秸秆捂着,地里更不透气。眼看着要开始播种了,现在秸秆没法处理、土地不干,心里老着急了。”宁安市海浪镇大牡丹村村民徐波说,“要是再不烧,真要错过农时了。”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一处正在燃烧的玉米秸秆地(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为解决秸秆焚烧难题,近年来,东北地区积极推进秸秆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燃料化,部分地区整县推进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取得不错成效。

  但是,“目前各地加工、消纳秸秆能力,落后于每年秸秆的生成量,这在绝大多数农村地区仍是严重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农工党黑龙江省委会秘书长孔令全说。

  全国人大代表、黑龙江孙斌鸿源农业开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孙斌认为,与秸秆“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等利用方式相比,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护黑土地。

  专家认为,唯有堵疏结合,才能让“火龙”从田间彻底消失。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一处覆盖着玉米秸秆的农田(4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卧龙朝鲜族乡一处燃烧秸秆的农田(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一片正在燃烧的玉米秸秆地(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是黑龙江省宁安市一片正在燃烧的玉米秸秆地(4月1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8691127329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