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培育时代新人-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28 16:38:08
来源:新华网

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字体: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发展仍具有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其中就包括“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葆有这种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条件。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在新征程上,要不断增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志气、骨气、底气,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培育时代新人。

一、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

自信自强源自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数千年时间,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创造并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领导人民的伟大斗争进程中孕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成“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一系列专属于中华民族的、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标识,这是中国人自信自强的底气。

自信自强在历史传承中融入骨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广为传诵的中华经典蕴藏着智慧哲思,把自信自强的民族精神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心灵深处;“风雨如磐暗故园”,“我以我血荐轩辕”,面对列强入侵与封建压迫,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百折不挠的顽强抵抗,让自信自强的民族种子在屈辱中饮血含苞;“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中国人把中国的命运操在自己手中,以饱满的自信精气神,勇攀科技、经济、文化高峰,让中国人的自信自强神采随着中国日渐繁荣富强而日益飞扬;“我们走自己的路”,这条道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自信自强在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历史成就中更加坚定。在长期奋斗的基础上,经过新时代以来的努力,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126万亿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超过30%,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中国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书写了世界减贫史的奇迹。中国在5G、高铁、核电、北斗、航天等领域已经在世界处于领先位置,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转变。如今,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理应赢得世界的尊重和敬佩。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中国人的自信自强更加鲜明。今天的中国人带着传承自历史文化积淀的“自信”和走自己的路的“自强”走出国门,让一个个生动而鲜活的中国故事、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被世界听见。

二、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体现为“四个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一系列历史性成就、伟大的历史性变革背后,是中国人民一以贯之的、有理由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信。

成就与变革背后,是对道路的自信。“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我们与走其他发展道路的国家、地区相互包容、尊重,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我们有理由且必须自信。

成就与变革背后,是对理论的自信。“只有掌握科学理论才能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我们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些理论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一个又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给中国以正确指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和现实昭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能够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根本遵循,我们有理由且必须有对理论的自信。

成就与变革背后,是对制度的自信。“制度优势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等实践中进一步彰显了显著优越性。实践证明,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为主干,构建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显著优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制度保证,我们有理由且必须有对制度的自信。

成就与变革背后,是对文化的自信。“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融合而建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互相成就,蕴含着崇高理想信念、不屈革命意志和艰苦奋斗传统的革命文化不断弘扬,脱贫攻坚精神、抗疫精神、丝路精神等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性的先进文化充分涌现,成为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事实证明,不断创新和发展着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精神动力,我们有理由且必须有对文化的自信。

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引领青年成为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自信则国家自信。如今,新时代中国青年拥有可以平视这个世界的底气,展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自立和自强。在新征程上,继续以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培育时代新人,具体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坚定“四个自信”,筑牢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科学信仰、牢固信念和坚定信心是青年青春建功的立身之本。新时代中国青年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从“四个自信”中汲取强大精神动力,以更高昂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还需要注意的是,精致利己主义、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企图混乱青年的价值观,逐步瓦解青年的理想信念。所以,要培育青年树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远大理想不负家国,用“此生无悔入华夏,来生还在中华家”的信念力量驱散“鬼邪”。

二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引导青年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自立自强精神开展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根本上保障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围绕“高精尖缺”领域和“卡脖子”难题,攻克核心和关键技术,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注入青春力量。通过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扭转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如在高端芯片、工业软件、基础原材料等方面关键核心技术上全力攻坚。再如在“墨子”“天问”“嫦娥”等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挑科研攻关“大梁”,接续“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刚健斗志开辟新天。

三是知行合一、真抓实干,引领青年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挺膺担当。新时代中国青年的成长与奋斗期与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高度契合,是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有生力量。其实,青年人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也能铸就不平凡的人生、做出不平凡的贡献。中国青年在工农商学兵、科教文卫体、基于“互联网+”的新业态、新领域、新职业等各行各业,能够靠双手打拼光明的未来与中国。要不断激励青年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在乡村讲台上与群芳共绽、在泥洪山火间英勇“逆行”、在界土之边热血“不退”、在“三支一扶”“三下乡”间用“互联网+”智慧壮大农村新产新业,接续淬炼“勇当先锋、勇挑重担”鲜明特质勇立潮头。(南京师范大学 韩淼)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