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车费大涨能否缓堵?

2014.3.19/vol.31

  近日,广州市物价局公布了《广州市优化调整停车场差别化收费方案》,广州城区的住宅停车最高可能涨300%、商业停车最高可能涨100%。为此,社会上关于“停车场涨价”的讨论不绝于耳:停车费涨了便能治堵?收费标准提高后,停车场经营者多收益部分如何处理?相关配套公交是否跟得上?

分享到:
图

        一类地区住宅区露天停车场从过去每小时1元上涨到每15分钟1元,上涨幅度300%(方案一);路边咪表停车从每15分钟2元上涨到每15分钟5.5元,最高限价由80元/天上涨到176元/天(方案二);商业停车场由半小时5元上涨到15分钟4元(方案一)。

        如果调价方案按目前设定标准通过,往返在一类写字楼和住宅的上班族每月停车费估算或高达4000元,年停车费超过4.8万元,停一年车一辆QQ就没了。按照车辆使用年限10年来保守计算,在车辆报废前,停车费够买一辆宝马3!

        这份调查报告显示,对于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广州受访市民“不赞成”的比例达51%,明显多于“赞成”的38%;对于提高停车费,会否让广州市民减少开车到中心城区,多达56%的受访市民表示“不会”,表示“会”的仅为34%。

        路边临时停车位是公共资源,收费也无可非议,但如果资费“扶羊角直上九万里”,甚至超过违规停车罚单,岂能不招人非议?笔者认为,是该地交通部门利用手中的公权,把路边停车费推上了云端。

        大幅地提高停车费是否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交通拥堵?比起发达国家公共交通系统较高的分担率,我国的大多数城市普遍不高。目前市民仍愿意以金钱换时间和便利。以广州为例,地铁、公交要达到便宜舒适方便的临界点可能还要几年时间,单纯的涨价不意味着拥堵和停车难随之便能实质解决。甚至方案自身也指出,城市交通必须综合治理才有良好成效,提高停车费标准只是城市交通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其作用有一定局限性。

治堵规划应先行

        要治理拥堵,首先是规划要科学,要充分考虑到人流、车流畅通的问题。相关部门为了面子,为了政绩,将省市两级的优质公共资源集中在一起,迫使市民要从白云、番禺、从化、花都各区蜂拥至中心区域的弹丸之地,然后政府再矫情地声称:为了你们行车能够畅快一些,咱们决定把停车费的价格涨起来。实际上是要让市民为政府的错误规划买单,而这些买单的钱还进了国有企业的腰包,国有企业正好借此填补某些不好意思暴露的窟窿。真是“一箭三雕”。

        我们刚步入汽车时代,有关行车停车的矛盾还会不断涌现,在飞速变化而纷繁复杂的现实面前,像停车费这样事关民生的公共决策都应采取审慎原则,而不能想当然,或以计划经济的惯性思维,绕过必要的公共程序,只做些“听涨会”的表面文章。

微关联 +

东莞停车费或大幅上调

2014年东莞价格改革的重点会放在停车费收费和物业管理收费上,当前停车费收费标准将进行调整,具体改革方向有可能通过听证会的方式决定。

乌鲁木齐大幅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治堵

2013年12月25日,乌鲁木齐市中心城区停车费从原来3元/小时调整为6元/小时,不足1小时按照1小时计算。

微调查 +

微评论 +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观中国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