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红包”能飞多久?

2014.5.8/vol.38

  向62万城乡居民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发放2.2亿元物价补贴,人均360元。三亚直接给民众发红包的“大手笔”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网民认为,三亚此举体现了执政为民的理念,有人则质疑这笔钱是否用在了“刀刃上”。

【2014中国常州先进制造技术成果展示洽谈会 特约推出】


分享到:
头图

        三亚市2014年上半年物价补贴发放工作启动,符合条件的居民每人将一次性获得360元补贴,共补贴约62万人,需发放补贴资金共22320万元。本次补贴对象是具有三亚本地户籍的城乡居民,以及2013年11月~2014年4月间连续6个月以上(含6个月)参加三亚市从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的非本地户籍的在职人员和灵活就业人员。

        三亚市财政局总会计师刘锡安介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至今,每半年一次,三亚累计已向全市居民9次发放物价补贴,前后共涉及财政资金近18亿元。

        悠嘻爱可乐:不在乎钱多少,在乎的是这种姿态,这种东西完全可以不发,但是发了,就不一样了!其实我看见的是一种做事态度。
  立志做重症监护的米高:可否全国一起发。
  小诺飞:有什么用啊,这不是浪费纳税人的钱么!2.2亿可以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平摊到每个人手上就是杯水车薪啊,财政预算有结余也不能这么花啊,授之以渔不好么,是不是,三亚?

        网民和有关专家认为,三亚市向居民发放补贴确实体现了政府改善民生、执政为民的理念,对低收入和弱势群体也起到了“雪中送炭”的作用,但公共财政“撒胡椒面”的方式也有待完善。

        众多网友为三亚发放物价补贴之举“点赞”,甚至表示“羡慕嫉妒”,这是自然的。尽管各地均有物价补贴联动机制,但像三亚这样从政府临时性补救措施发展成财政制度性安排的仍属罕见。补贴发放范围扩大到为三亚做出贡献的所有群体,将“反四风”节约的财政资金用作补贴,也体现了公共财政取之于民、尽量用之于民的基本逻辑,在让公共财政更具平等性的同时,也在突破户籍管理思维上做了有益尝试。这对于人口流动日趋频繁的其他城市,如何拉平新移民和老居民的社会权利待遇,也有借鉴意义。

        无论是讲公平还是谈效率,相比屡见不鲜的挥霍浪费与贪污腐败,让取之于民的税收真正用之于民,保障民生服务民生,都是责任政府的应有作为。我倒是乐见更多地方也能“让红包飞”——飞向公众的是红包,红包里面装的是责任,飞到公众心里的是暖意。

        三亚的做法是个特例,中国其他城市并无对其做复制努力的必要性。中国各地财政非常充裕的城市并不多,有限的税收和其他财政收入首先应当用到刀刃上。
  做任何事都往往有利有弊,全世界派发红包城市的多少,说明了这种方式普适性的程度。但是对它做好与不好的绝对价值判断,我们认为没必要。对三亚的做法,我们宁愿抱“存在就是合理”的态度,在这方面“民主”些没什么坏处。

        三亚发放物价补贴,其最大价值在于政府资金用到了该用的群体上。其最大隐忧,在于难以对不合理物价上涨因素进行调节。用对了钱的同时,在市场管理上也用对劲,那么发放补贴的正向意义将比现在体现得更加完整。

微关联 +

三亚官员:特大城市可能不适合

刘锡安认为这不能算是创新,“三亚市人口规模适中,可以用这种方式改善民生,其他特大城市可能并不适合这种机制”。

广西一县委书记给官员发百万春节补贴

网友“广西草民”在国内某知名论坛发帖称,今年春节,广西桂林市永福县县委书记黄永跃拍板决定,给全县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发放了100多万元补贴。

微调查 +

微评论 +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观中国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