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直升机所技术保障团队为大阅兵奋战一百天

2015年09月21日 12:45:18 来源: 新华网

    在大阅兵空中梯队中,国产直升机大放异彩。

    为保证大阅兵空中梯队的每一架直升机都能够实现米秒不差,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派出了精干的技术保障团队,实施了现场和远程“双保险”技术保障。9月3日,现场保障技术人员早晨6点即进入基地,而在天津和景德镇,所领导、型号总师和技术人员组成的两支远程技术保障团队也集结到位,与现场保障团队保持着密切的联络。

    为保证参加大阅兵的直升机安全无虞,直升机所的技术保障团队此前已经奋战了一百天。保障工作由直升机所技术支援部外场处总负责,直接到现场开展保障工作的工程师们于5月底进驻训练基地,他们与各专业研究室密切配合,采取现场与异地协同工作模式,所内前后参与解决技术问题的达到数百人次。因参训直升机数量庞大、机型多样、训练频率高,又正值炎夏季节,在现场负责保障的同志们经受了多重考验。

    外场处杨建国在现场除了承担排故工作,还是保障团队的信息化主管,他和团队成员一道编写《故障分析汇编手册》。外场处副处长韩振忠是大阅兵训练现场维修保障组的副指挥员,他介绍,搞这个故障分析汇编是为了积累案例经验,将来遇到同样的问题,哪怕是新同志也能够照样解决。按照他们的工作思路,外场保障要重在预防,因此他们还组织编发了《预防性检查建议》,通过预测直升机可能出现的故障,给出处理意见,使部队的同志能够提前开展预防性检查。韩振忠说,《故障分析汇编手册》是提供预防检查建议的基本依据。

    据直升机所主管质量管理的副所长吴启荣介绍,为确保受阅直升机圆满完成任务,所里有针对性地制定了相关应急保障方案,编制了应对各种特殊情况的直升机应急处置方案和程序,按照快速处理现场故障、备件更换做了充分准备。因飞行训练多在白天进行,保障人员坚持问题不过夜,确保了受阅直升机完好率达到100%。

    曾曼成是直升机所客户支援部部长、在役机总师,他全程参加了这次大阅兵现场技术保障工作。他说,部队的同志非常相信研究所,很尊重技术人员的意见,因此现场技术团队的责任非常大。8月上旬正值直升机所高温假,现场技术保障团队接受了部队交给的新任务,要为压阵的直-8编队加装拉烟装置,任务周期不出10天。虽然直升机拉烟技术问题早在几年前已得以解决,但对现场的工程师和工人们来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安装并保证效果,意味着必须夜以继日地赶抢进度。

    在整个训练保障期间,工程师们遇到的最大挑战还是直升机挂旗飞行这一技术难题,因为旗帜在空中会遇到超强的气流冲击,很容易撕裂。曾曼成说,部队把任务交给了直升机所,要求旗帜在时速180公里的飞行状态下不能发生任何破损和变形。工业部门与部队建立了专门的项目团队,起初,部队试飞了10多种不同材料的旗帜,结果每面旗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破损。技术人员在风洞中开展了多次仿真吹风试验,结合实际飞行试验数据,经过反复计算和讨论,最终确定了完整的解决措施,制定了“风兜”技术方案,同时明确了旗帜的尺寸、材质、配重等参数。由于飞行中的风力集中在旗帜尾端,工程师们决定对旗帜尾部进行改进设计,即在旗帜的尾端两侧分别缝制两条长方形的“风兜”,这样一来,“风兜”可以减轻大风力对旗帜尾部的压迫,起到保护旗帜的作用。从实际效果看,直升机所在直升机挂旗飞行技术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直升机所所长洪蛟要求全所上下全力以赴。所领导们多次到训练基地慰问保障人员,并在现场与大家一同研究解决问题。

    参加现场保障的同志们说,在训练基地工作期间,时时被陆航将士英勇顽强的作风所感动,更加体会到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之重和使命之光荣。如今,当大阅兵圆满结束之时,各型直升机能够得到陶炳兰将军所评价的“非常棒,什么问题都没有”,这其中无疑凝结了广大指战员和工业部门共同的心血,如一位网友的留言:这是祖国的荣耀。

【纠错】 [责任编辑: 王婷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64128234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