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两次军事行动看其战略转型及对我的启示
神兵天降 仇成梁摄
俄军于2008年10月开始进行“新面貌”军事改革,基本要求是俄罗斯军队发展战略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适应。2014年3月,俄军夺占了克里米亚。2015年9月—2016年3月,俄军入叙反恐作战。俄两次出兵,是充分利用国际形势的有利因素,为推动俄罗斯国家战略进程、检验军改成效的大胆试水。目前看,俄基本实现了战略企图。
习主席指出,我们要积极跟踪现代战争演变趋势,研究现代战争制胜机理,把握现代战争指挥特点和规律。分析俄军这两次军事行动的主要战法,对我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基本作战样式
俄两次军事行动均划分为四个作战阶段,依次为:征兆期夺控信息优势,初期夺取政治优势,关键期确立军事优势,后期保持战略优势。
在军事行动征兆期,多维联动夺取信息优势。战事发起前,俄军以发动外交攻势、主导舆论导向为主要方法,以夺控制网权为基础,多维联动,掌控了制信息权。入叙反恐前,俄国家、军事外交力量展开密集活动,通过高层会见、双边磋商、多边协调,谋求利益共同点,以获得国际社会的支持。入叙反恐前,一是总统直接出面,谋取国际支持。2015年9月28日俄、美两国总统会晤,讨论中东局势;29日、30日俄总统会见日本首相并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呼吁各方协调解决叙利亚问题。二是高层积极斡旋,争取多方理解。俄外交部连续在各种场合表态要入叙反恐。在俄外长的反复敦促下,美国务院于2015年9月1日公开表态:“如果俄方明确地参加美主导的联合反恐,美方会很欢迎”。三是示伪存真,掩护出兵。去年9月16日,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波格丹诺夫斯基上将公开表示,俄军没有在叙建空军基地的计划。28日,俄总统公开表明,俄未计划参加叙军事行动。为避免伊斯兰国家指责,战前俄总统亲自出席莫斯科大清真寺落成典礼。实际上,此前俄已借高调军援叙利亚之机,暗度陈仓,完成了入叙兵力兵器的调动。
在军事行动初期,多元力量夺取政治优势。俄军夺占克里米亚,在充分考虑作战地区民族关系、宗教矛盾、社会热点的基础上,注重在敌、我、友、中间势力等各力量间的博弈中,寻找切入点与发力点,以争取获得最大多数政治派别的支持。乌克兰东部地区俄罗斯族人口居多,尤其是克里米亚半岛俄罗斯族占58%、乌克兰族占24%、鞑靼族占11%。西方国家的策略是,通过倡导政治“民主”和民族“自觉”促使乌克兰脱俄亲西。俄罗斯的反制策略则是利用俄罗斯族人口优势,以族群对抗西方。
在军事行动关键期,高效作战确立军事优势。政治优势是“势”,军事优势为“力”。两次战事再次表明,军事打击仍是战争胜负的关键,必须做到精干、高效。两场战事,俄军倾国家之力备战,海外出兵精悍。夺占克里米亚,黑海舰队及后续抵达的俄正规部队为前沿威慑力量,直接投入作战的兵力为营级规模特种部队空降突击营。入叙作战,俄置于里海和黑海地区的战略打击兵力及海军编队为纵深威慑力量,主要作战装备为数十架战机,直接参战兵力4000余人。夺占克里米亚中,俄特种兵潜入乌国防部篡改乌军命令,下发对亲俄民兵武装“禁止使用武器”指示,乌前线军队在未开火的情形下,被分割包围,缴械投降。入叙作战中,俄军采取递进增效打击方式,逐步持续提升作战强度与打击效果;全面试验海空联合战法,首次使用Kh-101隐形远程空基巡航导弹、“口径”巡航导弹等大批新型武器装备。
在军事行动后期,进退自如保持战略优势。俄军吸取苏阿战争和美发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的教训,极力避免陷入战争泥潭。克里米亚开战前,俄设想乌东部地区存在四种发展方向:“保持现状”“实施独立”“建立联邦”“归并俄国”。夺占克里米亚后,俄军以势压人,逼退乌军。随后,协同地方自治武装将不愿投降的驻克里米亚乌军分割包围于数个军事基地内,迫使乌代总统图尔奇诺夫于3月23日签发总统撤军命令,克里米亚脱乌入俄达成事实。俄军乘势前推,克里米亚脱乌入俄的示范效应迅速蔓延至乌东部地区。俄并未选择较为激进的“实施独立”和“归并俄国”方案,而是选择使乌东部地区成为克里米亚的屏障和俄、乌间的缓冲区的做法,达成既巩固战果,又不激化事态的预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