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弹尖兵是怎样练成的——走进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题:导弹尖兵是怎样练成的——走进火箭军“常规导弹第一旅”
胡龙江、李兵峰、贾超
2015年12月31日,第二炮兵更名为火箭军,这支历经50载风雨的部队以全新面貌登上历史舞台。火箭军履行特殊的使命任务,显得非常“神秘”。
“常规导弹第一旅”组建21年来,先后两次荣立集体一等功,4次受到中央军委通令嘉奖。近日,记者探访了这支部队,走近火箭军官兵的日常。
导弹发射不分男兵女兵
15日下午,在烈日炙烤的训练大棚里,突然下起了一场“暴雨”。这场人造雨并不是用来给战士降温的,而是为了实境检验导弹兵雨中执行发射任务。
大雨冲刷之下,一辆发射车旁,几名女号手严阵以待。一声令下,她们迅速展开行动,麻利地完成导弹起竖、支撑盘安装、设备检查及导弹瞄准等各项发射准备工作。
准备完毕,号手龙小慧和指挥长王晓彤撤退至远处,开始发射前最后操作。
“5、4、3、2、1, 点火!”龙小慧迅疾按下发射钮。大屏幕上,两枚导弹冲破天际,准确摧毁目标。
龙小慧和队友已经全身湿透。
“任务完成,很激动。”这位来自四川绵阳的21岁女兵说。除了按下发射键,她还负责仪器性能检查和测试,确保导弹处于可发射状态。
2011年底,“常规导弹第一旅”成立全军首支女子导弹发射连,负责操作战术弹道导弹。
训练无论男女,不分场地、时间和天气,以打仗的方式进行。“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一连四天都下大雨,我们就淋着雨训练了四天。”龙小慧说,虽然医疗保障措施做得很充分,还是有人没扛住生了病,不过没有一个人在训练中退缩。
就在女号手进行雨中发射演习的同时,另外两组男号手演示了全防护状态下发射。他们戴着防毒面罩,在刺鼻、熏眼的浓烟中完成任务。
旅参谋长赵劲松说:“训练环境向实战化靠拢,才能更好地完成‘随时待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的实战要求。”
伤疤荣誉墙
在“常规导弹第一旅”有一支特战队,他们的任务是对营区进行防守,保证指挥所的绝对安全。
特战队宿舍楼里的一面墙上,密密麻麻地贴着队员受伤时拍下的照片——它被叫做“伤疤荣誉墙”。
“要是谁身上没有几道伤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特战队的人。”集训队队员胡军告诉记者,有些伤疤是在丛林奔袭中滑倒戳伤的,有些是在猎人意志训练中摔伤的,还有些是在武装泅渡时被玻璃割伤的。
胡军本人也光荣上榜。去年年底,在进行山地越野10公里对抗中,他嘴角被一根晾衣服的细铁丝划伤,鲜血直流。不过他没有停下来检查伤口,而是继续狂奔,为的是不给队伍拖后腿。
对抗结束后,他的嘴角已经麻木,到医院缝了6针。
无论酷暑寒冬,严酷的练习从不间断。“如果保护不了旅队,怎么去保护国家和人民?”胡军说。
从今年起,特战队还多了一项任务,就是扮演“蓝军”去破坏“红军”的导弹发射任务,从而形成真正的战斗对抗环境。
刚开始“蓝军”的破袭成功率很高,可后来越来越低,吃了不少苦头。胡军说,看到“红军”战斗力提升,他们也高兴。“这证明了我们的苦累没有白费,我们在另一个战场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导弹尖兵也是“文艺小清新”
平时严肃粗犷的导弹官兵,也会化身成为时尚又带着酷劲的“文艺小清新”。
在旅里的育才中心,各式工艺品琳琅满目,有羽毛画、桔梗画、3D打印成品以及战车和导弹模型,这些都是战士们亲手制作的。
在中心的美术工作室,通信兵罗凯正在光滑的玻璃台上进行沙画创作。他快速拨弄着沙子,随即呈现出的画面是:一枚腾空的导弹,伴着滚滚浓烟,飞向苍穹。他给这幅沙画取名为“神剑”。
今年27岁罗凯入伍5年。高中时他曾经学过一段时间绘画,到了部队,他被选拔去跟专业的老师学习沙画。现在他已经可以独立进行表演,还负责教“学生”。
“沙画丰富了我的军营生活,就算将来退伍了,也算习得了一门手艺。”他说。
23岁的周驿在练了一段时间书法之后,最近迷上了篆刻。他说,篆刻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磨练自己的耐性,这也有助于更好地执行导弹发射任务。
而女兵徐晔的最爱则是电子琴。入伍前,徐晔是音乐学院的学生,现在,她大部分休息时间都是在中心的音乐工作室练琴。她和几名战友组建了一支摇滚乐队,名叫“点火”。乐队成员能写会唱,玩吉他、打架子鼓、跳街舞,样样在行。去年,“点火”乐队凭借一首原创摇滚歌曲《兄弟》拿下央视《谁是战士之星》节目年度总冠军。
“音乐是我们的爱好,而战场才是我们真正的舞台。”她说。就像乐队创作的歌曲《看我精气神》唱的那样:“灵魂融进血脉,血性燃烧胸膛,本事就是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