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光辉历程:“太行山上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

2016年09月10日 17:41:38 来源: 新华社

1940年8月,769团在百团大战中机枪阵地向敌人扫射

1945年8月16日,129师发动上党战役,图为769团攻入屯留县城

   新华社南京9月10日电(曾宪发、刘家荣)陆军第12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是一支与人民军队同龄的老红军部队,前身由1927年11月黄麻起义组建的红28团、1928年9月组建的红四军特务营、1929年10月江西星子、港口起义组建的红32团组成。1945年10月,正式组建于山西省襄垣县,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3纵队第7旅。1949年扩旅建师,改番号为11军某师,1985年10月改称为某摩托化步兵师,2003年12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旅,2013年12月整编为陆军第12集团军某特种作战旅。

    战争年代,这支部队先后参加战役战斗1500余次。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参加五次反围剿,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夜袭阳明堡、响堂铺伏击战、百团大战、黄崖洞保卫战等著名战斗,被刘邓首长亲切地称为“太行山上的拳头、主力中的主力”;解放战争时期,三出陇海线,强渡黄河、挺进鲁西南,千里跃进大别山,转战冀鲁豫,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因战功卓著,被誉为“中野虎师”;建国以后,先后参加了金城防御战、上甘岭战役、赴滇轮战、“海州”系列演习以及安徽蚌埠、淮南和苏北地区抗洪抢险任务。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寇以5万兵力分兵南下,大举进犯,长驱直入、气焰嚣张,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当时太原已处于晋北、晋东两路日寇的钳击之中,不断受到日军飞机频繁轰炸,坚守忻口的爱国将领蒋梦麟部更是损失惨重,连最基本的组织战斗都难以为继。

    当时,部队的前身八路军129师769团团长陈锡联临危受命赶赴前线配合忻口作战,途中发现敌机不断飞向前线轰炸忻口、太原,于是当机立断寻找机会打击日军机场。面对一没有高端侦察装备,二没有专业人才的困难局面,不要说炸毁敌机场,就连敌机在哪都找不到,陈锡联深知责任重大,不断派人侦察,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查明敌机场就在阳明堡西南约三公里处,守卫机场的鬼子不到200人,附近阳明堡镇里的鬼子也仅有500人左右。

    在陈锡联团长的指挥下,一营、二营担任阻击任务,三营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夜袭阳明堡机场。战斗中,全体官兵充分发挥近战夜战的特长,不怕牺牲勇猛拼杀,以伤亡30余人的较小代价,一举击毁敌机24架、歼敌100多名,消灭了日寇在晋北战场上的一支空中突击力量,沉重打击了日寇嚣张气焰,极大提振了民心士气。

    自创建以来,部队先后涌现出“草地党支部”“党支部建设模范红三连”“军事训练模范红四连”“神炮连”“史玉伦班”等17个著名英模单位和“战斗英雄”李长林、“朝鲜民主主义人民过和国英雄”胡修道、“勇于献身的好连长”傅永先、“排雷英雄”范中华、“模范指导员”韦情等60个英模个人;走出了王树声、陈锡联、李德生、王近山等165位共和国将军。

    在长期革命斗争与和平建设实践中,部队涵养出丰厚的传统底蕴和鲜明的建设特点。

    一是传承“一魂”。锻造形成了“铁心跟党、勇挑重担、百折不挠、敢打必胜”的旅魂,孕育了“铁心跟党走、一步不掉队”的“草地党支部”精神、“狭路相逢勇者胜”的“亮剑”精神以及“倒也要向前倒”的“上甘岭”精神。

    二是升华“两气”。我旅历来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坚、敢啃硬骨头的拳头部队,急难险重任务面前敢打头阵,始终充盈着“压倒一切困难的虎气、战胜一切敌人的杀气”。

    三是恪守“三实”。旅坚持用“勇于献身的好连长”傅永先“三句话”(“谁家没有困难,咬咬牙就过去了!”“走留是组织上的事,自己瞎操什么心!” “职务上不去,工作要上去!”)教育激励部队,老实做人、扎实做事、务实建设,坚持“举步为战、步步为战、全员为战、全程为战”,每走一步路、每干一件事,都像组织打仗一样高标准、严要求,促进了部队全面建设发展。

    四是坚持“四敢”。党委班子坚持躬身践行“工作标准敢站排头、廉洁自律敢拍胸脯、较真碰硬敢严规矩、敬业奉献敢舍名利”的“四敢”精神,做到大项任务靠前指挥、选人用人公道正派、敏感问题阳光操作、落实制度毫不走样,在坚持原则中扬正气、树导向。

1985年1月,部队担任老山军工任务,官兵冒着枪林弹雨运送物资

2015年10月22日,部队组织百人反恐突击队考核,图为队员模拟搬运伤员

【纠错】 [责任编辑: 杨茹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9276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