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天宫”是座什么“宫”?——新华社记者九问天宫二号

2016年09月15日 22:50:07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酒泉9月15日电题:“天宫”是座什么“宫”?——新华社记者九问天宫二号

  新华社记者白国龙、王聪、李国利

  中秋之夜,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飞天”的消息振奋人心。

  “天宫二号”究竟是座什么“宫”?在人类探索宇宙的星际之途上有何作用?新华社记者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访有关专家,带您一起遨游“天宫”。

  一问:天宫二号长啥样?

  天宫二号在外观上与我国2011年发射的天宫一号类似,都采用实验舱和资源舱两舱构型。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天宫二号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太阳翼展宽约18.4米,重8.6吨,设计在轨寿命2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实验室系统总设计师朱枞鹏介绍,舱内宇航员活动的范围约为16到18立方米,按6立方米即可满足住一人居住的人机功效看,天宫二号上住两位航天员比较宽敞。

  二问:发射天宫二号有何目的?

  武平介绍,发射天宫二号的主要目的是接受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访问,完成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面向长期飞行的乘员生活、健康和工作保障等相关技术;接受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访问,考核验证推进剂在轨补加技术;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技术,以及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

  三问:天宫二号为什么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

  武平介绍,天宫一号的主要目标是验证交会对接技术,而天宫二号则将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空间应用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安排了一批体现科学前沿和战略高技术发展方向的科学与应用任务。

  这其中,空间冷原子钟实验、伽玛暴偏振探测、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是天宫二号14个应用和试验项目中的3个重点项目。

  四问:天宫二号是如何从备份舱“转正”的?

  “天宫二号原本是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备份产品。朱枞鹏表示,天宫一号成功发射后,这个备份产品并没有被浪费掉,而是把它的设备用来做天宫二号。

  “因为备份产品在地面上存放已久,我们对设备和材料进行了寿命试验,更换了一些非金属材料,对设备做了延长寿命的处理,确保天宫二号质量的可靠性。”朱枞鹏说。

  五问:天宫二号上14个应用项目如何统筹协调?

  空间应用系统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上安排了共14项空间科学和应用任务,30余家单位参与载荷研制,为保证各项任务并行开展,空间应用系统总体部将应用任务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解,设置了17个分系统,分系统又分解为科学研究、载荷研制等多个子系统。

  天宫二号空间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吕从民说,总体部不是将各载荷简单连接,更不是各项应用技术简单堆积,而是采用系统集成的概念,进行了总体设计、系统集成测试、统筹在轨飞行试验,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获取应用效益。

  空间应用系统安排了有效载荷运控在轨支持设备对应用项目进行统一的供配电、测控、数据采集管理传输等工作。

  “有效载荷运控中心将对运行控制进行统一规划,通过天地链路,进行运行控制和传输。”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有效载荷运控中心主任郭丽丽说。

  六问:天宫二号如何保障两名航天员为期30天的驻留?

  为了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飞行中能更好地吃饭、睡觉、锻炼、娱乐,天宫二号对饮食居住环境进行改善,为航天员营造家的感觉。

  朱枞鹏表示,舱内色彩、光线、降低噪音等都做了人性化的环境布置;航天员可在空间实验室收到地面电视信号,能跟家人进行天地通话和私人通信;为保证航天员在微重力环境下身体机能不衰退,天宫二号配置了力量训练设备,并定期对航天员心血管和身体医学指标进行监测。

  七问:任务结束后天宫二号会否成为太空垃圾?

  中国对空间碎片问题高度重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搭载的遨龙一号,就用于开展空间碎片清除关键技术在轨验证试验。天宫二号在轨任务末期,将受控离轨,陨落至太平洋海域,不会成为太空垃圾。

  武平表示,早前发射的天宫一号已于2016年3月16日全面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天宫一号预计2017年陨落,大部分结构部件将在陨落过程中烧蚀销毁,对航空活动以及地面造成危害的概率很低,可能性极小。

  八问:除了神舟十一号,天宫二号还有哪些交会对接任务?

  朱枞鹏说,因为天宫二号只有一个交会对接口,必须等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撤离太空后,在明年才会与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交会对接。天宫二号任务密度较大,将进行在轨维修和空间站技术验证等试验,这将是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进行最后一次全面的技术验证。

  九问:天宫二号之后,中国离建空间站还有多远?

  空间站建设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的第三步,计划于2020年左右建成,2022年全面运行。

  朱枞鹏表示,空间站是多舱段的飞行器,每舱段的重量可达20吨,有多个交会对接口,能实现多飞行器同时对接,所以未来空间站的“块头”将比天宫二号大很多,将长期在轨运行十几年,航天员在空间站驻留可能达到一年以上。空间站建设涉及航天员长期驻留、微重力环境下舱内外设备维修、推进剂补充加注等一系列关键技术支持,需要通过先期试验来掌握。

【纠错】 [责任编辑: 韩松豫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61292832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