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泰州舰。王志鹏 摄
新华社浙江舟山9月23日电题:屡当先锋的“海上铁拳”——记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
张骄瀛、王志鹏
海军东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是一支将“走向深蓝”作为常态的部队。组建16年来,支队不断探索引领海军建设与战斗力生成方向,是人民海军水面舰艇部队中不折不扣的“海上铁拳”。
在跨越式发展中组建壮大
这个支队组建之初,率先列编4型新型驱护舰。
新装备列编,如何快速形成战斗力,推动支队进行转型发展?没有先例借鉴,这个支队走开“依托上级机关、依托首批舰员、依托保障专家、依托科研院所”的新路子,实现了“当年接舰、当年全训、当年形成战斗力”的目标。
首批舰员是支队人才方阵重要组成。“新装备刚刚列编的时候,他们非常辛苦,反复调试战舰最佳状态,摸透新舰艇性能,记录下的笔记有这么厚。”支队政委吕东方伸出手,在桌子上比出二三十厘米的高度。
在首批舰员的辐射带动下,“一舰双训”“整体备份”等超常规措施开始实施,人才队伍滚雪球般壮大,舰员操作能力全面提升,“自检、自判、自控、自修、自救”能力显著增强,得到海军认可并推广。
同时,为提升体系作战能力,支队率先开展直升机常态化驻舰训练,取得了“驻、管、训、用”等一大批实在成果;与多个跨军兵种师团单位开展联合作战训练,实现了从区域合同训练到跨军种联合训练的升级。
支队长许海华对这段历史记忆犹新:“新型舰推动了海军现代化建设以及装备发展,形成了一整套新的战斗力生成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人才。”
不断提升部队实战化水平
作为一线主战部队,实战化是不变课题。“战法训法是否科学顶用,把部队拉到大洋深处试试就知道了。”许海华说。
这一试不得了,“中军帐”就此搬了家。之前,支队常将指挥所设在火力强、吨位大的驱逐舰上,可现实是,驱逐舰的信息化程度不如装备完善信息系统的新型护卫舰。
基于“信火一体、攻防一体、软硬一体”的思路,“中军帐”自那以后就设立在新型护卫舰上。看似一个微小举动,却折射出这个支队消灭机械化思维惯性的坚定决心。
远海作战,信息制胜。作战室里汇集的战场态势,用数字、图标呈现给各级指挥员。在这里,各方向指挥所基于上级指示与战场实际,不断分析趋势、把握态势,自主研判、自主决策、自主对抗,捍卫着国家权益。
从熟悉海区水文气象,到检验战法训法、摸清装备性能底数,从兵种独立训练到协同训练、联合训练,从基础课目到核心作战能力、非战争军事行动,这个支队在深蓝航迹中不断跨越,有力提升了舰艇远海联合作战能力。
海军转型发展的缩影和窗口
组建以来,这个支队经历了由机械化到信息化、由近海防御到远海护卫的转型。
作为拳头部队,这个支队战备任务繁重,还要执行联合军演、远洋护航等任务。此时,练兵与用兵竟成了一对矛盾。
支队党委审时度势,坚持把推进训练改革与按纲施训同步起来,把军事斗争准备和执行重大战备任务融合起来,以使命任务为牵引推进部队由训练型向任务型转型。
“推动部队转型,首先要明确部队承担什么样的任务。以此为前提,建立相适应的战备训练制度。”许海华说。
使命任务事关国家核心利益,支队积极落实“以战载训”等新要求,提升部队训练水平、战备水平和指挥员决策水平。
“出发前训练,航渡中训练,返航时还要训练。”支队参谋长夏子明言简意赅地描述了一个以任务牵引训练的典型场景。
敢打必胜是融入血脉的信念
“呜——呜——”9月18日9时18分,正在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马鞍山舰拉响汽笛。
低沉的汽笛声,如同警钟,撞击着每名官兵的心。现地教学课,胜过千言万语。
“军人血性要从红色传统中汲取,要从民族大义中激发,要从面对面的较量中催生!”支队政治部主任徐有铭说。
面对高强度的远航训练任务,支队官兵个顶个不退缩。支队的官兵为什么有血性?优良的装备是官兵的底气,国际化素养成就官兵自信心,根植于心的战斗精神更是他们敢打必胜的精神源泉。
支队突出战斗精神培育的体系意识,让大家认识到战斗精神不仅要体现在个人的勇敢上,更要体现在上下一心、团结协作上。
2016年3月,徐州舰2号主机突发故障,泄漏的雾化柴油随时有轰燃危险。面对特情,主机技师吴海军、主机班长周敏和机电兵刘伟,在10秒钟内完成了备便损管器材、切断油气源、紧急停车等动作,避免了可能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