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昆明2月17日电 题:“死亡地带”铸忠诚——记云南省军区扫雷官兵
新华社记者张宝印、贾启龙
2015年11月3日。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扫雷行动正式拉开帷幕。
一年多来,云南省军区400余名扫雷官兵,冒着生命危险排除陈积于泥土数十年的各类地雷和爆炸物5万余枚,在令人生畏的“死亡地带”铸就铁血忠诚。
令人生畏的雷场
麻栗坡县保镇芭蕉坪。身着厚重防护服的上士方龙翔,腰系细绳悬于斜坡,手执探雷器一遍遍“箅”着胸前的雷场。突然,耳机内杂乱无章的声响中迸出一阵急促的嘶啦声。
“地雷!”
探雷针精确定位,红旗警戒标示,疏散人员……方龙翔熟练地用工兵铲和小毛刷,轻轻地剥离雷边上的伪装层,判定无诡计装置后,小心翼翼地“刨”出地雷,轻轻拧下螺帽,缓缓倒出起爆管。终于,一颗连续多年处在战斗状态的地雷被“降伏”。
自从踏进扫雷队,方龙翔每次在险象环生的雷场作业,都会“刨”出几颗或深埋于泥土下,或藏于盘根错节的树藤内的爆炸物。
这项挑战死神的高危工作,随时面临牺牲。去年底,下士李书明在作业时不慎将一枚手榴弹的拉火管刮断,弹体瞬间冒烟。千钧一发之际,下士程俊辉猛地将他扑倒在地,这才逃过一劫。
然而,程俊辉在之后执行任务时,将年轻的生命永远地留在了雷场。
2016年6月4日,官兵在富宁县芭蕉塘雷场执行人工搜排任务。
半山腰处,程俊辉发现一枚绊发雷引信。他一边通知战友徐正昌快速撤离,一边屏气凝神排雷。不料,脚下一块巨石因连日爆炸作业突然崩塌,程俊辉坠至30多米深的谷底。
尽管随时都有失去生命的危险,可这群年轻官兵一次次义无反顾地冲向雷场——“即便倒下,我们也要化作青山……”
家人眼中的险“雷”
已是第二次执行扫雷任务的石林县人武部副部长龙泉,对这项任务再熟悉不过:他曾在一个雷患严重的地方排雷,12名战友或伤或亡。
而这次扫雷,龙泉所在部队将清理95块高度分散于深山密林的累计近80平方公里雷场。
身负爆破筒、肩扛探雷器、手提探雷针的龙泉,一年多来始终走在扫雷队伍的最前端。最让官兵感动的是,每次爆炸作业时,龙泉总会逐根连接好扫雷爆破筒,再将年轻官兵赶到安全区内。
龙泉两地分居近10年的妻子刚从老家随军到部队驻地,丈夫就接到了排雷任务。一年多来,提心吊胆的妻子几乎每天都要给他打电话。在她眼里,雷场上顶天立地的丈夫,他的安全是家人心中一颗随时要炸的“雷”。
“为了扫雷,官兵们做出了巨大牺牲。”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政委周文春已是第4次参加大型扫雷行动。从少尉到大校的军旅生涯中,他有13年坚守在西南边陲的雷场上。
第一次排雷时,他的女儿刚刚出生。一年后,等他回家时,女儿已蹒跚学步。这次排雷,妻女一道陪他在雷场上过了个团圆年。
“我的军旅生涯从排雷开始,我要亲手终结‘雷患’!”蒋俊峰是某边防团参谋长,因扫雷成绩突出,被原成都军区授予“排雷英雄”荣誉称号。如今,年已不惑的他依旧兵之初那般,每天背负26公斤重的排雷爆破筒,沿着山间小径,一步一喘地向雷场挺进……
雷场上的大考
“扫雷官兵,人人都是英雄!他们经受住了生死与利益的多重考验。”提起朝夕相处的战友,云南省军区扫雷指挥部指挥长陈安游说。
去年3月,41岁的杜文凯已达最高服役年龄。当他填好转业表后,主动来到雷场:“马上要离开部队了,就让我多排几颗地雷吧!”
杨育富在边防服役26载,先后3次参加边境排雷行动。接到转业命令后,他恳请上级:“以一名普通战士的身份继续留队排雷!”
……
2017年,扫雷指挥部将有11名干部达到服役最高年龄。走留考验面前,大家依然精神不减、作风不改、标准不减,一如既往地履行使命。
雾霭里,官兵们一如既往地背运扫雷物资、现场爆破、人工搜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