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刘鼎与我军第一支制式化步枪的诞生

2017年03月12日 09:00:00 来源: 解放军报

刘鼎生前照片。资料照片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国民党政府只发给5万兵力的武器弹药。到1939年9月,国民党政府就完全停止供给。八路军极度缺乏枪支弹药。有的战士只能领到几发子弹,很多战士上战场只有两个手榴弹,或是大刀长矛。没枪,怎么打仗?怎么抗日救国?

    “每个游击战争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毛泽东与中央军委做出了决定。

    临危受命赴任八路军军工部

    1939年6月,八路军总部成立了军工部,在太行山创建了兵工厂,以修枪为主,同时造黑火药手榴弹,手工仿造步枪年产量仅500支左右。前方急需武器,军火生产跟不上,令八路军总部领导非常着急!这时,朱德总司令想到了刘鼎。

    1940年4月的一天,朱德和彭德怀到抗大总校参加第6期开学典礼。朱德找到在该校特科大队的刘鼎说:“我要你去总部军工部当部长,把军工生产尽快搞上去!”

    朱德为什么找刘鼎?他看上了刘鼎的专业知识和实干精神。

    刘鼎曾在浙江省立高等工业学校学习过3年的机电专业知识,并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选学机电专业课程。1924年朱德与刘鼎同在德国勤工俭学,开展革命活动,是刘鼎入党介绍人。后来,他们又同在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军事战术和军事技术知识。朱德知道刘鼎精通和熟悉各种常规兵器、爆破、无线通讯、机械化装备包括飞机构造等原理与应用操作,在闽浙赣军区时就担任过红军洋源兵工厂政委,带领工人设计制造出红军第一批小钢炮和铁制炮弹。刘鼎到了延安后成立了武器研究室,研究各种枪的构造和特点。彭德怀、左权、杨立三听了朱德的介绍,一致赞成刘鼎领导军工生产。

    刘鼎到任八路军军工部后,立刻马不停蹄地巡察了绵延三百里地的各个军工厂。他既看到太行山军工生产的很多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少堪忧的现状:比如各枪厂造的步枪各式各样,两三人或七八人各成一班,手工制造一支枪。各说各自的好。零件不能互换,制造质量不高,该用钢的不用钢,该用铁的不用铁,枪支较易损坏。同时,工人知识水平和制造工艺的差距也很大,且原料浪费大,不计算成本。

    为此,刘鼎决定:彻底改变生产方式,降低物耗提高武器质量,把几个人造一条枪的小生产方式,改成按照零部件大分工、大协作、批量生产的工业化方式,改变生产流程,提高工艺,建立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枪的规格,实现零部件互换,生产制式化武器。

八一式步马枪。资料照片

    设计适合我军特点的制式步枪

    要造制式化步枪,那么新枪型该是什么样的?刘鼎想起自己在游击队担任武器教官时,刘伯承就和他一起谈论过苏式捷克式等外国步枪又长又重,不适合中国红军的山地游击战术,不适合长途奔袭。我军擅长近战夜战,枪身要短些,重量要轻,射击距离也不用一千多米那么远,在二三百米左右能够准确命中目标就行。

    刘鼎随即就去八路军总部找彭德怀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彭德怀听后大力支持,并要求尽快研制。

    刘鼎回到军工部,就对各枪厂厂长、技术人员、工人进行了传达,并很快进入边统一思想边学习专业知识边进行图纸设计阶段。

    针对工人们缺乏造枪专业知识的情况,刘鼎组织了技术干部、工人和领导三结合的团队,集体学习研究,例如枪身枪管多长、总重多重合适,什么样的枪头,什么木料做枪托,枪管弹仓枪栓等等零部件各用什么铁轨原料?他们参考延安武器研究室技术人员积累的各种步枪零部件的测绘数据,再结合不同铁轨钢材的强度和特性,计算出新枪各零部件的大小尺寸、厚度强度的数据,画出制造图纸,再研究制造工艺,试制样枪。

    如此集思广益,使大家智慧顿开。为提高枪管硬度的淬火工艺,枪厂副厂长刘贵福和工人们一起潜心琢磨,在油里添加某些物质,反复试验很多次才取得成功。研究刺刀时,刘鼎特别关注刺刀形状、长度和强度,能否迅速展开,能否适应战场勇猛的快速刺进抽出动作,能否承受刺刀扭动力量而不折断或损坏,这个直接关乎近战战术的成败,关乎战士的生命。刘鼎想,日本“三八大盖”是现上刺刀出手慢;中正式是扁刺刀禁不住捅容易弯,三棱形强度最好,为此他亲自画出变形三棱形刺刀构造图纸。

    最终,刘鼎率领太行老军工们只用了两个多月的革新创造,就用集体的智慧设计制造出第一支新枪。这支枪吸取了“捷克式”“三八式”“汉阳造”以及我军积累的造枪经验。它的长度比一般步枪略短,比马枪稍长,重量轻,体积小,坚固,外形美观。射击精度高,刺刀锋利、特长,断面近似三角形,上刺刀半自动,下刺刀手工复原,枪的刺刀紧紧连在枪筒口部,平时折伏在枪杆上不会丢掉,肉搏时能迅速脱钩展开。全枪重3.36公斤,口径7.9毫米。装退子弹机构大有改进,退子钩(即退壳钩)是大型的。检测时,射击刺杀等各项军事技术指标全部达标。

    1940年8月1日,刘鼎和枪厂厂长陈志坚,背着样枪到八路军总部汇报。总部正开党委会,很多领导在场。彭德怀首先拿起新枪,翻来覆去地看,掂了又掂,高兴地说:“好枪!好枪!”刘伯承说:“我想要的枪老要不到,今天见到了!只有枪机是旧式的,刺刀好,比‘三八式’的长,在刺杀中大大有利。刀形不是日本式的,也不是俄式的,是变三棱形,关闭时平伏,刺杀时弹出有棱,坚固耐用!”徐向前背起枪感叹道:“红军时代如果人人有这样一支枪就好了。当兵让我背这种枪,不吃饭也高兴啊。”左权拿起枪,高兴得边看边做刺杀动作。最后彭总问:“可以年产多少?”刘鼎答:“3个厂大约生产3000支。”彭德怀对刘伯承说:“够装备1个师。”又问:“如果扩大生产,年产9000支,一年装备3个师,3年就是9个师,怎么样?”刘伯承说:“好啊!”彭德怀当即将新枪命名为“八一式步马枪”,并令军工部迅速组织生产。

陈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刘鼎使用过的工具。资料照片

    批量生产装备部队获好评

    刘鼎从总部回来,立即给各厂颁发统一图纸,要求停止制造杂牌枪,批量生产制式化“八一式步马枪”。

    生产制式化步马枪,必须有尺寸统一规格化的零部件,还要经过严格检查、验收,设备能力、卡具、工具、量具都需要改进,生产组织、管理也要进行一系列的改组。军工部立即对各枪厂的步枪生产建立起统一的质量标准管理办法。刘鼎要求把新枪的每种零部件各出一个精细模具。另外做出3套检验样板,一套样板存在库房里,一套样板检验时用,一套样板归工人那里。工人做好的东西要严丝合缝地漏过样板,再经过检验合格后总装。

    刚开始造制式枪时,习惯了手工造杂牌枪的工人,就认韭菜叶厚薄的标准,说清朝老祖宗传下来就这么做,才差这一个韭菜叶,怎么就不能用了哪?差一韭菜叶啊!刘鼎和厂长就让他拔一根头发,让他拿千分尺卡一卡,7丝到8丝。问他懂丝吗?不懂,不懂就教!

    为提高造枪质量,刘鼎带领厂长和技术干部组织工人学文化,认卡尺,教看图、英制公制换算、各种量具使用、机床操作等,一遍不会继续教,手把手地教,直到会了为止,使大家的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刘鼎教知识教技术还交心鼓劲。他与政委、教导员、各厂政治指导员分头到厂里和工人师傅们聊天,耐心讲解大分工造枪的优点,统一质量标准的好处,讲制式枪不易坏,也方便维修。讲前线战士用上好枪,胜仗就打得多,多杀鬼子,早日把侵略军赶出中国。经过学习培训和耐心细致的思想交流,工人们造枪的积极性和熟练度不断提高,一大批来自乡间的工匠和青年农民,逐渐成为太行山上第一代产业工人。

    1940年秋,我军建军史上第一支制式步枪“八一式步马枪”开始批量生产装备部队。经过战斗的考验之后,战士们夸赞说:“总部兵工厂的‘八一式步马枪’使用效果比‘三八式’好。”“阎锡山兵工厂造的步枪不如咱‘八一枪’的性能好。”“咱们的枪不亚于‘汉阳造’啊。”各部队争着要“八一式步马枪”。听到前方将士的夸奖,老军工们的干劲更大了!1940年第四季度,“八一式步马枪”就生产出3364支送往前线。随之子弹产量也翻倍增长,刘鼎带领技术人员新建了第二个子弹厂和机器设备制造厂。太行老军工为抗日前线源源不断送去能与敌人火力抗衡的武器弹药。

    “八一式步马枪”,是我军第一支制式化的步枪。它的诞生,是太行老军工们用赤诚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智慧凝聚而成。“八一式步马枪”,开创了我军制式化武器装备制造的先河。(刘文山 唐雷)

【纠错】 [责任编辑: 王楠楠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507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