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从“铁拳头”到“金盾牌”--记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团

2017年05月08日 18:38:21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石家庄5月8日电 题:从“铁拳头”到“金盾牌”——记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团

  张汨汨、郭洪波、张雷

  初夏,西北大漠,空军某基地演练场鏖战正酣,空军“蓝盾-17”演习正在这里激烈上演。经过20天的激烈角逐,中部战区空军地空导弹某团从6支地空导弹部队中杀出,稳准抢打多批目标,一举夺得“金盾牌”!

  这是继“金头盔”“金飞镖”之后,空军推出的又一项“大奖”,是空军地空导弹部队训练领域的最高荣誉。

  “意料之中。”有人说,这支部队是全军换装第三代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首家单位,始终站在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战斗力建设制高点,被誉为防空“铁拳头”。

  “好家业不是守出来的,而是闯出来的!”这个团所在师政委刘亚武说。

  十多年前,他们在全军首家装备某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在制订教令训令、创新战法训法等方面填补了国内空白,在全军打出了赫赫威名。

  然而,换装没几年,更先进的同型装备就列装到了兄弟部队,但这个团却一直创造并保持着空军地空导弹兵干扰条件下命中率最高等11项纪录。

  他们还担负着空军地空导弹部队人才种子基地的重任,接装以来,6次分流为空军输送近300名骨干人才,30余人走上师旅团级领导岗位。

  “荣誉仅代表过去,防空‘铁拳头’一旦循规蹈矩、墨守成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会处处被动挨打。”面对成绩,团长刘志平有清醒的认识。

  前几年,他们一次次闯进空天防御“无人区”,一年一个台阶,连创空军纪录。

  面对新任务,是见好就收,还是继续冲刺?

  “不仅要冲刺,更要拼尽全力!”刘志平说。历次演习演练,他更倾向于派未执行过相关任务的“新手”“生手”上场,“不仅积累作战数据,还可以向兄弟部队学习!”

  这个团某营在大漠深处战风沙、斗酷暑,蛰伏数十天,终于抓住了稍纵即逝的战机,赢得“头彩”。

  一同上高原、入大漠、走边陲的,还有一批技术专家。他们跟着部队遂行任务,扎在一线保障兵器、带教徒弟,让科研成果在战斗力末端开花结果。

  高级工程师周建奋,面对刚刚到手的新装备,边学边干边总结,编写了20余种装备的学习教材和使用手册,发现和改进的技术问题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数千万元。

  高级工程师席吉虎多次在重大任务关头独立排除临战故障,成为外方专家都叹服的“兵器通”,被空军授予“刻苦钻研新装备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

  战略转型,人才为本;才尽其用,融合制胜。“一般故障不出连、复杂故障不出营、重大故障不出团”,已成为这个团兵器保障新常态;“团有专家、营有骨干、连有后备人才”,人才梯队初具规模;科研革新成果获奖20余项,士官搞课题攻关、带干部徒弟已不算稀奇。

  多年来,这个团党委18次被评为先进,19次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主要得益于人才这个战略资源。刘志平告诉记者,近些年他们多次与兄弟部队角逐比武竞赛场和实弹射击演兵场,屡次夺魁。

  转型,让他们的目光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把目光瞄向更为高远的空天,跨专业、跨领域甚至跨军种学习研讨,人与人之间、装备兵器之间、火力单元之间、兵种部队之间系统融合越来越紧,与实战的距离也越来越近。锻造空天铁拳,一个新型团队正在崛起。

集成阅读

热点推荐

频道推荐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5701120938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