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九天写忠诚——记英雄的中国航天员群体
 
 
 
 

新华社评论员:胸怀凌云志 共筑航天梦

 

中国航天员:未来更值得期待

三分钟回看中国航天员飞天历程

航天员自述:航天员的新愿望

航天员自述:航天员眼中的太空究竟什么样

 

 

 

     1992921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批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按“三步走”发展战略实施: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092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实施方案》,载人空间站工程正式启动实施。

 

 

神舟系列飞船飞天历程

编号

发射时间

返回时间

发射地点

乘组

一号

19991120

1999112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无人飞船

二号

20010110

20010116

无人飞船

三号

20020325

20020401

搭载模拟人

四号

20021230

20030105

搭载模拟人

五号

20031015

20031016

杨利伟

六号

20051012

20051017

费俊龙聂海胜

七号

20080925

20080928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八号

20111101

20111117

搭载模拟人

九号

20120616

20120629

景海鹏刘旺刘洋

十号

20130611

20130626

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

十一号

20161017

20161118

景海鹏陈冬

 
 面对祖国,航天员这样说

 

         
 

杨利伟

 

 

    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2003年10月15日,我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太空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完成了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虽然是独自在太空飞行,但一想到亿万祖国人民翘首以待,我觉得不是一个人在飞。于是我拿起太空笔,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了太空”,并在舱内镜头前向祖国人民、世界人民展示。“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是中国发展载人航天事业的初衷,“中国人来到了太空”既描述了一个历史时刻,也表达了我为祖国航天事业感到无比自豪的心情。 

 
 

费俊龙

 

 

    任务前后一样出色,天上地下一样完美。无论是否飞天,航天员首先是军人,必须始终保持清醒,事事、时时、处处严格要求、严格自律,展现良好的军人形象。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特殊队伍里没有特殊的人”,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兵,正确对待成功、组织、自己、战友。任务前,心无旁骛投身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任务后迅速归零成绩、经历、心态,一切从头开始,向着更高目标迈进,不断书写建设航天强国的时代新篇章。

 
 

 

聂海胜

 

 

    天地一体,乘组一心。团结就是力量。载人航天工程是“万人一杆枪”“千人一艘船”的庞大系统工程,各系统之间需要密切配合。“天地一体”,就是乘组在天上执行任务,战友在地面轮流值班,为执行任务的战友加油鼓劲,提供技术和心理支持;“乘组一心”,就是大家相互信任、相互配合、保持默契,一个眼神、一个动作,相互之间都能心领神会,团结一心夺取任务胜利。

 
 

 

翟志刚

 

 

    漫步太空、红旗永驻。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浩渺太空,敞怀相迎,我在战友伯明、海鹏的协助和支持下,打开轨道舱舱门,迈出了中国人在茫茫太空中的第一步。在19分35秒的舱外活动中,我随飞船一起飞过了9165公里,成为中国“飞得最高、走得最快”的人。然而,成功并不代表成熟,一切仍要从零开始。后续的空间站任务、登陆月球……路还很长,挑战还很多,需要付出和努力的也还很多。对于我来说,没有停歇的脚步,只有奋进的号角。

 
 

 

刘伯明

 

 

    宁可牺牲自己,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2008年9月27日16时43分,即将迎来激动人心的出舱时刻,而此时却出现了2个“意外”,一个是压力差给开启舱门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另一个是突然传来“轨道舱火灾!轨道舱火灾!”的报警提示。出舱在即,生死不在我们考虑的范畴,只有完成任务才是最重要的!志刚毫不犹豫地出舱,我果断调整步骤,先将国旗递给志刚。任务完成后,志刚问我为什么先把国旗递出去?我说:“即使我们回不去,也要让五星红旗在太空高高飘扬。” 

 
 

景海鹏

 

 

    身体可以失重,心灵永不失重。我是一名从农村长大的孩子。回顾自己参军入伍的32年、成为航天员的20年,特别是3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获授“八一勋章”、当选十九大代表的心路历程,荣誉不可谓不高。但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成长的每一点、实现梦想的每一步,都凝结着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培养教育。作为一名航天员,我没有任何理由沾沾自喜,报答党恩的最好方式,就是尽我最大可能多飞几次,圆满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刘旺 

 

 

    出手必须出色,完成必须完美。航天无小事,成败系毫发,要求我们必须做到“出手必须出色,完成必须完美”。“神九”任务中,由我完成被称为“太空穿针”的手控交会对接技术。这是载人航天工程的一项关键技术,它对航天员的心理稳定性以及快速反应、准确判断、精准控制等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2012年6月24日,在万众瞩目下,我精准操作,一次成功,打出了“太空十环”,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张晓光

 

 

    实现完美的过程,就是补缺的过程。从入选航天员到执行神舟十号任务,我日复一日地刻苦训练、接受选拔,继续训练、再接受选拔,一次次选拔、一次次落选,心中都有说不出的苦涩。2013年4月,经过3轮选拔5次考核,我光荣入选神舟十号任务飞行乘组。我暗下决心,自己必须做到“十拿十稳”。考虑天地差异性,为确保30多项空间实验圆满成功,我把各项实验怎么做、每一步操作、每一组数据,都烂熟于心、倒背如流,即使是一些简单操作,我都要练上几十遍甚至上百遍。这一经历,让我深深体会到,完美源自于不断地补缺完善,源自于坚持不懈地执着追求。

 
 

邓清明

 

 

    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1998年,我和其他14名战友一起,怀着对载人航天事业的无限热爱和憧憬,义无反顾地投身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的伟大事业。我先后入选神十、神十一飞行任务乘组梯队,但每一次都与飞天失之交臂。直到今天,我和战友们一样,还在坚持不懈地开展训练。因为我知道,无论是否执行飞行任务,任务的成功就是我的成功,战友在天上的表现就是我的表现,我愿永远做筑梦九天的基石,为建设航天强国当好陪练,守望初心,坚守寂寞。 

 
 

刘洋

 

 

    时刻准备着,将祖国的荣耀一次次写满太空。在我加入航天员大队后,有2件事深深地烙在我的脑海中。一是,一位老华侨在神舟五号任务成功后,含泪而说的“你们航天员飞得有多高,我们海外游子的头就能昂多高”。二是,我们面对国旗许下的誓言,“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奋斗终身”。我始终以严慎细实的精神,以时不我待的状态,脚踏实地、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以实际行动践行诺言,用一生的执着与追求,时刻准备着,将祖国的荣耀一次次写满太空! 

 
 

王亚平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神舟十号任务实现了我的飞天梦,也开启了我的科学梦。“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这句话是我在太空授课结束前对同学们说的。梦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并不是虚无的。通过脚踏实地的努力和科学的探索,我的飞天梦最终实现;科学梦随着飞天梦的实现,不断拓展着它的内涵和外延,展现出无穷的张力。这是除了我作为航天员飞上太空之外的最美好的体验。传播知识,激励梦想,美好而神圣。

 
 

陈冬

 

    航天员只有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我们到航天员大队7年多时间里,出航天城的次数都非常少,除了在教室学习、在训练场训练,就是在宿舍准备。为了飞天,我整整准备了6年,到最后我可以闭着眼准确摸到电门的位置,神舟十一号实验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故障处置都烂熟于心。任务执行完了,我又开始了空间站任务的准备。航天员大队的每一名战友都是这样,状态只有两个——飞行和准备飞行。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99071297953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