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官兵在网上,经常性思想工作也要网上做

2019年01月23日 14:02:21 来源: 解放军报

    穿行在“网络”与“思想”两个世界里

    ——空降兵部队用网络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空降兵某部积极拥抱“互联网进军营”,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微博和网络电台。实践运用中,这些网络平台成了官兵交流的新桥梁,打开了他们思想的门扉。田桓 摄

    “儿子,你是妈妈的骄傲!当兵就要准备上战场,妈妈永远支持你……”那天,指导员余海龙在大屏幕上播放的一段视频,战士易敏看得热泪盈眶。

    视频是易敏的母亲在“英雄连的故事”微信群里留下的。“有妈妈的认可,再苦再累都值了。”抹去泪痕,易敏说。

    余海龙管理着这个数十人的微信群,用于同连队官兵的家属沟通交流。许多家属在群里的留言、录制的视频,已成为他做好官兵思想工作的新法宝。

    身为空降兵某部“模范空降兵连”的指导员,3年前,余海龙作为空军唯一的基层代表参加了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对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认识深刻。回到部队后,他在单位第一个利用起了微信群展开经常性思想工作。

    3年来,一次次在“网络”与“思想”两个世界里穿行,余海龙对新时期的经常性思想工作有了许多新的认识。“这是一个点点手指就可以尽知天下事的时代。”他用手指敲了敲手机屏幕:但要叩开官兵心灵的“时代门扉”,远不止动动手指那么简单。

    青年官兵在网上,经常性思想工作也得跟到网上做

    空降兵某部干部张言至今记得任职指导员期间的一件尴尬事——

    2014年,士官长制度试点的消息在互联网上引发关注。一名士官找到张言:“士官长主要做什么、有什么要求?我想到时候争取一下,应该做哪些准备?”

    这一问,着实把张言难住了。对此,上级还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而他从网络上了解到的,并不比这名战士多。

    这不是张言一个人面临的问题。这些年,面对频频变换的网络热点话题,不少基层政工干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跟不上、答不了”的现象不时发生。身处当今网络时代,如果只等着上级发文后才搞教育、做工作,对官兵的思想工作就可能成为“马后炮”。

    空降兵部队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些年,一茬茬“网络原住民”步入军营,新时期的官兵适应网络生活、惯用网络语言、习惯网络思维,他们爱听网言网语、讨厌刻板僵化,愿意在朋友圈上敞开心扉,却难以在正经八百的谈话中畅所欲言……网络时代的经常性思想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

    对此,一名指导员这样形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在海角、你在天边,而是我对你聊得热火朝天,你却在心里想着你的‘朋友圈’。”

    青年官兵在网上,经常性思想工作也得跟到网上去做。近年来,为强化带兵人的网络思维、用网意识,空降兵部队集纳原政工网、各单位网上军史馆等资源,建立起“天兵网”网站集群,将其作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培养各级带兵人“上班先开机、开机先上网、上网先互动”的带兵习惯。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拥抱“互联网进军营”,自2015年以来,先后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天空”以及同名微博、网络电台,赢得了从官兵到官兵亲属再到普通网民的广泛关注,聚集起数百万的“天空粉”。

    他们还在坚持保密原则的前提下,创建了各类联系军营、家庭和社会的微信群,在非涉密场所开通了无线网络热点,方便各级通过网络开展工作。随着思想骨干们纷纷主动触网、用网,“张言们”曾面临的那种“尴尬”越来越少了。

    “今天,能针对舆论热点回答官兵疑问,已成了各级带兵人的基础本领。”正在空降兵训练基地充电的张言认为。

    因网而生的思想疙瘩,得善用网络手段去解

    “我跟一个年轻士兵聊起了朝鲜战争,聊起了上甘岭。那个年轻人不屑地扬起嘴角,他一本正经地告诉我:这不是真相……”

    几年前,一篇《“上甘岭”已危,“十五军”安在》的文章,深深刺痛了把上甘岭当作精神高地、以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为荣耀的空降兵部队。

    更令人忧心的是,随着互联网走进军营,一些来自网络的错误思潮也扑面而来。“黄继光堵枪眼是假的”“邱少云事迹违背生理学极限”……面对真假难辨的网络信息,一些官兵产生了思想疙瘩。

    怎么办?在直达性、海量性、强欺骗性的网络信息面前,仍单纯靠一场场的谈心、教育、讨论等传统手段去回应问题吗?“你花了一个小时拉直官兵的问号,但下一个问号可能就在打开手机的几秒间又产生了。”一名空降兵部队领导认为:因网而生的思想疙瘩,得善于用网络的手段去解决;要想官兵思想不被网络“带偏了”,得善于用网络这个载体来铸魂育人。

    那些天,空降兵部队通过“我们的天空”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了《真相:黄继光、邱少云牺牲经过》《讲述英雄的故事——黄继光》等网络文章,在官兵的微信群、朋友圈持续“刷屏”,守护起官兵思想上的“上甘岭”。

    一次休假回家,空降兵某部战士张兵见有人在火车上散布诋毁英雄的言论,便走上前去与之辩论。很快,张兵引史论理,一番话说得对方哑口无言。后来,对战友谈及此事,张兵说,自己能有如此“功力”,多亏了部队推送的那些网文。

    “网上思想阵地,你不占领,别人就会去占领。”近年来,空降兵部队先后举办了50余期的“军史微讲解”,自主创作歌曲《阵地》,拍摄《中国空降兵》宣传片,在雷神突击队演绎“真正男子汉”……一场场火爆军营内外的“空降兵现象”背后,官兵的集体荣誉感和备战使命感不断提升。

    此外,他们还在局域网的“天兵微博”上,及时针对舆论热点、敏感问题,设置了讨论话题900余个,发布理论解析300多期。一场场辨析中,官兵的一些心结解开了,倾向性的思想问题得到解决,部队凝魂聚气成效明显。

    虚拟的网络,要能解决实在的难事

    从士官学校回来后,上士李民华心里头一直为一件事耿耿于怀。

    这事说大不大。因为一些特殊情况,李民华去士官学校上学往返的差旅费遭遇了“报销难”,问题在士官学校和所在单位之间转了好几个圈也没解决。

    后来,在战友建议下,李民华发帖把情况反映到了“天兵网”上。没想到,上级财务部门很快回复,并结合其具体情况给出了解决建议,李民华心头顿时云消雾散。

    “官兵很多思想问题的根子都在于遇到了现实难题。”空降兵部队政治工作部主任陈国强认为,运用网络开展经常性思想工作,也得从解决官兵现实问题入手,不能“空对空”地网上来网上去,虚拟的网络要能解实在的难事。

    他们借助网络,创新“三大民主”实现形式,在军旅两级建立了“阳光兵事·有问必答”互动交流平台,在旅以上单位开通“首长信箱”“兵情热线”等栏目,倡导各级领导机关“上网先解难”,做到有问必有答、有答必落实。

    点开这些网贴,一个个官兵思想疙瘩的消解过程清晰可见——

    去年的一个帖子中,一名干部对转业的年龄认定和转业安排有质疑,连发4问,言语犀利,引来不少官兵跟帖围观。当天,机关有关负责人实名回帖,就其质疑作一一解答。一段时间后,这名干部在转业离队前专门发帖表示了感谢。

    前不久的一个帖子里,一名战士反映说国庆期间单位没有按比例组织人员外出。几天后,上级机关展开调查并做出回应:这个“比例”只是没达到条令规定的上限,单位的做法合乎规定。一经解释清楚,怨言自消。

    据统计,这些年空降兵部队官兵在“阳光兵事·有问必答”平台上反映了各项急难事项,回复率达100%。依托官兵反映的情况,空降兵部队查处纠正了15起倾向性问题,催生了6项新的决策。去年,他们的这一经验做法被军委纪委、空军纪委转发。

    现实问题及时解决了,思想问题自然就少了。运用好网络这道联结官兵心灵的新桥梁,不少空降兵带兵人表示,“兵比以前好带了”。(李国文、李开强、蒋龙)

    “红蓝融合”推动政治工作创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向我们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我军思想政治工作所处的时代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

    随着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发展,以伴随虚拟网络环境成长起来的“网生一代”已成为我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烙印。新一代青年官兵伴网而生,他们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生活、交往,处处都处于网络影响之中。新媒体的兴起更使青年官兵越来越多地受到网上多元思想文化的影响,其话语体系更“新潮”,行为方式更前沿,认知域更为活跃复杂,开展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全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我军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担当起“固本”与“开新”这一辩证统一的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坚决抵制拔根蛀魂的意识形态渗透,把蕴含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和本色的红色基因深深融入新一代官兵血脉。另一方面,必须适应新时代新要求,找到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与时代接轨的“高铁”,让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发挥助力强军兴军、培育“四有”新人的生命线作用。从实际情况看,在一些单位开展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思维理念守旧守常、运行模式自转空转、指导方式缺位错位、方法手段不活不新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传统不继”和“创新不新”的双重考验。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要深入抓好“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积极推动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近年来,空降兵部队贯彻习主席重要指示,深入研究信息网络时代政治工作特点规律,设置“习语春风”“每周两题”等网络专题,开设“天兵谈战略”等栏目,让理论武装更有趣味;筹建“智能政工信息平台”“战时人才快速调配系统”,让政治工作服务战斗力建设更为直接;建立“在路上”“在成长”“天空尖兵”等微信群,把干部和战士、机关和基层紧密联系在一起;构建“阳光兵事·有问必答”平台,推动我军“三大民主”与时俱进……总结这些工作实践,我们将其形象概括为“红蓝融合”。“红”是政治本色,代表传统优势;“蓝”是网络底色,代表时代特征。“红蓝融合”不是政治工作的简单网络化,本质是推动政治工作与时俱进,为生命线加装数据链,以信息力强固生命力、提升战斗力。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工作如何永葆生机活力?面对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这一永恒课题,“红蓝融合”的探索尝试还远远不够。我们将在习主席强军思想引领下,直面问题和挑战,持续深化用力,不断开拓新的发展空间。(陈国强)

    “寻找喻平”寻出一座连心桥

    “编辑同志,我的儿子喻平是一名列兵,也在空降兵部队服役,好久没联系上他了,真希望能在公众号上看到他的照片……”去年8月3日,空降兵部队“我们的天空”微信公众号后台收到一条署名“喻平妈妈”的留言。

    情真意切的留言打动了负责公众号运营的张祥锋。看着留言区不少的类似留言,他决定尝试着先帮这位“喻平妈妈”圆梦。

    一场“寻找列兵喻平”的寻人活动在公众号、微信群和朋友圈里展开了。层层接力下,喻平很快被找到了。当时,喻平所在部队正在野外驻训。这些年由于实战化训练不断深入,官兵驻训时间较长,与家人“失联”渐成普遍现象。

    “让一个喻平上镜,让千千万万军属看到亲人在部队的成长!”张祥锋等人开始跟踪拍摄喻平的训练生活情况,并为他录制了一段视频。第二天,一篇题为《喻平妈妈,您的儿子留言了》的文章通过公众号推送出去。

    “喻平妈妈”的感动是可想而知的。让人未曾料到的是这样一场活动在军营内外产生了另外两重效应——

    “还有这种操作!”不少军属开始效仿“喻平妈妈”,到公众号发布“寻子”“寻亲”的留言。与此同时,他们对部队建设发展的关注也随之增多,网络成了军营与家庭的连心桥。

    另一方面,不少带兵人发现,适时让官兵到公众号上面对手机那一头的亲人“出个镜”,也有助于带兵育人。一名曾在公众号上露过脸的战士说:“爸妈的手机里至今还存着我‘上镜’时的截图,我一定要继续努力,争取再次亮相!”

    对此,空降兵部队一名领导认为,“寻找列兵喻平”虽然只是一次简单的网上互动,但它有温度、抓人心,能把部队、家庭和社会联系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开放式思想政治工作格局。战争时期,烽火家书曾给予了军人无穷之力;在家书渐渐成为记忆的网络时代,这样的留言与寻找何尝不是新时期的“家书”?。(盛超、刘志鑫)

    战士变明星 明星变战士

    2017年10月19日,空降兵部队光荣的“黄继光班”迎来了新一任班长——下士程强。

    谁能想到,2个月前的退伍季,这个班长候选人还曾徘徊在走与留之间。

    来自汶川的程强,就是前不久走红网络的“地震男孩”。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12岁的程强站在送别解放军的人群里,举起“长大后我要当空降兵”的牌子,立下了从军志愿。2013年9月,程强顺利圆梦,走进了空降兵军营。新兵训练结束后,他凭借过硬素质走进黄继光连。2016年,通过竞争上岗,他当上了黄继光班副班长……一路走来,程强的军旅顺风顺水。

    “地震男孩”圆梦空降兵的新闻更是让程强成了“网红”。他受邀参加了央视《点赞中国》节目录制,并被选为2017年度征兵宣传片主角。

    光环之下,战士程强俨然像明星。看着网上无数人对自己的赞扬,程强不知不觉中有了些变化。战友们也感觉他就像换了个人。

    “指导员,我觉得我不合适继续留在部队了……”在和余海龙的一次谈心中,程强犹豫再三说出了想法。虽然余海龙对程强的变化有所察觉,但听到他亲口说出这样的话,余海龙还是难以接受。

    网上来的问题,余海龙决定去网上找答案。

    程强的“走红”离不开空降兵“我们的天空”平台的报道。余海龙收集了平台上关于程强的相关报道和所有留言,并将留言按照“期望”“批评”和“点赞”分类……

    一天,余海龙把程强带到连队荣誉室前厅,两人在黄继光铜像前席地而坐。“程强,今天当着老班长的面,我希望你能重新审视自己的初心。”余海龙把整理好的留言递给了程强。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不仅是空降兵的传承,更是英雄精神的传承!”“英雄精神高于一切,愿你为英雄战旗续写辉煌……”看着一条条留言,程强沉默了。

    几天后,那个自我感觉良好的“明星”不见了,个性要强从不服输的空降兵战士程强又回来了。后来,通过层层挑选,他当选了黄继光班第38任班长。(郭校、李思晴)

点击查看专题:“红蓝融合”打造传统+互联网新模式

【纠错】 [责任编辑: 李朋芳 ]
新华炫闻客户端下载

相关稿件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1181210038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