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降兵3分零1秒网络短片为何播了374万次
原标题:天空有束最美的花
——品味空降兵部队网络文化建设的多彩空间
当前,随着互联网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军营网络文化建设正成为强军文化建设的前沿课题。近年来,空降兵部队围绕网络文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涌现出很多具有网络时代特点的文化新故事。他们的经历对于我们把握军营网络文化建设规律、拓展政治工作新空间,具有颇多启示。
——编者
有人把空降兵比作祖国蓝天最美的花,因为这个具有高度机动作战能力、让对手胆战心寒的战略兵种,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伞花”。
诚然,广袤的天空是空降兵迈开战斗脚步的第一空间。在过去数十年当中,中国空降兵一次次在重要军事行动的关键空域从天而降,在各种复杂环境中为后续部队成功开辟了新的战斗空间。而今,在这支战功卓著的英雄部队里,一种新的空间正在不断拓展。人们领略到,天空那束最美的花正从这里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一)3分零1秒的效应
2016年9月17日,正值中秋假期。对空降兵部队来说,这一天还有着特别的意义。那是我军空降兵部队成立66周年的日子。当天早晨6点,一部名为《中国空降兵》的宣传片在“我们的天空”微信公众号头条推送,并迅速在微信朋友圈刷屏。
上午9时左右,这部仅有3分零1秒的短片被人民日报、军报记者等多家中央媒体的网络平台转发。当晚,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以这条微信为线索,推出一期“中国空降兵庆生”的军事节目。据不完全统计,这部短片后来在新浪微博、腾讯视频等网络平台累计播放374万余次,留下大量网友的点赞。
这部短片到底讲述了什么?为什么会引起如此热切关注?
点开这个短片,在扣人心弦的背景音乐中,与众多空降兵作战训练的精彩画面一起呈现的,还有一组数字让人印象深刻:黄继光等38名烈士与敌人同归于尽,17000多名烈士,23000多名英模,14次参加大阅兵,与46个国家和地区联演联训……可以看出,这部短片正如它的宣传片定位,讲述的是中国空降兵的成长故事,呈现的是一支英雄部队立体的精神图景,让人观看后不禁肃然起敬。
其实,这部短片引起的热烈反响,对于空降兵部队来说,也是始料未及的。总结其经验,空降兵部队领导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短片把空降兵的光荣历史、精神风貌与互联网的强大传播力实现了良性嫁接,最终让英雄空降兵的足迹走进了人们心里,触动了人们对于英雄的敬仰和对人民军队的真挚情感。
近年来,空降兵部队在网络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空降兵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以网络传播特有的呈现方式走近官兵、走近大众。在推出《中国空降兵》宣传片之前,他们还制作了《把支部建到坑道里》等军史微讲解,创作了《阵地》等主题音乐作品,推出了《空降兵的8张名片,张张都能感动你》等H5作品。这些由基层官兵制作的文化作品,使原本静卧在军史馆里的珍贵文物就像一颗颗精神火种,在新的文化空间里展现出穿透时光的震撼力,更加广泛地撒进人们心底。不少官兵表示,这样的作品让他们感受到英雄血性和责任担当,对自己是一名空降兵战士充满了自豪和光荣感。而从更多来自社会各界网友的留言看,这些作品让人们在海量的网络信息当中感受到振奋,感受到阳刚,感受到我们民族的力量。
是的,一支部队的光荣历史是官兵延续辉煌的重要激励,也是我们民族精神家园里的宝贵财富。而这一精神财富,只有真正进入血液和灵魂,才能激发出难以估量的现实力量。由此,军营网络文化建设并不因为网络平台、网络表达形式的独特性而改变其主旨;相反,其最终目标应该是让一种文化精神以更有效的方式,更加抵近人们的心灵,更加彰显精神传承的巨大威力。
(二)守住阵地就是守住了未来
《中国空降兵》能在短时间内引爆网络,还因为它的最初传播来自于一个颇为知名的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天空”。说起这个微信公众号,熟悉其成长过程的官兵仍然感慨不已。
两年前,一股抹黑英雄人物的历史虚无主义歪风频现于网络,以至于有人发出“‘上甘岭’已危,‘十五军’安在”的忧患警示。这个发问,对于这支脱胎于志愿军十五军、把上甘岭当作精神高地、以黄继光和邱少云等英雄人物为无上光荣的英雄部队来说,显得尤为刺耳。
“办微信公众号,在网上发出英雄部队自己的声音!”有人提出建议。可是在当时,开通微信公众号在军级作战部队中尚无先例,他们对于微信公众号的管理经验也几乎为零。更有不少人提出质疑,“部队官兵连智能手机都是严格管理控制使用,怎么能上微信?”“这样做是否有悖于当前的保密规定……”
对于这些顾虑,大家其实都能理解。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开通微信公众号不仅是捍卫英雄、捍卫历史的重要途径,也是探索政治工作创新的重要契机。如今,微信早已成为官兵现实思想“集散地”,不利用微信走近官兵,就难以掌握他们真正的思想状态,就可能失去话语权……共识在争论中逐步达成,申请开办微信公众号的决心最终定下来。
2015年1月28日,以守望天空、守护心灵、守住阵地为寓意,空降兵部队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我们的天空”。当天,随着公众号主编张祥锋按下“群发”键、“发送成功”的窗口弹出时,“我们的天空”终于展开初生的翅膀。
“上甘岭战役历时43天,十五军参战4.5万人,伤亡11000余人,涌现出战斗英雄12383人,参战的27个连队有16个3次打光重建……”首条推送的《上甘岭战役,中国人的精神图腾》以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影像、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字,立即在朋友圈中转发开。“我们的天空”开始逐步引起各方关注。
2015年7月,空降兵部队配合中央网信办和军委政治工作部网络舆论局,组织“我们和英雄在一起”网络名人进军营活动,让网络名人走进英雄部队、感悟英雄精神。活动期间,该话题点击量超过5000万次。
今年电视剧《三八线》热播。剧中不少角色原型和情节都和空降兵部队有关。2016年 7月,《三八线》主创人员来到空降兵部队,与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英雄及新时期空降兵代表共话传统,缅怀历史。“为了山河无恙”微博话题的阅读量超过1.1亿,连续8天位居微信军事话题排行榜首。
截至目前,“我们的天空” 关注用户累计超过7.5万,留言2.5万余条,曾多次登上全国军事微信公众号巅峰榜。
“我们的天空”的成长,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高举英雄旗帜、传播主流声音,是其一以贯之的线索,也是这个并非专业媒体的部队微信公众号,一次次走到网络前沿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世界的无限触角使得加强舆论引导、打赢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并非只是专门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事情。要使官兵头顶的文化星空少一些污染,军营网络文化建设就不能做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且,反应越快,影响力越强,就越能掌握主动权,扫除雾霾和消除噪音的效果自然也就越好。
(三)网线连通的不仅是网络,还有作风,还有兵心
在空降兵部队的网络文化空间里,与“我们的天空”并驾齐驱的是由“空降兵政工网”更名而来的“天兵网”。二者构成了他们“一内一外”两张网络文化名片。
“天兵网”这个纯粹在部队内部运行的网络平台之所以能成为品牌,更多得益于官兵线上线下的广泛互动。其中最为活跃的就是他们在军师团三级建立的“阳光兵事”交流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官兵无需实名注册即可随时就自己关心的问题提问和求助,也可对部队建设提出各种建议甚至批评。与此同时,各级领导和机关要求有问必有答、有答必落实,做到第一时间线上解答疑难关切、线下协调解决矛盾。
这样的运行机制,使得广大官兵对“天兵网”的关注度大大提升。今年初,一名基层干部就其年龄认定和转业安排在网上连发4问表达质疑和不满,引发官兵高度关注。结果,有关部门当天就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及时有效地化解了矛盾,这名干部在离队时还专门发帖表示感谢。在过去几年中,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平台运行以来,共答复解决官兵训练生活等24个方面4015个急难事项,共收集意见建议145条,回复率100%。提问的官兵通过平台解决了现实问题,而更多的官兵在关注话题进展中看到了部队领导和机关的办事作风。现在,空降兵部队领导机关通过“天兵网”听兵声、解兵难,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最近的问卷调查显示,95%的官兵遇到矛盾困难时都愿意通过“阳光兵事”来倾诉。“天兵网”的网线,不仅连接起部队内部网络,更连着部队建设的各个层面,连着官兵的心。
文化的特殊性使得其具有强大的渗透能力,这一特征在与网络联姻后就更加凸显出来。军营网络文化建设并非局限于文化娱乐、新闻资讯等狭义文化空间,更可以广泛渗透于军事训练、政治工作、后勤保障、装备发展等部队建设的方方面面。网上群众路线、网上议训、网上教育平台等多种网络文化形态的运用,不仅可以增强内部网络的活力,更可以收到这些工作在传统模式下可能难以企及的效果。
(四)问君可有梦,我的梦在蓝天
在空降兵部队的网络文化空间里,官兵既是建设者,也是被浓墨重彩书写的主角。
2015年夏天,中国空降兵“雷神”突击队代表全军特种兵部队参加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金鹰-2015”国际特种侦察兵竞赛,最终取得外军参赛队第一名的佳绩。消息传来,振奋人心。在军内外媒体竞相报道的同时,一部以“大胜归来”为主题的系列音画作品出现在人们视野。这部系列音画作品运用视频、图文等元素将参赛官兵的形象生动呈现出来,洋溢着英雄血性和青春力量。作品发布后,网上点击量高达300多万人次,“定盘星”史建强、“顺风耳”郑伟彬、“鹰眼猎手”毕熙等身怀绝技、笑傲沙场的军旅先锋,一时间成为众多军地网友追捧的“网红”。
回看近年来空降兵部队推送的网络文化作品,从“兵王”提干到新兵面孔,从“四会”优秀政治教员风采到伞训教员绝活等,一大批爱军习武的官兵形象构成了其中的主角。他们在不同岗位上演绎出彩的军旅人生,也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当代空降兵官兵追逐梦想、实现理想的青春风采。
“过去的故事没人在讲/好像这一切都被遗忘/可当我凝望那尊雕像/壮烈激荡着我的心房……”这是空降兵部队原创音乐作品《写封信给黄继光》中唱到的。回味空降兵部队网络文化建设的点点滴滴,我们也一直被一种力量和情感激荡着心胸。因为这里不仅有英雄血性,有青春激扬,更有一种自觉的文化担当。它们汇聚起来的是一个在互联网时代军营文化建设谋求突破、勇于创新的精彩故事。故事的脉络随着部队履行使命任务的脚步不断延伸,而故事的主人公,天空那束最美的花也在不断呈现新的面孔,不断续写新的荣光。
10月9日,习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主权,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魏红雨、栗振宇)
(《解放军报》2016年10月12日 09版)
点击查看专题:“红蓝融合”打造传统+互联网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