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亲人解放军!”——西藏军区某边防团扶贫记事
边防官兵为珞巴族群众宣讲脱贫政策。张迅 摄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严贵旺、刘小红)前不久,西藏林芝米林县丹娘村村民尼玛扎西,专程赶到西藏军区某边防团,看望亲人解放军。
“金珠玛米,哑咕嘟(解放军好)!”尼玛扎西说,这几年,他在该团帮助下赚了钱脱了贫。今年,他又买了一辆卡车跑运输,粗略一算,每年可增收10多万元!
近年来,这个团帮助米林县6个村脱贫奔小康,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个个军民鱼水深情的感人故事。记者近日从陆军相关部门获悉,近期,陆军、全军相继推广了该团“四个前移”边疆民族地区扶贫经验做法。
米林县生活着藏族、珞巴族群众,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高原峡谷、深山老林里,普遍甘于现状。
脱贫致富,先从思想上“脱贫”。团里派出10多名藏族干部在6个村、10个一线牧场每年蹲点40余天,组织脱贫致富教育、职业培训,帮助群众解放思想,找到脱贫的自信和动力。
“‘散养畜牧自休闲,挖了药材歇半年’——之前,我也这样生活。”尼玛扎西说。现在,他不但自己农闲时节到产业园区、度假酒店务工,还鼓励带动其他群众走上脱贫路。
“现在,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安于现状,都钻研脱贫致富法子,开藏家乐、跑运输……口袋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红火。”
扶贫之初,边境6个村党支部功能作用较弱、脱贫缺思路。“富不富,看支部!”团政委杨春苗说,“为此,我们下了‘三步棋’:帮建支部堡垒,帮壮骨干队伍,帮带致富能手。”
这套“组合拳”很快见效。
琼林村22名妇女在村支部带领下,成立珞巴族织布合作社,制作珞巴特色布匹、服饰、挎包等,人均增收5000余元。
南伊村党员桑加曲培,带领全村39户村民一起研发藏药材种植和药浴粉,人均年收入由原来2000元增加到1万多元。
地处“藏地药王谷”南伊沟的琼林村,每年观光游客数十万,该团专门为村里开办厨师培训班,培养厨师30余名,在景区增加10个藏餐、珞巴特色美食摊位,人均年收入大幅增加。
驻地藏香猪深受游客喜爱,团里协调当地政府,发展特色旅游和藏香猪养殖,把藏香猪发展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金猪”。
现在,每天一大早,鲁霞村村民旦增次仁就给藏香猪喂食。“从来没想过养猪能让我‘发家致富’”。看着正在欢快进食的小猪,他喜悦的心情溢于言表。
前几年,村民们都不愿“养猪为生”。“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养一两头够自己家吃就行了,从没想过‘养猪脱贫’。”旦增次仁说,边防团扶贫工作组来到村里,鼓励大家养猪,还请来农牧专家传授养殖技术。
猪要出栏上市了,村民们又为销路犯了难。边防团帮他们宣传,联系订单。藏香猪销路越来越宽,村民口袋也越来越鼓。
“后来,村里人看见我们挣了钱,都坐不住了,有几家建的猪圈比我家大多了!” 旦增次仁说,“真感谢解放军,我现在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开上了小汽车!”
现在,鲁霞村家家户户都养藏香猪,成了远近闻名的藏香猪养殖大村。
除了养藏香猪,边防团还投入60余万元沿藏东南边境环线扶持苹果种植园、蔬菜大棚、农家乐、藏家乐等特色产业项目,边境村村民年均纯收入增加了3000多元。
“家里人身体不好,我不能去外地打工,现在8个月都在景区卖特产,轻松赚钱。”米林县南伊乡琼林村村民边巴说,在部队帮助下他专门销售土特产。
坐落大山深处的6个帮扶村,“吃水难”“行路难”“生产难”是村民脱贫致富的最大障碍。“为帮助村民解决吃水、出行难题,我们团修了30多公里简易乡村公路,6座蓄水池和2万余米水渠。”团长刘剑峰说。
边境一线村没有卫生室,50多名医护官兵翻雪山、趟冰河,行程逾千公里,义务巡诊2000多人次。驻地学校基础设施落后,60多名干部主动资助150多名贫困学生,34名官兵自愿到边境小学担任校外辅导员。
“某边防连指导员张海清每周末为我的两个女儿辅导功课,去年,大女儿次仁央宗以优异成绩被南昌第十七中学录取。”村民尼玛曲珍说。
去年10月,雅鲁藏布江米林段山体滑坡形成堰塞湖险情。抢险中,该团官兵宁愿自己挨饿也要保证受灾群众吃上饭,主动把大米、罐头、蔬菜全部分给群众和僧人。部队回撤时,出现了群众端着青稞酒和酥油茶,手捧洁白哈达,自发组织欢送亲人解放军的感人场景。
“部队在农牧区开展扶贫工作,帮我们发展了经济,增加了收入,感谢亲人解放军!”米林县县长才旺尼玛说。
边防部队在放牧点建立党小组帮扶点。张迅 摄
边防官兵邀请畜牧专家开展技能培训。张迅 摄
边防官兵与贫困学生开展结对助学活动。张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