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 22 15:52:52
来源:解放军报

“民兵Ⅲ”超负荷运行或难以为继

字体:

    “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

    11月1日,美空军相关部门宣布,当天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因飞行异常在太平洋上空自毁。近年来,“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在试射中事故频发。有媒体分析认为,这些事故表明,已经服役了半个多世纪的该型洲际弹道导弹,历经多次“续命”之后,可靠性已大幅下降,其“超负荷运行”的状况不知还能支撑多久。

    半世纪风云,一度“死里逃生”

    “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代号LGM-30G,是美国第三代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也是美军现役唯一的陆基战略核武器。

    20世纪60年代中期,为应对苏联“格里丰”和“橡皮套鞋”等反导防御系统的发展,提高核导弹突防能力,美空军启动了分导式多弹头的“民兵Ⅲ”洲际弹道导弹(下文简称“民兵Ⅲ”导弹)研制计划。该型导弹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装备美军,至今服役时间已经超过50年。

    1993年《美俄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STARTⅡ)签订后,“民兵Ⅲ”导弹一度面临“生存危机”。根据约定,美俄均需大幅削减携带多弹头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

    在第四代“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与第三代“民兵Ⅲ”导弹之间,美国从实用角度出发选择了后者,让硬目标打击能力更强、技术性能更先进的“和平卫士”退役。因为美方认为,从性能上看,“民兵Ⅲ”导弹已能满足需求。

    按美军相关人员的说法,虽然“民兵Ⅲ”导弹是第三代陆基战略弹道导弹,但技术性能尚属先进,采用模块化设计,通用性强,兼容性好,只需通过升级改造就可以保持技术优势。从经济角度考虑,保留“民兵Ⅲ”导弹效费比更高。

    “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部分。

    当时,美国部署了500枚“民兵Ⅲ”和50枚“和平卫士”导弹,升级改造“民兵Ⅲ”导弹比采购部署“和平卫士”导弹成本更低、更划算。此外,“和平卫士”导弹与俄罗斯同期列装的“白杨”洲际弹道导弹相比,也没有太大的性能优势。

    鉴于此,美军保留了“民兵Ⅲ”导弹。这一选择,也开启了“民兵Ⅲ”导弹长达50余年不断升级改进的历程。

    多次升级改造,一再“续命”

    为提高“民兵Ⅲ”导弹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作战效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美军耗资数十亿美元,先后对该型导弹的制导、推进、弹头以及指挥控制等分系统进行延寿,旨在将其服役寿命延长至2030年。

    在一再为其“续命”之下,“民兵Ⅲ”导弹保持住了较先进的性能。

    在动力系统方面,其采用“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分导级动力系统”方案,最大射程13000千米;美军1998年启动了推进和末端修正系统更替计划,为其一级、二级发动机装填新固体燃料,并重新设计三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和末端修正助推发动机,确保其动力稳定、可靠。

    在制导系统方面,早期“民兵Ⅲ”导弹采用NS-20制导控制系统,2000年至2006年间,逐步更换为NS-50制导控制系统,命中精度从圆概率误差不超过227米提升至不超过120米。

    在弹头分系统方面,最初装备的“民兵Ⅲ”导弹,配备MK-12A/W78和MK-12/W76再入飞行器。2002年,为提高战斗部安全性,美军启动了增强安全弹头计划,利用退役的“和平卫士”的MK-21/W87再入飞行器取代了部分MK-12A/W78再入飞行器。现役“民兵Ⅲ”导弹携带MK-12A和MK-21两种再入载具,其中MK-12A具有配备多枚W78弹头的能力,MK-21则配备1枚W87弹头。大当量的弹头与较高的精度相配合,使得“民兵Ⅲ”导弹具备较强的毁伤军事点目标、硬目标能力。

    此外,美军还对“民兵Ⅲ”导弹发射控制系统、发射井内部设施设备进行了系列改进,旨在增强快速反应能力和安全控制能力。比如,通过升级发射控制系统软硬件,实现在线快速更换打击目标等。

    2020年启动的“民兵Ⅲ”导弹加密系统升级计划,拟通过增强发射代码加密,并允许进行远程代码更改等来提高发射控制的安全性。

    这些升级与“续命”措施,使“民兵Ⅲ”导弹保持了一定威慑力。

    挖潜已至尽头,接替者“难产”

    “民兵Ⅲ”导弹的延寿改造,曾让美国以较低代价拥有了稳定的陆基战略核威慑力量。然而,自2018年以来,该型导弹试射失败事件屡屡发生,表明“民兵Ⅲ”导弹已不胜挖潜之负荷。

    21世纪初延寿改造中更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制导控制装置等可靠性降低;未替换的部组件老化严重,且不少设备和备件已无法生产;发射井的一些设备也出现老化问题,防护门受腐蚀、渗水,管道塌陷等现象普遍;其20世纪60~70年代的体系架构也难以通过现代化改造有效应对当今的反导拦截和网络攻击威胁。显然,“民兵Ⅲ”导弹的“不老神话”正在面临终结。

    然而,其接替者——新一代陆基战略弹道导弹的研制并不顺利。

    2006年美空军提出“陆基战略威慑系统”研制计划后,迟迟未能立项。部分美国国会议员和非政府组织质疑美国陆基战略核力量存在的必要性,主张不再发展和部署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改由海基和空基“两位一体”核力量来维持战略威慑态势。

    此后美国国防部和军方的研究论证,让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得以继续发展。2015年,美军正式启动了新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陆基战略威慑系统”方案论证,2020年进入研制阶段,2022年正式将其命名为LGM-35A“哨兵”。

    这型导弹原计划于2028年开始装备,2030年完成部署。但是,由于供应链终端、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问题,“哨兵”的部署时间可能会推迟2~4年。

    这意味着,不堪重负的“民兵Ⅲ”导弹,仍可能继续“超负荷运行”一段时间,而其发射时发生事故的场景或将继续上演。(曹娟

【纠错】 【责任编辑:王金志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3000000000000001110000121231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