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A——“单纯依靠增加装甲来进行被动防护已经不适合”

在现代战场上,被发现往往就意味着被命中,被高爆榴弹命中和被贫铀弹命中对于车组成员来说,命运没有本质的区别。

一向以防护性能为卖点的梅卡瓦在路边炸弹面前一样不能"免俗";M1在伊拉克街道里一样死不瞑目。可见单纯依靠增加装甲来进行的被动防护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要求。

与其增加坦克单车的防护水平,不如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即轻量化,低成本化,优先火力,力求先敌发现、先敌开火、先敌命中。同时保留一定防护级别的中型主战坦克。

此外,可以增加装甲步兵战车的防护能力。BMP-3步兵战车的出现即代表了主战坦克轻量化的某种发展的诉求这种和突破口。
· Hansen——“既然防不住,为什么还要这么重?”

坦克想防,可是怎么防都防不住了,既然防不住,为什么还要这么重?

现在主战坦克进入了一个很尴尬的状态,想防对方各种火力的打击,几乎已经防不住了。先不说空对地的打击,就是对步兵的单兵火力的防御,也属于防不住的。比如说美国的"标枪"反坦克导弹,采取攻顶模式,如果坦克被这类导弹击中,是没有生存机会的;随着间瞄火炮弹药的改良,有了子母弹等,地炮打坦克也有了一个相当可靠的手段。而且这种普通的反坦克弹药有扩散的趋势。

新的战场环境坦克减肥,减重不是为了为减而减,减重背后是一个思路的变化,是一种观念的变革。
· PLA——“结合我国现实看主战坦克减肥”

对于我国陆军来说,随着空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的发展,我国所面临周边国家陆上军事压力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发生大规模装甲集群作战的可能几乎为零。

此外,信息化、机动性、模块化是当前各军兵种武器装备/平台突出强调的特点。潜在的冲突高危地区地形往往不利于重型坦克的部署展开,轻量化的轮式战斗车辆完全可以应付首轮作战。

未来可预见的几年内,军队军事斗争准备的焦点集中在登岛/反登陆作战的科目上。对于登岛作战,在我军目前极度缺乏重型泛海运输工具的前提下,大批量的重装坦克登陆作战成本极高;对于反登陆作战,重型坦克充其量依托其较完善的火控、火力系统充当半固定火力点,同样的任务交给机动性更高,单车成本更低的网络化的轻型攻击节点岂不是更好?
· Hansen——“新时期,新使命,主战坦克设的角色在变化”

海湾战争舞的台只给了主战坦克100个小时的表演时间,海湾战争中,除了接近尾声时的100小时地面作战之外,空军、海军实施的远距离空中打击几乎贯穿了战争全过程,并主导了战争的进程,决定了战争的胜负。

现在世界上所有的主战坦克,每一辆车,都是在大规模战役的设计思想上发展出来的,在战场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主战坦克还需不需要执行战场突击的任务?

主战坦克减重是形式上的要求,其本质是一种观念的变革,坦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新的使命。
· 7071020——“坦克减肥在技术上有实现可能”

很多支持反方的网友认为,“减肥”之后,坦克的防护肯定会下降。

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提出第四代坦克的论证,他们一个主要的标准,就是把坦克限制在40吨左右,当时的想法是通过无人炮塔这种手段来减少坦克的体积,这样甚至可以不用牺牲坦克的防护。随着技术发展,大功率发动机体积也在逐渐缩小,比如说“欧洲动力组”,那套发动机装在“豹2”上面,车体长度可以减小。装甲重量、结构重量都可以得到优化。

在现在的技术条件下,通过一些技术手段的优化,在保持现有功能不变的同时,主战坦克可以取得一个阶段性的减重。
· PLA——“新时期的战场环境更加强调应急机动作战,减肥有利于提高坦克的机动性”

大家都知道,坦克是火力、防护、机动三个要素平衡的产物。为什么要进行这个平衡?是因为战场环境的变化带来得要求。

新时期的战场环境发生了变化,更加强调应急机动作战,对方不会让你在2个月或者3个月进行应急机动的集结,装备的机动性成为各项性能中首要的的一个要求。

以前坦克承担着陆军所有又脏又累的活,现在通过网络化,把这个任务分散下去,坦克在这个过程中,不用面临着枪林弹雨的打击,而是依靠单车优势,可能变成一个火力点。把坦克单车重量降低的同时,火力和机动得到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防护的提升。所以这是一个优化的过程,一个积极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