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重振防务建设面临挑战-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0 14:08:36
来源:解放军报

欧洲重振防务建设面临挑战

字体:

  演习中的法国“阵风”战斗机。

  德国装甲部队在训练中。

  “欧洲有必要建立独立的安全与防务政策,不能陷入依赖美国的陷阱。”不久前,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德时公开呼吁建立新的“共同安全概念”,引发广泛关注。当前,国际局势深刻演变,欧洲战略自主意识日益觉醒。从德法决定共同研发远程导弹,到推进建立“军事申根区”,再到法国首度公开支持“欧洲天空之盾倡议”,欧洲防务能力建设不断提速。不过,由于自身短板以及美国束缚等因素,欧洲重振防务建设面临重重挑战,未来可谓道阻且长。

  防务能力建设进展明显

  近年来,欧洲各国普遍提高对防务领域的关注和投入,防务政策出现大幅调整。

  宏观规划加强引领。俄乌冲突爆发后,欧盟紧锣密鼓出台系列政策。2022年,欧盟发布“战略指南针”行动计划,指导未来5至10年“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方向。根据该计划,欧盟拟在2025年前部署5000人规模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这标志着欧盟在安全与防务领域向战略自主方向迈出重要一步。2023年,欧盟先后通过《支持弹药生产法案》和《通过共同采购加强欧洲国防工业法案》,加速推进军工生产自主化进程。2024年3月,欧盟公布首份《欧洲国防工业战略》及新版防务计划,加紧填补军火缺口、发展高新技术、提升欧洲整体军事实力,特别是鼓励各成员国共同采购军事装备、减少对美国的依赖,计划实现到2030年各成员国50%的军事装备订单由欧洲自产的目标。

  资金投入明显攀升。自2021年正式设立“欧洲防务基金”以来,欧盟每年坚持向其注资超过50亿欧元,以协调、补充和扶持成员国的武器装备研发和采购。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4-2023年,北约欧洲成员国的军费开支总额增加约32%。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欧盟成员国的防务采购费总计高达约1000亿欧元。欧盟还推出“共同利益大型防务计划”,初步预算为15亿欧元,主要用于鼓励成员国在欧洲采购或发展武器生产,特别是加强在网络、无人机、太空等新兴领域的合作。

  防务合作升级换挡。在装备联合研发采购方面,欧盟继续在“永久结构性合作”框架下设立重点投资项目清单,既包括下一代战机、坦克、舰船和防空系统等传统武器装备,也涵盖人工智能、半导体、太空、网络、激光和电磁等关键技术领域。欧盟委员会正酝酿新设国防工业战备委员会,负责协调投资融资事宜,促进欧洲防务产品采购本土化。同时,在优化兵力布势方面,欧盟正着手扩大现有军事特派团规模,必要时抽调力量,在邻近威胁源的欧盟国家开展分布式专业军事训练。2023年10月,9个欧盟国家在西班牙举行联合军演,首次检验组建中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能力。

  多重因素推动防务调整

  此轮防务调整,既反映了欧洲国家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和地区战略环境的焦虑,也体现了其对未来军事潮流变迁的认知。

  俄乌冲突的外溢和涟漪效应,使欧洲对重振防务的需求和关切程度迅速提升。作为这场冲突明显的“净损失方”,欧洲意识到自身防务力量不足的致命弱点,更清楚看到缺乏战略自主、对美国亦步亦趋的严重后果。因而,欧洲各国一改冷战后精简军队规模、收束国防开支的常态,将提升防务能力作为国家战略的重中之重;部分欧洲国家希望进一步推进欧洲防务一体化,甚至明确提出要建立“欧洲防务联盟”。

  美国作为欧洲事务的重要外部介入者,诱压欧洲各国按照其意愿塑造欧洲防务格局。2022年,美国和北约分别发布最新版《国防战略》和《战略概念》,要求欧盟优化与北约的军事契合度,并建立多支机动性强的部队,可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部署和派遣。在美国阻挠下,欧盟始终没有建立自己有效的指挥体系,其快反部队“有形式无规模”,只能充当“北约的欧洲支柱”,被动服从美国的全球战略安排。

  全球军事变革潮流倒逼欧洲针对作战环境变化、技术迭代等挑战作出调整。2023年11月,欧洲防务局发布研究报告,详细列举6个未来军事主要发展方向和9种影响未来军事能力的新兴颠覆性技术,指出欧洲在数字技术领域以及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存在弱项,呼吁各国与时俱进重组防务体系。

  诸多矛盾分歧有待解决

  欧洲各国虽加大力度推进防务建设进程,但诸多问题一时难解。有评论称,欧洲近年来创纪录增长的国防开支掩盖了其防务合作的困境。

  加强合作的主观意愿有待进一步凝聚。当前,欧洲内部对于加强防务自主的规划与路径尚未达成完全一致。部分中欧、东欧和波罗的海国家,始终对欧洲防务自主抱有疑虑。而德、法等欧洲大国虽然希望推动防务自主,但对一些重大防务合作项目难以形成有效共识。

  欧洲各国军工水平参差不齐,利益诉求差异和相互竞争更导致欧洲整体防务布局严重“碎片化”。欧洲目前共有约2200家国防承包商,但大多规模小、缺乏竞争力和统一规划。欧洲分散的军火采购造成大量资源浪费,最近5年内,各国联合采购的比例不足20%,且武器系统型号繁多、互不兼容。欧洲军工短期内很难在先进技术研发和规模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

  美国刻意强化欧洲对北约的依赖,严重干扰欧洲防务自主建设进程。当前,欧洲各国军队仍依赖美国的基地、侦察和情报系统等军事要素的支撑。北约的联合作战学说与构想、武器装备的联合维护和互操作性要求,促使欧洲多国近期投入大笔资金从美国采购军火。尽管欧洲试图证明战略自主和跨大西洋伙伴关系并不矛盾,但北约地位在俄乌冲突中重新凸显,无疑让步入“深水区”的欧洲防务自主之路更加举步维艰。(海镜)

【纠错】 【责任编辑:王金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