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梦想,奔驰在辽阔草原

天高云淡,牛羊成群。
在草原最美的季节,内蒙古自治区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大庆。
“守望相助”,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情系草原,立足全局谋划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北部边疆制定了清晰的行动纲领、提供了不竭的发展动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生态环境更加亮丽,群众生活愈加美好……

阅读全文
作者: 新华网要闻部

地处北疆,毗邻俄罗斯和蒙古国,内蒙古8400多里长的边境线横亘东西,穿越林海、草原、戈壁、沙漠,素有八千里边关之称,雄踞祖国正北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国必有边,边必设防。从最初的“三顶帐篷一口锅”的哨所,到如今的信息化功能俱全的哨楼;从原来单一的徒步、骑马巡逻,到现在的科技防控、陆空立体巡逻;从“融冰化雪就干馍”的艰苦生活,到现在肉蛋奶果蔬俱全的“营养型”伙食……70年来,几代人的建设、奉献、牺牲,八千里边防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转强、从落后到现代的历史跨越,北疆边关更加坚固,国之脊梁更加坚强。

安全屏障篇:八千里北疆边关70年安宁
http://vod.xinhuanet.com/v/vod.html?vid=438539

发展为了民生,抓民生即是抓和谐。忆往昔,内蒙古大地上百姓生活贫苦,草原上疾病流行,民不聊生。如今,区强民丰,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从贫穷走向富庶,从吃不饱到追求吃得好,从居无定所到安居、优居,从盼穿暖到讲时尚……去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975元,农牧民纯收入达到11609元,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内蒙古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的发展导向,立足打基础、谋长远、见实效,增加投入,完善政策,发展医疗、教育、文化、科技等社会事业,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各族群众。

民生发展篇:跨上和谐发展黑骏马

草原是大自然对于人类的馈赠,它不仅是天然牧场,更是阻止沙漠蔓延的绿色屏障。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草原面积13.2亿亩,占全国草原面积的五分之一。
  回首上世纪末,受干旱少雨、鼠虫等自然灾害影响,加之超载放牧、乱开滥采等人为破坏,草原生态沙化退化严重。绿草如海、畜群如云、毡包如扣、河曲流银的草原美景一度受到严重威胁。
  守住生态红线,就是守住未来和希望。内蒙古划定基本草原红线,通过实行禁牧、休牧、轮牧、草畜平衡、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和“围封转移”等措施,经过近10年探索治理,使草原植被平均盖度达到44%,优良牧草比重提高到了81.1%,草原生态状况恢复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最好水平。

生态建设篇:密织生态安全大屏障

自古以来,多个民族在内蒙古这片辽阔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红山文化、大窑文化、萨拉乌苏文化等历史文化,留下长调、呼麦、马头琴、安代舞和元上都、辽上京、成吉思汗陵等文化遗产。内蒙古作为北方游牧文化的摇篮和草原文化的发祥地,开放融合、自然奔放的品格早已融入文化血脉。
  蒙古族是崇尚自然的民族,劳动中的一举一动、自然中的一草一木都能成为艺术的灵感。挤奶舞、筷子舞为劳动插上艺术的翅膀,马头琴、长调、呼麦展现了大草原最质朴的声音。被誉为“蒙古族音乐活化石”的长调,在蒙古族形成之初就已存在,纯朴自然的风格跨越千年仍未褪色,成为内蒙古第一个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文化建设篇:长调悠扬70年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7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忠实践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守住民族团结的生命线,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经济社会取得巨大成就,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关心内蒙古发展。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内蒙古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成为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指针。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中央精准脱贫、兴边富民、扶持较少民族发展等政策,内蒙古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持续好转,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气象。

民族团结篇:守护生命线 共筑中国梦

农牧业是衣食之源,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基础。70年前,内蒙古经济凋敝,是全国最落后的地区之一,农牧业生产方式非常落后,生产规模连年萎缩,1947年的牲畜存栏量只有931.9万头(只),产粮18.5亿公斤,许多农牧民破产。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自治区成立后提出“千条万条,发展畜牧是第一条”,牧民有草场,耕者有其田,激发了农牧民的生产热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着力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经济建设篇:沧桑巨变 壮美亮丽

为吃喝犯愁、为看病犯愁、为孩子上学犯愁……20世纪80年代初,内蒙古农牧区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600万人,贫困发生率为67%,太多人对“贫困”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内蒙古地区集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偏远地区、生态脆弱区等于一体,全区有一半以上的旗县戴着贫困的帽子,有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天下顺治在民富,天下和静在民乐。自治区成立以来,面临着沉重的贫困人口压力,内蒙古党委、政府在全区范围内迅速开展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随着国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西部大开发政策的积极实施,贫困面逐步缩小。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打响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篇:大草原,小康路
菜单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