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5/ 21 15:25:02
来源:新华网

守护国宝32载的大熊猫“奶爸”

字体:

  在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马涛拿着给大熊猫准备的部分食物(4月21日摄)。

  在北京动物园大熊猫馆里,大熊猫“萌二”伸出手熟练地接过“奶爸”马涛递来的竹笋,不紧不慢地吃了起来。“萌二”这顿饭很丰盛,除了竹笋,还有胡萝卜、窝窝头。“萌二”吃东西的间隙,马涛还会训练它张嘴、伸手、侧卧……

  给“萌二”喂完饭,马涛又将清洗干净的竹子搬运到户外运动场上,再摆上一些竹笋和胡萝卜。没过几分钟,大熊猫“萌萌”慢悠悠地走了出来,坐在地上开始享受美食。

  马涛,今年51岁,是北京动物园饲养队大熊猫馆班班长,他已经在大熊猫饲养员的岗位上坚守了32年。

  每天上班,先观察几只大熊猫的情况,是“奶爸”马涛日常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从参加工作的第一天起,马涛就跟着师父对动物进行行为观察和采样。之后,马涛开始和同事们为熊猫“量身定制”食谱,除了新鲜的竹子、竹笋外,马涛还会将苹果、胡萝卜、鸡蛋、窝头等食物进行配比,保证大熊猫的营养均衡。

  从业32年,马涛饲养过近20只大熊猫,对大熊猫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我们平时都会跟大熊猫互动,日积月累,它们会熟悉我们的声音、气味,建立起彼此之间的信任。”马涛说。“动物很单纯,跟它们相处的时候很舒心,它看你的眼神特别像跟亲人之间那种交流。对着它们的时候心里软软的,充满柔情。”

  多年的坚守与执着,马涛从一个跟着师父学习的毛头小子,逐渐成长为大熊猫研究专家型人才。他摸索总结出快速判断大熊猫健康情况的“马涛工作法”,通过“一查二唤三观四测”,判断大熊猫的运动机能情况,更好地提升大熊猫的生活质量。

  “做一名合格的饲养员,一定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作为共产党员,马涛也在日常工作中言传身教,带着年轻的同事们一起钻研提高。年轻同事董杉说“班长对待工作特别认真,对细节要求也高。”

  在马涛眼中,饲养员的岗位是平凡的,但他们所饲养的是珍稀的“国宝”大熊猫,又让这份工作变得不平凡。“动物也是生命,要尊重它、珍惜它。为了让这个物种更好地在地球上生活,我会尽自己所能善待它,用生命去守护生命,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使命。”马涛说。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纠错】 【责任编辑:焦鹏 】
01002005057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47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