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曲波、冯显华、王长春、郭大勇拍摄合影(从左至右)。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这是3月23日拍摄的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全貌(无人机照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冯显华(左)和郭大勇调整地温采集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冯显华在调整地温采集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郭大勇记录当日气温数据。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3日,曲波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测量雪厚。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3日,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王长春在雪后巡检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3日,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王长春在雪后巡检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郭大勇在巡检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郭大勇巡检蒸发设备。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pagebreak
3月22日,在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内,郭大勇监测气象数据。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气象日以“气候行动最前线”为主题。
在中国最北气象站——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测报员冯显华、郭大勇、曲波、王长春每天24小时观测数据、巡检设备。因为气象测报工作需要细抠每一个数字,不能有丝毫错误,他们自称是四个“小心眼儿”。
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主要负责气象数据采集收纳,为预报提供数据支持,为国家提供气象数据积累。
夏天面对漫长的白昼,冬天应对长夜和极寒,测报员的生活经常与孤独为伴。“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气象站,从最初的全人工采集数据,到现在全自动化采集上传数据,工作省力轻松了,但责任更大。”北极村国家基本气象站站长冯显华说。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