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夏津:古桑林焕发新活力-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5/30 12:49:55
来源:新华网

山东夏津:古桑林焕发新活力

字体:

  5月29日,夏津县闫庙村村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中收获桑椹(无人机照片)。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夏津县年产桑椹果14000吨,发展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pagebreak

  5月29日,夏津县闫庙村村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中采摘桑椹。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夏津县年产桑椹果14000吨,发展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pagebreak

  5月29日拍摄的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夏津县年产桑椹果14000吨,发展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pagebreak

  5月29日拍摄的夏津县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夏津县年产桑椹果14000吨,发展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pagebreak

  5月29日,夏津县闫庙村村民在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古桑园中销售桑椹加工产品。

  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是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近年来,山东省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6000多亩古桑树林资源,在保护中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发展农旅融合项目,增加农民收入。目前,夏津县年产桑椹果14000吨,发展椹果深加工企业2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作坊近60家。

  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