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故事丨高三教师曾昕: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6/05 09:53:58
来源:新华网

图片故事丨高三教师曾昕: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

字体:

  5月31日,曾昕在课堂上朗诵自己为学生们写下的长诗。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曾昕在课堂上和学生就青春的话题进行交流。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曾昕在课堂上和学生就青春的话题进行交流。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曾昕在课堂上和学生就青春的话题进行交流。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曾昕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观看用近三年班级各类活动照片制作的短片。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一名学生在观看回顾高中生活的短片时落泪。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曾昕(右一)在课间休息时和学生交流应考准备事项。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最后一课结束后,学生们起立鼓掌送别老师曾昕。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最后一课结束后,曾昕微笑着离开教室。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最后一课结束后,曾昕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独自排练芭蕾舞。她想在毕业晚会上为学生们跳一段芭蕾舞。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pagebreak

  5月31日,最后一课结束后,曾昕在学校礼堂的舞台上独自排练芭蕾舞。她想在毕业晚会上为学生们跳一段芭蕾舞。

  5月31日,对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高三语文教师曾昕来说,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执教30余年的她,站在三尺讲台上,最后一次为学生讲课。高考结束后,曾昕将迎来退休生活。

  曾昕为高三四班的学生们精心准备了一堂主题为“致青春”的课程,没有课本知识点,有的是三年朝夕相处的点滴回忆,她和学生们一起相互交流青春梦想。最后一课上,曾昕为学生们写下长诗《我们站在山岗上目送》,勉励和告别学生们。曾昕表示,她希望自己的最后一课,能够以师者之心点亮明灯,祝愿学子们能够不负青春。

  新华社记者 刘潺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