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3日,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王启杰在青砂器烧制炉前工作。65岁的王启杰是白河东村一带青砂器作坊“掌门人”、蔚州青砂器王氏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自幼跟父亲学习青砂器制作,坚持用传统手艺烧制青砂器至今。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蔚县青砂器是当地传统民间手工艺器皿,历史悠久,俗称砂锅、砂壶、砂吊等,是熬中草药、烧水、做饭、煮肉、热酒的上好器皿。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一带是蔚县青砂器的发源地。当地山上有丰富的天然瓷土,其土质有黏性,细腻、柔软、可塑性强,俗称“矸子土”,是制作青砂器的天然资源。从碾碎“矸子土”到拉坯,再到烧制出成品,一件蔚县青砂器的制作,需要大量繁琐的工序。在烧制过程中,查看烧制的火候又称“看火”,是个重要环节——“看火”是否准确,直接决定青砂器烧制质量的好坏,这个“绝活”一般是由烧制青砂器的传承人一辈一辈传下来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7-01-10 12:36:13

1月13日,在河北张家口蔚县南留庄镇白河东村,王启杰在拉坯。
2016-12-06 11:09:44

1月4日,在位于天津市古文化街的工作室里,魏国秋制作“鸡年”风筝的骨架。在春节到来之际,天津“风筝魏”第四代传人魏国秋制作出“鸡年”风筝。以春节为题材的风筝制作,魏国秋已经坚持了7年。风筝的制作包括绘图、扎制、裱糊和放飞4个步骤,看似简单的风筝制作,凝结了一代代风筝师傅们的智慧和心血。 2008年,“风筝魏”风筝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2017-01-10 12:40:31

1月4日,在位于天津市古文化街的工作室里,魏国秋剪出绘好的“鸡年”风筝。
2016-12-06 11:23:05

1月11日,在华州皮影文化园,一名“签手”为观众表演皮影戏。“签手”是皮影戏演出中主要行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千军万马、沙场点兵皆由签手的十指掌控,其操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演出的质量。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皮影文化园,活跃着一支皮影表演团,7位成员平均年龄近70岁。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套锣鼓,支撑起所有的人物和情节,传达出这曾经风靡一时的民间文娱活动的魅力。华州是中国戏曲皮影戏艺术重要的源头之一。2006年,华州皮影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华州皮影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 2015年5月,华州成立影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将刘华、吕崇德等7位民间皮影老艺人招聘到皮影文化园,集中搜集、整理、表演传统皮影传统剧目,展示华州皮影的独特魅力。他们的演出剧目除了丰富的历史传统剧,还有现代戏和自编的新节目。目前,7名老人的公开演出已有400多场,观众6万多人次。 “眼中晃动的是光与影,耳旁流过的是余音绕梁。”梦想和皮影戏本身的魅力支撑着老人们对皮影戏的坚守和热爱,7位老人用精湛的皮影表演,守护着我们共同的文化财富。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17-01-10 12:40:31

1月10日,在华州皮影文化园,皮影老艺人为观众表演皮影戏。
2016-12-06 11:06:22

1月11日,黄保丰在祠堂内酿造米酒。腊月里,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芷溪村一座几代传承的祠堂大院里,酒香浓郁更胜往常。在这里,黄保丰师傅用传统手艺酿造客家米酒,为电商平台的“年货节”活动忙碌准备着。黄保丰自1980年起就在村里酿酒,30多年来,他的生活几乎一成不变——早上6点多起来生火,上锅蒸制浸好的糯米,然后保持炉灶里的火一整天不熄灭。曾经,米酒深受人们喜爱,村里年节庆贺、喜事丧事,都要用到米酒,黄保丰一年酿酒能用掉3万斤米。近些年,传统米酒的生意却渐渐惨淡下来。 2013年,芷溪村村民杨天吉在厦门打拼10年后,特别想念家乡的米酒,回到家乡拜访酿酒老师傅黄保丰,却发现他的生意已经快做不下去了。杨天吉便与黄保丰共同改良制作工艺,酿出“新派”甜米酒,推出柠檬、桂花等新口味,并成立网上酒铺“酒狐”,通过淘宝等互联网渠道销售客家传统手工米酒。他还利用微博、微淘等社交类互联网平台,介绍客家传统文化。目前,“酒狐”的年销量达数万瓶。面对新的消费习惯,人们抓住互联网电商的发展机遇,开办网络店铺,积极利用“淘宝年货节”等促销活动,让传统手艺和手工产品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2017-01-10 12:40:31

1月11日,黄保丰在祠堂内酿造米酒。
2017-01-10 12:19:01

1月12日,磁县本地匠人在“打铁花”。当日,河北磁县开始举行“打铁花”庆新年活动。“打铁花”是以小炼铁炉将生铁化成铁水后,用木板将铁水加锯末打上天空,锯末在空中燃烧形成“铁花火雨”四溅飞扬的景象。打铁花”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民俗娱乐活动。新华社发 (赵鸿宇摄)
2017-01-10 12:40:31

1月12日,磁县本地匠人在“打铁花”。
2016-12-06 11:23:49

1月17日,在藁城黄家庄河北名华乐器制作有限公司内,工人正在钉钉子固定鼓皮。河北石家庄藁城战鼓表演及其制作工艺,2016年被评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藁城战鼓的传承人胡造宝介绍,藁城战鼓源自架鼓,在清末时吸收了武术动作,演变成了战鼓。藁城战鼓表演时配合锣、钹一起演奏,鼓点激昂,让人振奋。藁城战鼓需经过挖鼓帮、蒙鼓皮、踩鼓等近二十道工序,平均耗时十天左右才能制作完成。新华社发(蒲东峰 摄)
2016-12-06 11:22:33

1月17日,在藁城黄家庄河北名华乐器制作有限公司内,工人黄文中正在试音。新华社发(蒲东峰 摄)
2016-12-06 11:20:49

1月11日,在开明工艺宫灯制造有限公司内,一名工人在裁剪红灯笼的灯面。安徽省合肥市开明工艺宫灯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合肥庐阳工业园内专门生产中国传统红灯笼的民营企业。该公司每日可生产3000余只红灯笼,其中不少是来自美国、东欧国家以及东南亚国家的订单。据介绍,中国传统红灯笼目前还无法完全依靠机械化生产,不少工序都需要传统手工工艺制作。 新华社记者 郭晨 摄
2016-12-06 11:18:21

1月11日,在开明工艺宫灯制造有限公司内,一名工人在整理红灯笼半成品。
2017-01-10 12:40:31

1月6日,河北省广宗县大辛庄村柳编艺人马振堂在制作柳编音效乐器雨棒。河北省邢台市广宗县柳编技艺历史悠久,柳编制品广泛应用于日常百姓的生活之中。近年来,邢台市群众艺术馆馆员侯义敏利用自己的声乐特长,结合“广宗柳编”技艺,研制出雨棒、沙锤等音效乐器,并联合当地柳编艺人将柳编制品从生活器具拓展到乐器领域,让柳编在创新中谱写动人乐章。新华社发(陈雷 摄)
2017-01-10 12:40:31

1月6日,在河北省广宗县,侯义敏(右)向82岁的柳编艺人马振堂介绍柳编乐器雨棒的相关知识。
2017-01-10 12:40:31

1月5日,在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邹圩陶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颜长希在窑里查看已经烧制好的陶瓷产品。广西宾阳县邹圩陶瓷制作已有200多年历史,制作时采用本地特有的红泥,经过采泥、练泥、制坯、晾坯、装窑、烧制、出窑等多道工序,工艺考究复杂,被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拥有123户700多人的下窑村,近70%的村民从事陶瓷生产。近年来,由于受到铁、塑料等同类产品的冲击,邹圩陶器产品的销售市场不断滑坡。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引导扶持下,当地陶艺师傅不断摸索创新,开发研制更多门类的产品,诸如陶瓷电茶壶、陶瓷电饭锅等,适应市场的需求。他们还在探索将传统手工艺与体验式乡村游结合,让百年陶艺重焕生机。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 摄
2017-01-10 12:40:31

1月5日,在广西宾阳县邹圩镇下窑村,村民颜绵长在制作陶瓷产品。
2016-12-06 11:25:31

1月15日,洛阳棕编艺人贾淑娟修剪“金鸡”棕编作品。为迎接鸡年到来,河南洛阳棕编艺人贾淑娟历时一个月创作出近百只活灵活现的“金鸡”棕编作品,制作工序包括棕榈叶的选材、熏蒸、阴晾、编制、组合、粘贴等。新华社发(黄政伟 摄)
2016-12-06 11:17:14

1月15日,洛阳棕编艺人贾淑娟在创作“金鸡”棕编作品。为迎接鸡年到来,河南洛阳棕编艺人贾淑娟历时一个月创作出近百只活灵活现的“金鸡”棕编作品,制作工序包括棕榈叶的选材、熏蒸、阴晾、编制、组合、粘贴等。新华社发(黄政伟 摄)
2016-12-06 11:25:06

1月4日,在宾阳县儒供毛笔生产有限公司,65岁的老工艺人罗儒供在检查毛笔质量。在广西宾阳县宾州镇大罗村,毛笔传统制作工艺代代相传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70年代,毛笔加工是大罗村的一个重要产业,全村300多人投入毛笔加工生产,全年生产销售毛笔超过100万支,大罗毛笔成为远近闻名的品牌。随着毛笔销售市场逐渐萎缩,目前,宾阳县熟练掌握毛笔传统生产工艺的手工艺人不超过10人,年纪大的已经超过80岁。在当地政府扶持建立的儒供毛笔生产有限公司,目前从事毛笔生产的只有6名传统手工艺人,年生产毛笔2万多支,每个人月收入不超过2000元。虽然如此,为了这门传统技艺的传承,几名老工艺人在狭窄的市场空间和低微的经济效益中不舍地坚守着。新华社记者 陆波岸摄
2017-01-19 15:38:43

1月4日,在宾阳县儒供毛笔生产有限公司,67岁的老工艺人罗儒俐在加工毛笔。
2017-01-19 15:39:05

1月15日,闫克元在展示他收集的有关龙的藏品。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龙江文化站党支部书记闫克元,经过十几年努力与探索,传承发展当地的舞龙技艺,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村民发展文化产业,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龙的传人”。 2003年,闫克元牵头成立“龙江飞龙艺术团”。他130余次登门拜访当地50多名制作龙舞道具、表演龙舞技艺的老艺人,用录音、录像、拍照等形式整理出大量资料,并通过展览和培训进行推广。艺术团由成立最初的50人壮大到如今的200多人,年演出180余场,表演节目从单一的舞龙发展到彩龙、草龙、板凳龙等龙舞系列节目,演出范围从汉中扩展到省内外。在他的推动下,龙江镇26个村先后建起了民间艺术表演队,表演内容涵盖舞龙、舞狮、社火、彩船、大秧歌等十几个种类,每年演出超过700场。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2017-01-19 15:40:45

1月15日,闫克元(前左一)向参加准备春节舞龙表演的群众传授技艺。
2017-01-19 15:40:45

1月10日,杜道子(下)和同事在修复竹木漆器文物。年过六旬的杜道子是湖北省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竹木漆器文物修复专家、楚式漆器修复技艺传承人。原本褪色、破损、残缺的竹木漆器,经过他的修复,都能重放光彩,再现当年的神韵。杜道子从小便接触学习绘画、木雕,后来学习工艺美术专业的他开始从事传统美术设计工作。1987年,杜道子作为专业性人才被引进荆州博物馆,从此开始正式进入竹木漆器修复行业。至今他从事竹木漆器文物修复工作已30年。在此期间,杜道子修复的竹木漆器文物超过两千件,其中包括荆州出土的虎座凤架鼓、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朱地彩绘棺等国家重点文物。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竹木漆器文物修复水平在全国领先,每年都有大量全国各地的竹木漆器文物送来进行修复。这些送修文物病害各不相同,修复工艺繁琐,从清洗、脱水、干燥,到髹漆、彩绘、封护等等,要进行十几个步骤才能让沉睡的文物“复活”。杜道子说:“文物修复是一门艺术,琢磨久了,同手里的竹木漆器间也像有了对话一般,通过不同的漆面、纹理,就能琢磨出这件文物在千年前的用途和使用环境。看到一件件竹木漆器在自己手里重获‘新生’,一种自豪感便会油然而生。” 新华社发(熊琦 摄)
2017-01-19 15:40:45

1月10日,杜道子(右)在指导年轻人调制修复竹木漆器文物所用的颜料。
2017-01-19 15:40:45

01002005057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